需求旺盛可以推動通脹,需求萎縮在某些國家可以釀成惡性通脹。(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6月22日訊】我們探討過兩種通脹(通貨膨脹)模式,一種是需求旺盛導致的通脹,這種通脹是溫和的,供需關係會按市場的要求進行自我調整,需求增長就會推動供給增長,然後就會抑制通脹的進一步發展,所以,這種通脹只需要央行收緊貨幣就可以從容應對;另一種是需求萎縮帶來的通脹,當需求萎縮的時候,企業不斷倒閉、供給下滑推動通脹,這會造成稅收減少,可有些國家的財政支出是無法壓縮的,就只能藉助印鈔機彌補財政之不足,供給不斷下滑和貨幣繼續膨脹就會互相推動,釀成惡性通脹。所以,本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需求旺盛可以推動通脹,需求萎縮在某些國家可以釀成惡性通脹。
但它們都不是通脹的極致表現方式,那麼,極致的方式是什麼哪?
第一種需求旺盛帶來的通脹自不必說,它的表現方式永遠是溫和的,第二種雖然會演化成惡性通脹,但在財產私有的模式下,最普通的表現方式也只是釀成貧窮,比如上世紀的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年通脹率達到三位數是家常便飯,有時甚至達到四五位數,央行經常換幣,造成國民大面積貧窮(工薪和養老金失去購買力),但卻未聽說大面積餓死人的現象。原因就在於在惡性通脹的時期,人們會加強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加強勞動以自給自足,這時雖然貧窮,但很少達到餓死人的地步。
通脹的極致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哪?是物價管制!此時的通脹數字顯示的是一片鶯歌燕舞,但無法掩蓋背後的殘酷。
以前,中國進口抗癌藥價格很高,一些人就呼籲降價,當時我就說,降價更糟,因為一般人再也買不到。原理就是,價高的時期,需求少,有錢就可以在醫院買到;當降價之後,所有人都具有使用的能力,需求放大,可供給是需要外匯的,外匯是有限的,這就形成供給瓶頸,當供不應求的時候怎麼分配哪?當然只能按權力來分配,誰有權誰使用,作為百姓(即便手裡有錢)也看不到了。
但使不上進口抗癌藥,就算了,終歸不會所有人都需要抗癌藥,抗癌藥也不是糧食,但如果管制糧食價格(就是降價),問題的內在邏輯不是一樣嗎?
假設管制了麵包的價格,在貨幣氾濫的時候物價是必定要上漲的,如果麵粉價格年漲幅達到100%,很多麵包店的老闆年終就該關門了。當然不可能所有的麵包店都關門,有些(尤其是國營店)還會存在,雖然價格還是管制的價格,看起來價格低,但誰才能買的到?當然是有權人,百姓們靠邊去吧,挨餓發生了。
有人還會說,咱連麵粉的價格一起管制起來吧,那好啊,麵粉廠的老闆就會不斷倒閉,麵包店的老闆關門的更快。
進一步又會有人說,咱們將製作麵粉的原料——小麥的價格也管制起來(實際就是農業的統購統銷),農民種地還有意義嗎?幹一年剩下的都是債,結果農民只能當盲流,再也不種地了。
當很多農民不再種地的時候(即便強制種地也會消極怠工),市場有限的供給靠什麼來分配?當然靠權力來分配,對於很多人來說飢荒就來了,嚴重下去,餓死人的事情就出現了。
所以,管制價格和統購統銷是通脹的極致狀態,不過是為了首先保證權勢階層的利益而已,犧牲的是百姓。溫和通脹和惡性通脹造成的是貨幣購買力的下降和貧困,而管制物價造成的是物質短缺,是通脹的一種極致狀態。蘇聯時期發生了烏克蘭大飢荒,朝鮮三胖家的飢荒是家常便飯,原因就在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