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糧食危機真正的幕後黑手……(組圖)

 2022-06-22 08: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看中國2022年6月22日訊】自從蘇聯解體之後,基於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穩定、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各國軍費支出減少等諸多因素共同推動全球進入了低通脹、低利率時期;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更進入了全球產能嚴重過剩時代,讓世界進入了極低通脹的時代,歐美日貨幣則進入了零利率和負利率時期。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已經多次提醒,世界即將進入高通脹、高利率時代,這是由全球的地緣政治局勢、全球化走勢以及主要國家的債務週期所決定的。去年到今年美國的通脹率已經快速發展並創出了四十多年的新高,德國今年5月通脹率高達7.9%,創出1973年以來、即50年以來的新高,表明高利率時代已經如期降臨。

有一個古老的問題,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到今天也沒有答案。

然後就有了另外一個問題,是先有高利率還是先有高通脹和大宗商品的高價格?很多人會認為是先有後者,源於商品價格的上漲就會推動通脹,通脹走高之後央行就需要加息,也就有了高利率,那真的是如此嗎?

每桶原油價格從100美元漲到300美元,價格漲幅雖然達到兩倍,但這桶原油絲毫未變,都相當於1700kWh。既然原油未變,所以原油價格的變化只能是因為美元的價值變了,是美元價值的變化驅動了石油價格。所以是先有高利率(貨幣快速貶值推動利率上升),然後才有高通脹和大宗的高價格,即貨幣快速貶值才是根本驅動力。

再舉一個佐證。從自身的資源稟賦來說,阿根廷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宗商品生產國,資源稟賦非常優秀,按道理本國的大宗商品供給更有保證,有利於實現低通脹;瑞士是世界上資源稟賦很差的國家,不利於實現低通脹。阿根廷與瑞士面對的是同樣的國際大宗商品環境,以同樣的美元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採購或出售大宗商品。但兩國的通脹率卻明顯不同,阿根廷是典型的高利率、高通脹國家,而瑞士是典型的低利率、低通脹國家,造成兩國通脹差異的原因只能是貨幣的因素,因為阿根廷的錢更不值錢(即貶值的速度更快),所以就有高通脹,而瑞士則相反。

瑞士的通脹率變化情況
瑞士2000年以來的通脹率變化情況(作者博客)
阿根廷的通脹率變化情況
阿根廷2000年以來的通脹率變化情況(作者博客)

到這,前面的問題就有了答案,貨幣貶值的速度越快,利率就越高,就會推動所有商品與服務的價格,也就有了高通脹,高通脹是貨幣加速貶值的外在表現。而大宗商品價格是通脹一攬子價格的一部分,所以就是先有貨幣高速貶值,然後才有大宗商品的高價格,這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大宗商品牛市。相反,當貨幣階段性升值(嚴重的經濟危機導致流動性枯竭就會推動貨幣階段性升值)或貨幣的價值穩定時期,就會出現低利率或零利率,就會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的熊市或在一定的低位震盪。

即貨幣貶值的速度是「因」,通脹和大宗價格是「果」。

咱知道有人看到這裡會搖頭,源於這違背了很多人過去的認知,但這個邏輯卻無可辨駁!貨幣才是元凶,是驅動通脹和價格的動力,也因此經濟學上才有那個非常經典的總結:通脹永遠是貨幣行為。

上世紀70年代,是非常典型的高利率、高通脹時代,這說明貨幣在高速貶值,所以就有了大宗商品牛市。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世界進入了很典型的低通脹、歐美零利率(負利率)時代,這意味著貨幣的價值相對穩定,所以就有了很多年的大宗商品熊市。

貨幣就是那根指揮棒。

至於世界是高利率還是低利率,是高通脹還是低通脹,這是由世界的地緣政治因素、戰爭因素、全球的經濟發展潛力、全球的人口紅利因素、債務週期等諸多因素所決定。

既然上述諸多綜合因素決定了世界是處於高通脹還是低通脹時期,這些宏觀因素在短期內都不可能發生徹底改變(其變化只能是漸進的),也就決定貨幣價值相對穩定的週期或貨幣加速貶值的週期都會持續短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

為什麼說這麼多,源於有很多朋友比較疑惑,商品牛市結束了嗎?這裡或許就是答案。

其實,上述分析得到的結論與我們用供需關係的演變推到出來的結論是一致的。2008年之後是超低通脹、美元零利率時代,意味著美元的價值穩定,商品價格運行的就是熊市,此時商品生產行業的投資回報率就很低,長期投資就會不斷減少(前面以油氣行業的長期投資變化為例說明過這個問題),新增產能就會不斷減少,但舊產能卻會不斷退出(甚至還會加速退出),供給就會從過剩逐漸演變為供需平衡再然後是供給短缺,以能源為核心的商品價格就會從熊市轉為牛市。

各國政府的綠能政策從長期來看一定是正確的,但卻加劇了能源危機和糧食危機,源於它們在過去很多年用行政權力不斷打擊傳統能源行業的長期投資,讓供需關係更加失衡。

面對今天的糧食危機(糧食危機與能源危機本是一體),歐盟抨擊俄羅斯是釀成糧食危機的罪魁禍首,歐盟還指控俄軍在烏克蘭盜運烏克蘭的糧食,並強行給普京戴上了「偷糧賊」的帽子。俄羅斯軍隊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比如在二戰後期的東北,蘇軍所到之處就如蝗蟲過境,所有的機器、物資幾乎都被他們一掃而空,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也幹了幾乎同樣的事,如果在烏克蘭繼續發揚其「光榮傳統」也是可以理解的。俄烏戰爭確實加劇了糧食危機和能源危機,但如果將危機完全歸罪於俄羅斯也是歐美有意甩鍋的行為。造成危機的真正根源是過去很多年世界地緣政治矛盾不斷激化(俄烏戰爭是激化的結果)、全球化難以為繼、主要國家債務管理不善、歐美錯誤的能源管理政策等導致世界進入了高利率時代(意味著能源價格和糧價高速上漲),再加上供需關係從過剩轉變為不足以及極端氣候對農業活動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嚴峻,這些綜合因素共同成為糧食危機背後的黑手,都是「偷糧賊」。

今天的社會有很多種泡沫,但所有的泡沫都建立在人口大爆炸的基礎上,這以房地產泡沫最為典型,沒有人口泡沫就沒有房地產泡沫。是二戰之後的農業革命(從傳統農業進入現代農業)推動了農業產量的暴漲帶來了人口大爆炸,糧食危機(其發展模式很可能是斷斷續續又不斷持續的)是刺穿所有泡沫的過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