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系統流動性驟然緊張,因此央行不斷投放資金。(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6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5月31日,中國央行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故不開展逆回購操作。有信息表明,中國金融系統流動性驟然緊張,因此央行不斷投放資金。
5月最後一週中國央行累計開展53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操作,因共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本週實現淨投放4300億元,創逾四個月單周最大淨投放。這非常罕見,因為中國央行很少在月末開展逆回購操作。
尤其在5月27日和5月28日,中國央行連續兩天進行7天期逆回購(央行向商業銀行投放資金的一種方式)操作,第一天是800億元,第二是1500億。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目前市場流動性比較緊張,受包商銀行事件影響,當前市場利率有所上升,目前貨幣市場利率以及債券市場收益率有所上升,5月17日,貨幣市場利率的代表R007利率上行53BP至3.06%。逆回購作為投放短期貨幣的一種可以緩解部分流動性。
5月24日,中國央行、銀保監會宣布接管包商銀行,原因是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考慮到中小銀行現有的資金動作模式,一旦某一家銀行出現信用風險容易導致市場流動性緊張。
中國的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無非是三個,一是企業及居民存款,二是同業借款,三是央行借款,但是對於中小銀行而言,由於網點有限,攬儲能力明顯不如大型銀行,所以通過吸儲獲得資金的方式也較難實現。此外就是央行借款,但由於向央行借款需要滿足一級交易商要求,而這只有資金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才能做得到,同時央行借款需要把國債等優質證券作為抵押品,而中小銀行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
因此,中小銀行主要資金來源其實是同業借款,簡單來說就是向大型銀行借,包含同業存單和同業負債,今年一季度同業存單發行額雖然大降,但仍有4萬億之多。
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間債券交易當中,中小銀行和證券機構是淨賣出方,淨賣出券達2萬億元。什麼意思是,相當於中小銀行發行債券,約定一定的收益率,大型銀行購買,從而使中小銀行獲得資金的一種借錢方式。
有業內人士舉例,借錢方的信用越高,利率就越低,反之越高。比如有兩個人,A是老實人,B有信用卡違約記錄,A、B同時向C借錢100元,我想B給C的利率肯定要更高一些,因為C因此承擔的風險也更大一些。
包商銀行出現信用風險後,大型銀行搞不清哪些中小銀行還隱藏這樣的風險,所以要麼不給中小銀行借錢,要麼提出很高的利息,這樣一來導致中小銀行資金成本上升,流動性壓力加大。
據《路透社》報導,流動性更好的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存單以及大型城商行發行的個券早盤拋壓集中,特別是剩餘期限在一個月以內的NCD,收益率跳漲80BP以上較為普遍,有些甚至超過100BP。
而這次中國央行連續通過逆回購給商業銀行投放貨幣,可以部分緩解流動性,但逆回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般都是大型銀行拿到資金,對中小銀行的流動性壓力來說不一定會馬上見效,所以有分析指出,考慮到中小銀行的流動性緊張,中國央行可能推出SLF貨幣工具。
此前中國央行曾公開表示,將關注中小銀行流動性狀況,加強市場監測,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
所謂SLF,全稱是常備借貸便利,和逆回購一樣都是央行向商業銀行投放資金的一種方式,但是SLF的期限要長一些,同時有時候當地央行分支機構還可以向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更加精準到位。
從本次包商銀行被接管以及中國央行極力維護市場流動性說明,北京當局非常關注金融風險。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總是在防風險和增長之間尋找平衡,當防風險比重上升的時間,房地產政策往往會有一定的收緊。
《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顯示,近年來房地產業高槓桿發展模式和房價過快上漲並存,房地產行業風險有所上升,相關風險可能通過多種渠道影響金融體系,須予以高度關注。所以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調控階段性收緊是大概率事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