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過國的人數估計不會超過一個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2月4日訊】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剛剛公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旅遊逆差創出歷史新高,達到237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14億美元。旅遊逆差創歷史新高,反映了國內居民境外出行消費規模在不斷擴大,這是否意味內需旺盛,以至於引發境外游消費高潮呢?
通過分析旅遊行業權威機構、國家統計局及國際專業機構提供的相關報告和數據,我認為國內旅遊業中的不少數據可疑,容易誤導投資決策,有必要存真去偽。
出過國的人數估計不會超過一個億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初步統計,2018年全年中國出境游旅客達到1.4億人次,比2017年全年1.29億人次多出1100萬,不過中國旅遊研究院2017年的數據顯著低於國家統計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1.358億因私出境人次。不管如何,中國出境游的人次穩步增長,說明消費仍在升級而非降級。
但是,出境不等於出國,香港、澳門、臺灣三地都屬於中國領土,因此,我們必須區分1.4億人次中究竟有多少屬於出國、多少是去港澳臺。根據中國旅遊研究員發布的《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2017年中國出國游的比例持續提升,約佔到出境游總數的33.3%,假設2018年這一比例維持不變,則2018年出國游的人次約為4667萬。
但必須注意了,人次不等於人數,人次必然大於人數。假設2018年出國人數中,其中有一半人平均出國兩次,則可能出國人數隻有3100多萬。
估算中國迄今為止出過國的國內居民人數,還有一個辦法是看國內居民持有有效護照的數量,由於在網上沒有找到迄今為止國內居民持有護照的確切數據,只找到2016年11月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報告時透露,全國有效的因私普通護照持有量達1.2億本。
假設到2018年末國內的有效護照數量達到1.4億本,這並不意味著出過國的人就達到1.4億,就像有駕照的人未必都會買車自駕一樣。我的判斷是,中國出過國的居民人數佔持有的有效因私護照人口的比重一般不會超過70%,也就是低於1億人。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過去曾經有過護照並出過國,如今護照過期沒有及時辦理的是否也要統計進去?確實應該納入統計,但苦於沒有數據,但相信這部分人佔比很少——畢竟出國越早的人越富有,護照續辦也會越積極。
此外,出國人數的增長應該與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增長率密切相關,中國旅遊研究院研究也顯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出境人次數的匹配程度高度相關。累計52.4%的出境游居民集中在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都市圈、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都市圈、以廣州和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以及西南的成渝城市群(見《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
2017年佔全國人口20%的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4934元,但從「2017年中國出境旅遊市場達到1.29億人次,出境旅遊花費1152.9億美元(見《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看,差不多人均出境游花費要佔高收入組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10%。
一般而言,中國目前出境游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超過3000萬)是不過夜的,但出國游一般就要過夜,故出國游比出境游所花費的費用更高。因此,即便對於大部分高收入組的居民來說,出國游仍然屬於「奢華旅遊」,能夠承受這類奢華旅遊的,其可支配收入水平至少是高收入組平均水平兩倍,即年均12萬元人民幣以上吧。
按國家統計局定義,高收入組總人數不足2.8億,其中年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2萬元的人數,應該不足1億人。也就是說,能夠承受當前出國平均花費的人數,理論上不超過一個億。
總之,通過出境與出國之間的比例、人次與人數之間的關係、有效因私護照數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分析,中國迄今為止出過國人數佔中國總人口的比重肯定不到10%,可能的在5%-7%這個區間內。
出國遊人數增長將呈現下降趨勢
儘管不少權威機構對國內居民境外游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但2017年因私出境的人次增速只有5.7%,相比2010年22%、2015年10.6%和2016年的5.6%,基本呈現逐級下降趨勢,實質上反映了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
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繼續下降,其背後反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含旅遊業中的娛樂消費)支出增長只有6.7%,低於人均消費支出8.4%,其中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速為16.1%,說明隨著人口老齡化,居民消費結構也在發生悄然變化。
儘管我並不認可「消費降級」之說,因為反映食品菸酒佔居民消費支出比重的恩格爾係數,2018年降至28.4%,但消費增速的下降、居民購房槓桿率的上升等,對消費升級的增速都起到了阻礙作用。
從中國居民出境游的目的地看,2017年中國遊客前15位目的地分別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泰國、日本、越南、韓國、美國、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澳大利亞。不難發現,旅遊目的地的路程較短,基本上集中在東亞地區,說白了,旅遊支出中的交通費用相對較低。
但為何中國人均收入水平前全球排第70名左右,但出境游的人均消費支出額能夠排全球第一呢?
我認為,中國居民境外游的主要花費在購物上,真正花在休閑、娛樂上的費用並不多。那麼,為何要在購物消費上花那麼多錢呢?
原因很簡單,國內對品牌類商品的關稅較高,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中國居民出境游的實際旅遊花費並不高,購物的目的是為了規避高關稅。
本人曾估算過2014年1億多人次的出境游中,其中有超過3000萬屬於港澳等地的一日游,俗稱「奶粉黨」,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不屬於旅遊支出,否則,就難以解釋為何人均收入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但為何出境游的人均支出反而領先與發達國家遊客。
另外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迄今為止對各階層居民收入差距偏大問題依然難有對策,這也會影響消費乃至旅遊業的增長。
據貝恩公司預計2018年中國內地市場的奢侈品銷售總額將會達到230億歐元,按現行匯率計算同比增長18%,這是2018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兩倍。也就是說,邊際消費傾向較低群體的高檔消費增速反而是邊際消費傾向較高群體的基本消費增速的兩倍,這對於擴內需是不利的。
隨著2019年中國新年旅遊黃金週拉開序幕,我們不妨再仔細觀察一下出境及國內游相關數據,看看2019年中國新年的旅遊消費增長情況是否符合我的判斷。
旅遊業對拉動內需貢獻存在高估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2017年全國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3%》,為何要到2019年年初才公布2017旅遊業的數據呢?可能是旅遊業的數據核實需要較長時間吧,因為歷年都是如此。
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僅為4.53%,與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旅遊業統計公報》中顯示的「全年全國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4%」大相逕庭,那麼,究竟誰的數據更可信呢?
中國旅遊研究院實際上就是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過去應該是國家旅遊局的下屬單位,如今國家旅遊局已經與文化部合併,該機構被科技部認定為「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
但旅遊研究院在該報告中同時又指出,2017年中國旅遊收入為4.57萬億元,旅遊收入只有「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的一半,這該如何解釋呢?且旅遊業收入只佔中國當年GDP的5.5%,更何況「收入」一定會低於「GDP-增加值」。
該統計公報中並沒有對「綜合貢獻」進行定義和解釋,只是說「旅遊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90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8%。」言下之意是,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2825萬旅遊業從業人員的貢獻,另一部分則是5165萬間接從業人員的貢獻。
那麼,這直接與間接的分別貢獻多少呢?公報中並沒有作具體說明,很難令人信服。不能認為直接或間接從事旅遊業的就業人口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8%,旅遊業增加值在GDP中的佔比也要與之相對應。
因為旅遊業的收入數據和出遊人次數據很難進行全樣本統計,通常通過抽樣調查進行估算,而且,全國性數據通常都是通過各地上報後匯總獲得,同樣存在偏差的可能性。尤其要防止當各地政府都把發展旅遊業當成經濟轉型的主要抓手之後,把當地旅遊人次與旅遊收入作為政績和旅遊廣告來宣傳。
我認為,中國旅遊研究院公布的數據與國家統計局的公布數據差距過大,可能與原國家旅遊局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驗收標準過高有關。
該標準中第三項「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貢獻」,要求「旅遊業增加值對GDP綜合貢獻15%以上」、「旅遊業對當地就業和新增就業的貢獻(旅遊從業人數佔對就業總人數的綜合貢獻20%以上)」。如此高的佔比,究竟有多少個地方政府能夠通過大規模投資來拉動旅遊得以實現呢?
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則相對中立和客觀,因為旅遊與交通運輸的客流量、商業零售、餐飲等數據都有關聯性或勾稽關係。國家統計局關於旅遊業對GDP的貢獻也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旅遊業的直接產出,另一部分則是間接產出(旅遊相關產業是指為遊客出行提供旅遊輔助服務和政府旅遊管理服務等活動的集合),其中旅遊相關產業的增加值佔比只有7.8%,也就是說,中國旅遊研究院所指的所謂5165萬旅遊業間接從業人員的對GDP的貢獻實際上很小。
不過,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旅遊業總增加值與分項數據看,似乎與全國性整體與分項數據也存在較大差距,如2017年旅遊業總增加值為3.72萬億,佔中國旅遊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旅遊總收入4.57萬億元的81.4%,收入當然可以轉化為GDP-增加值,但轉化率如此之高,令人咋舌。
從分項數據看,2017年旅遊出行(交通)增加值增長了15.3%,但2017年中國作為交通載客主體的公路客流量出現了負增長,導致包括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在內的總客流量10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如2017年中國新年假期,全國旅客發送量4.08億人次,僅比2016年同期增長2.1%,2018年中國新年全國旅客發送量則首次出現了負增長。2019年中國新年假期已經來臨,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畢竟交通部門數據的可信度更高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The Travel&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7),目前全球旅遊業收入已經佔到全球GDP的10%,但中國國內旅遊業收入佔GDP比重只有5.5%,說明中國旅遊業相對於中國經濟體量而言,並不算髮達,這可能與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總體不高有關,如2017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GNI)在全球排名第69名,同期美國為中國的6.5倍。
《2017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共387頁,其中在關於中國旅遊業的論述中,指出中國旅遊業從業人員為2249萬,佔中國就業人員總數2.9%,創造的增加值為2240億美元,佔GDP的比重為2.1%,不足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的一半。
中國旅遊業增加值雖然不足美國的一半,但已經在全球排名第二了;與中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旅遊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也不過2.7%,只比中國高出0.6%,但從三次產業的結構看,美國的服務業佔比達到80%,而中國只有52%;從居民人均國民收入看,美國是中國的6.5倍。
因此,無論從人均收入還是從產業結構看,中國旅遊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都不太可能超過美國,故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旅遊業增加值數據,即便包括已經加上與旅遊業相關行業的增加值數據(佔比只有7.8%),仍有高估之嫌。
同時,世界經濟論壇的《2017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顯示,全球對旅遊業依賴度最高的五個國家:馬爾他、克羅埃西亞、泰國、牙買加、冰島,旅遊業增加值在GDP佔比中最大的也不過15.1%,最低的為8.2%。
即便國內居民境外遊人次最多,長期成為出境游第一目的地的中國香港,其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也不過8%。因此,中國旅遊研究院所公布的「旅遊業增加值佔GDP總量的11.04%」,歸屬「高度依賴旅遊業的國家和地區」,但旅遊業收入幾乎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說明其可信度並不高。
綜上分析,通過發展旅遊業來擴內需、增加綠色GDP、促進經濟轉型等,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這些年來,各地政府的確都在努力通過打造特色小鎮、挖掘和開發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以促進當地旅遊業收入的增長,但旅遊業的發展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密切相關,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遊業發展自然會水漲船高。但在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旅遊業收入要實現快速增長並不現實。
更進一步說,如今各地都在爭相開發旅遊資源,則又可能造成旅遊業的「供給過剩」,從而導致財政支出績效的下降和資源浪費。由於旅遊人次及收入數據較難統計,勢必會出現旅遊業「高增長」及「一枝獨秀」的虛假政績。
總之,想方設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及福利水平才是硬道理,才是所有繁榮得以持續的前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