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被認為是一首感傷詩。其實詩中的真正寓意卻是積極向上的。(繪圖:志清/看中國)
唐朝大詩人賀知章(西元659年-744年),字季真,一字維摩,唐朝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市)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唐武后(武則天)證聖元年(695)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後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後來告老還鄉。作品大多散佚,現僅存二十首。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回鄉偶書》,後人大都認為那是一首感傷詩。其實詩中的真正寓意卻是積極向上的。也就在那個時期,賀知章遇到了神仙王老,從而改變了命運,最後棄官修道。
賀知章結識修道老人
賀知章,在西京宣平坊有住宅。他家對門有一個小板門,經常看見有一個老人騎著驢在那兒出入。過了五、六年,再看那老人的臉色衣服像原來一樣,沒有變化。也看不到他的家屬。詢問巷中的鄰里,都說是西市賣穿錢繩索的王老,再沒有別的職業。經觀察,看出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賀知章經常在空閒日子到王老那裡去,老人迎接很恭敬謹慎。他只有一個使喚童子。賀知章就問他的職業,老人很隨意地回答。由於和他往來增多,逐漸地更加尊敬,言論也逐漸多起來,於是在言談中說了他善於修道煉丹之術。賀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願意拜老人為師。
後來賀知章和夫人拿一顆明珠,自己說是在家鄉的時候得到的,珍藏了多年,特地敬獻給老人,請求老人給講授道法。老人接過之後就把明珠交給童子,讓他買餅來,童子用明珠換來三十多個燒餅,並請賀知章吃。賀知章自己心想,寶珠是特意送給老人的,可老人卻如此輕用。心裡很不愉快。
老人已經察覺說道:「道術可以心得,哪裡是在於力爭呢?慳惜之心不停止,道術沒有理由成功。應當到深山窮穀中,勤奮地、專心致志地探索尋取它,不是市朝所能傳授的。」賀知章聽了很是感慨,領悟了老人的意思,拜了老人就離開了。過了幾天,老人不見了。賀知章於是請求辭官,入道還鄉。
賀知章還鄉修道的時候,寫了那首《回鄉偶書》,是感慨自己修道之心太晚,但又終是一個好兆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一個笑字,將賀知章得道後的心情,完全表露出來。
原文
賀知章,西京宣平坊有宅。對門有小板門,常見一老人乘驢出入其間。積五六年,視老人顏色衣服如故,亦不見家屬。詢問裡巷,皆云是西市賣錢貫王老,更無他業。察其非凡也,常因暇日造之。老人迎接甚恭謹,唯有童子為所使耳。賀則問其業。老人隨意回答。因與往來,漸加禮敬,言論漸密,遂雲善黃白之術。賀素信重,願接事之。後與夫人持一明珠,自雲在鄉日得此珠,保惜多時,特上老人,求說道法。老人即以明珠付童子,令市餅來。童子以珠易得三十餘胡餅,遂延賀。賀私念寶珠特(明抄本「特」作「持」)以輕用,意甚不快。老人曰:「夫道者可以心得,豈在力爭;慳惜未止,術無由成。當須深山窮穀,勤求致之,非市朝所授也。」賀意頗悟,謝之而去。數日失老人所在。賀因求致仕,入道還鄉。(出自《原化記》)
辭官後事無法擬定
據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十七,賀知章上表奏明皇上,請求恩准他回鄉當道士。唐明皇准許了他的請求,並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贈出來作為道觀,還特地賜名「千秋」,下詔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唐明皇又親自寫詩為他送行。詩的序言中說:「天寶二年,太子賓客賀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遲暮,用循掛冠之事,俾遂赤松之遊。正月五日,將歸會稽。遂餞東路,…乃賦詩贈行。」唐明皇在詩中寫道:「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賀知章傳》有類似的記載:「天寶二年,(賀知章)以老年上表,請入道歸鄉里,特詔許之。重令入閣,諸王以下拜辭。上親制詩序,令所司供帳,百寮餞送,賜詩敘別。知章表謝,手詔答曰:『卿儒才舊業,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東序,而乃高蹈世表,歸心妙門,雖雅意難違,良深耿歎。』」
賀知章回鄉後的情況史載不詳,甚至他什麼時候去世也不知道。其實,他究竟有沒有去世,也沒有人知道。畢竟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個人在某時某地死了,結果許多年後又有人看到他,並且與之交談甚歡。有些被認定已逝之人,甚至還留下了詩文。這種例子在歷史上還不只一個兩個呢。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