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是回歸以來最弱勢的行政長官(自由亞洲電臺)
【看中國2018年10月5日訊】特首林鄭月娥雖然對北京千依百順,莫敢不從,但政治壓力卻依然從建制內外兩面夾擊,使她難以招架,民望亦持續下滑,若再無法突圍而出,勢必淪為回歸以來最弱勢的行政長官。
上任以來,林鄭謹小慎微,萬事以北京馬首是瞻,首先不理民眾意願取消立法會選舉當選人的議員資格,繼而妄顧法治強行一地兩檢,近日更犧牲言論自由取締香港民族黨,逐一完成政治任務。
連番舉動,林鄭豈止打擊民主,更損害自由,矮化自治,為港人所不齒理所當然,只是沒料到,部分建制人士仍不滿意,一再指責林鄭政府軟弱無能,既不能以言入罪,把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治罪,對邀請陳演講的外國記者俱樂部無計可施,對國家安全立法亦沒打算在任內開始。
這些極端言論逐漸無日無之,他們一面大放厥辭,開天殺價,催促政府必須趕盡殺絕,將鎮壓範圍由港獨擴大至主張自決的組織,一面指指點點,放言高論,嘲笑政府處事窩囊,不能駕馭局面,有負北京所托,只欠一句要求林鄭下臺。
有說前特首梁振英有意東山復出,染指下屆特首寶座,因此不少親梁的政客和寫手都不甘後人,紛紛向林鄭開火,造成眼下這股輿論風潮。其實傳言當然無法證實,也只能姑且聽之,不能當真,但即使不計原因,林鄭也須正視,過去積極支持梁振英執政的傳媒和意見領袖,已經對特區政府有離心,他們對林鄭的不滿亦由政治伸向民生。例如超強颶風山竹襲港,搞得市面一片凌亂,林鄭在全港交通癱瘓下宣布全港如常復工,導致民怨沸騰,一些建制聲音沒有撐住林鄭,反而加入聲討行列。更有建制報章毫不留情,把林鄭民望下跌至上任後新低點的民調結果,放在頭版頭條的位置。
如此下去,首先會不斷拉低林鄭的民望。現時林鄭聲望正走下坡,反對比支持她施政的比率高出4%。香港親北京的意見領袖若繼續替政府拆臺,特區政府不僅欠缺較靠近民主派的中產、高教育程度、年青的社會階層支持,也會流失不少傳統「左派」(北京)基層群眾,只剩下部分中上層支持,其管治威信和認受性將面臨挑戰。
其次,建制極端派公開批評林鄭施政,不僅是說給港人聽,爭取輿論支持,更是行為藝術,一面表明他們不受林鄭器重,甚至不相為謀,一面也清楚表達不滿,要跟林鄭博弈,邀請中央最後定奪誰是誰非,從而削弱林鄭威望,擴大自己日後的話語權。
這些極端派的要求早已寫在牆上,就是想方設法,更多更快地以言入罪,同時啟動國家安全立法,以報效北京。林鄭若為免糾纏,凡事聽命於極端派指示的話,不僅顏面何存,淪為跛腳鴨政府,更且自製更多政治炸彈,即使勉強達標也換來一身傷痕,然後鳥盡弓藏,揹負臭名下臺,極端派便可政治收割,取而代之,就正如林鄭取代梁振英一樣。畢身官如林鄭,又怎會吃眼前虧,更不會讓歷史重演,鞠躬下臺?
面臨挑戰,林鄭不會自投羅網,但應對方法有限,不出兩方面。一是言行進一步尾隨北京,一切言聽計從,而且處處表示忠心,盡力贏取主子信任,以煞住極端分子寧左勿右的不斷挑釁,維持管治威信。因此不難明白,林鄭可以對香港高度自治的破壞無動於衷,卻誓要維護一國,對付並不存在的挑戰。其次是改善民生以爭取民望,鞏固自己的民意基礎,使北京不能輕易把她拉下臺。其中房屋更是民生問題重中之重,在下週出爐的施政報告,相信政府會有不少動作,即使姿勢多實際少,也望能顯示她努力打拼的決心。
不過,林鄭要突圍而出,必須超出她的能耐和志向,一面揣摩主子深不可測的心意,一面克服既定利益為民請命,否則只能但求無過、苟延殘喘好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