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將走向何方?(Pixabay)
【看中國2018年8月5日訊】或許很長時間內,整個社會,都很難從對疫苗的恐懼中完全走出來了。
大家痛斥上市公司長生藥業,滿滿都是商家黑心腸,不把病人的命放在眼裡。不過,更加值得警惕的是,前不久《經濟參考報》發表題為《養老、教育、醫療有望成拉動內需「三駕馬車」》的文章。文章說,當前,養老、教育、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剛性需求呈爆髮式增長,有望成為我國拉動內需的「三駕馬車」。業內人士的建議,政府應出臺激勵政策,歡迎資本進軍相關「藍海」產業,以市場化手段提供相應服務。
之後,官媒大批轉載了這篇文章,而《經濟參考報》也是由新華社主管主辦的報刊。也就是說,如此看來,這不僅僅是一紙評論,它還預兆著今後政策的走勢和方向——恐怕不久之後,只追求利益至上不顧人命的,不僅僅是疫苗了,在養老、教育、醫療下的各個細枝末節的支流裡,老百姓的權利,更加不值一提。
文章流傳之後,也有大批網友憤怒:這是在研究如何賺老人的錢,如何賺學生的錢,如何賺病人的錢。
三駕馬車還是三座大山?
作為最基礎的民生事業,養老、教育、醫療,在變身成為「三駕馬車」之前,還有個名字,叫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花費不僅太高、太沈重,而且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越來越重,根本不知道何時有停止增長的那一天,也更加不敢想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哪怕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新中產們,在這三座大山面前,也毫無生氣可言。無論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還是摧毀一個中年人有多容易,這些議題為何頻頻刷屏,想必早已不陌生。
而這幕後的推手,就是對這三個領域的部分市場化。
養老行業市場化,是畸形人口結構底下的「制度創新」。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41億人,佔總人口的17.3%。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4.87億,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與老齡化社會伴隨的是,全國大面積出現養老金「空賬」,2016年,13個統計地區的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的可支付月數已不足1年。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為了把養老這個燙手山芋扔到市場裡去,可謂用盡奇招:興建養老院定制養老服務、鼓勵「以房養老」、提倡延遲退休……前陣子還出了鼓勵老年人創業這樣的政策——左手把老年人多年的積蓄砸向外強中乾的資本市場,右手把老年人變身為廉價勞動力,真是一舉兩得。
教育行業市場化可以說早已根深蒂固,教育近些年一直是市場熱捧的領域。原因無非在於捕捉到了父母對階級下沉的焦慮,特別是在知識份子即精英的社會裏,教育意味著階層再生產,意味著不被社會甩遠。對城市中產來說,「月薪3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並非虛言。
2017年,匯豐銀行曾對946位中產及以上經濟條件的中國家長展開調查,發現中國家長的平均教育支出為42892美元(約合人民幣29萬元),其中93%的家長會花錢給孩子請私人輔導。不少學校老師也經不起這般誘惑,義務教育的課上扯扯淡,市場化的輔導班裡講重點,已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也成了有錢人的特權,教育不公平愈加凸顯。
至於醫療行業的市場化,最近的各類事件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保命救命的疫苗成了商品,也成了索命的韁繩。這幾年的醫療改革,改來改去,醫保範圍越來越窄,而私立醫院、醫藥商品的空間卻越來越大。
今年2月,《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就很鮮明的告訴你:只要醫療行業有利可圖,它就能花光你的錢,還不一定救不了你的命,醫保就成了擺設。當一部《我不是藥神》感動了半個中國,大家高聲齊呼不僅是格列衛,所有救命藥都應該納入醫保範圍時,等到的卻是要把醫療也進一步市場化拉動內需的央媒發聲,不知又會有多少窮病患者,要病入膏肓。
市場化還是政府買單,這個博弈在這三個領域從來沒有停止過。但在目前的社會場域中,只要市場拉開了一個口子,讓某個行業有利可圖,所有的優質資源都一定會向資本集中的地方彙集——好老師離開學校的清水衙門選擇收費高昂的輔導班,好大夫離開公立醫院只給部分貴族看病……這樣的情況已經並不罕見了,這也就成為養老、教育、醫療這三個行業花費越來越高的原因。
而根據《馬車》一文,現在是連這個博弈都不要了,直接把這三個行業推向資本,全盤市場化。可以想見,到時即使部分地區向要推進公平,也不會有什麼優質的資源願意向付不起錢的人服務了。
那時候,三座大山恐怕可以成為三座墳墓。畢竟,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民生領域能駕上馬車嗎?
《三架馬車》一文的主要落腳點還在於,用養老、教育、醫療把內需拉動起來,才能進一步給國家經濟注以生命力。文章認為,供不應求的養老院、大受追捧的校外培訓機構、去國外治病的需求增加,說明養老、教育、醫療剛性需求呈爆髮式增長,既然老百姓有需求,就可以用來拉動經濟增長。
但這可能實現嗎?答案是否定的。
前文已經說明,在目前部分市場化的環境下,大部分的中產為了滿足基本需求,已經疲於奔命;而對廣大低收入群體而言,不少人已經直接棄療——留守兒童無學可上、農村老人自殺率走高。或許一開始,有些人還能傾家蕩產給孩子上學、賣了房子給父母治病,但又能有多少家庭經得起這樣的消耗,當大部分人都沒錢投入這三個領域,內需的拉動又從何談起。
醫療、教育、住房不是一般消費品,而是人們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需求。如果看病、上學、住房都成為消費不起、不敢消費的「商品」,這到底是拉動內需,還是在抑制內需?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房地產的例子就擺在眼前。曾幾何時,也有人呼籲要「用房地產業的發展拉動內需」並很快通過政策調整付之於實踐。但經歷了十年的短暫春天之後,如今,大城市的房價越炒越高,成了富人不敢接手的泡沫、窮人不敢想像的高牆;而中小城市的房價大面積塌陷,空置率一路走高。不要說拉動內需了,如何保住隨時掀起巨浪的樓市,已經成了各地政府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就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可謂舉步維艱——好的地段、設計團隊……所有優勢資源都已經向商品房市場集中,誰會理會保障社會公平的保障性住房。
優勢資源成為塑料花,一些人盆滿缽滿,卻擔心有一天泡沫爆炸而一文不值,另一些人望塵莫及。在這樣的結局下,房地產再也不能拉動內需——有錢人不敢再接手,窮人沒錢接手,只有一群焦慮萬千的中產們,在房子面前拼勁力氣,戰戰兢兢地分一杯羹,又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把碗砸了,跌回了底層。
因此,把保障民生的領域完全推向市場,把基本權利當作商品來賣,指望他們成為「馬車」,根本不符合政治經濟學原理,不可能實現。
同時,一個有良心的政府,不應該讓這一幕出現。
如果說一次分配已經交給了市場,通過資本雇佣、利潤分割,一個階級分化的社會格局已經形成;那麼在二次分配領域,就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出力,促進社會的公平與平等。
養老、教育、醫療,這三個領域正是需要政府出手的地方,關乎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再將其交給市場,必然會進一步加劇社會不公,關於美好生活的一切都會與價格掛鉤,沒有錢的底層,恐怕是要與其無緣了。這在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是不應該出現的。
因此,靠養老、教育、醫療來拉動內需,無異於飲鴆止渴、殺雞取卵。
拉動內需,對促進就業、穩定經濟增速,都有著重要作用。如果不應該用民生領域作為「三駕馬車」,那麼,什麼才是拉動內需的方法?
至少,無法忽視的是,拉動內需,需要的是老百姓消費得起,而非通過市場化把生命必需品的價格瘋狂抬高。只有讓百姓有持續的收入,才能讓拉動內需細水長流。
所以,需要的是,提高百姓的穩定收入,使人們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變成持續的消費力。提高勞動者工資收入,對企業的勞動用工狀況加以監察,特別是對不穩定用工的工人加以特別注意和保護,才能更好的保障國家的經濟穩定,同時保證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進社會公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