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於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宣告對日抗戰開始。(網路圖片)
編者按:備受爭議的臺灣政治人物李敖於3月18日因腦瘤病逝,其一生行徑荒誕,經常大放厥詞,自認反蔣、反日、反美、反台獨、反民進黨、反國民黨,又公開支持中國共產黨和其提出的一國兩制與兩岸統一,認為共產黨使中國富國強兵。2011年顏昌海先生曾發文揭開他的彌天大謊,此文釐清事實,帶我們透視「民族英雄」蔣介石一生的偉大事蹟,天理昭昭,歷史自會還蔣公一個公道!
接續〈汙蔑蔣介石消極抗日 李敖是「厚黑學大師」〉一文
孫元良說,事實上9・18事變之初,蔣介石就計畫在淞滬抵禦日軍,9月22日他復電淞滬衛戍司令熊式輝:「如日軍越軌行動,我軍應以武裝自衛可也。」10月6日,日艦大舉來滬,蔣介石電示上海市長張群「俟其進攻,即行抵抗」,故1・28事變發生時,十九路軍是奉蔣介石命令奮起應戰的。現在大陸的史籍把1・28抗戰全部歸功於十九路軍,其實中央軍第五軍與軍校教導總隊防守江灣,承受的壓力遠較左翼十九路軍沉重,我率領的二五九旅單獨在婁塘鎮、朱家橋一帶狙擊日軍第十一師團,以久戰之兵抗新銳之敵,且日寇兵力數倍於我,我旅官兵傷亡三百多人,成功地掩護國軍安全撤退。然而蔣介石委員長訓令第五軍,要把一切戰功記在十九路軍的帳上,這種功成不居的作法是為了提高非嫡系部隊的士氣。誰知大陸變色後,陳銘樞、蔣光鼐等將淞滬抗戰功勞竊為十九路軍獨有,甚無自知之明。前者被毛澤東打成右派,後者文革時被紅衛兵批鬥致死,是為老天有眼。
孫元良說,淞滬戰況緊急時,蔣介石急電第一師胡宗南、第七師王均增援,惟長江被日海空軍封鎖,不能渡江。2月22日,蔣介石在江西剿共前線抽調第十師衛立煌、第八十三師蔣伏生部入浙增援;蔣鼎文之第九師因共軍跟蹤追擊,由贛沿閩邊入浙,且戰且走,及至開到前方已是3月7日。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史實。反觀中共,在淞滬抗戰時發布《上海事件鬥爭綱領》,號召國軍「士兵、巡捕、警察倒轉槍來向帝國主義與國民黨瞄準!……殺掉你們的長官加入紅軍」以「武裝擁護蘇聯」!
淞滬停戰是在英美法三國領事與國聯調停下達成的,當時以中國的國防力量而言,未具與日本繼續纏戰之實力,而日軍各師團則可以源源不絕登陸,何況政府在江西有腹心之患——「中華蘇維埃政權」。所以,停戰是必由之路。此役中國不曾戰敗,日本不曾戰勝,雙方互不賠償。這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同日本打了一次平手。此役中國官兵傷亡3萬4千160人,而日軍傷亡僅3千零91人,11比1,這也正說明了一個沒有準備的弱國,在遇到強敵時,究竟先跟敵人虛與委蛇好呢?還是立即宣戰的方式合理?!
中國大陸長期以來說是「八年抗戰」云云,但實際上,1933年三月,蔣介石就親自部署長城抗戰與濼東戰鬥,投入36個師的兵力,以血肉之軀同日寇之飛機坦克重炮作殊死戰,經月苦鬥,傷亡逾6萬5千人,倘若這些為國捐軀的官兵都不是抗戰,他們在黃泉之下都不會瞑目的。
蔣介石領導中國人民抗日時,有哪些建樹?簡略述之:
一,主張「攘外必先安內」。這是蔣介石最明智的地方,也屬於功績之一。這是他的覺醒,意指政府應解決內部問題,然後再集中精力對付日本。他的名言是:「和平未到完全絕望時期,絕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而蘇俄共產恐怖暴亂的引入,延續了日本鬼子在中國破壞人權和犯罪的時間與空間。如果不能是蘇俄共產的恐怖暴亂,日本鬼子早就被蔣介石趕出了中國。共產恐怖暴亂,是日本鬼子的幫凶,至少客觀上使日本鬼子多霸占了幾年的中國領土,多破壞了幾年中國人民的人權。
二,多管齊下,抗擊日寇。蔣介石一方面抗擊蘇俄共產的恐怖暴亂,一邊還在華北和上海採取適當的軍事行動抵抗日本的侵略;同時修築全國公路網;積極購進外國武器;在北平、上海、南京等地修築牢固工事等等。
三,轉移抗日大本營。由於後期日本侵占面積過大,兵力趨於分散,不得不收縮兵力,蔣介石就構思如何「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思想」。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全面抗戰爆發,蔣介石在江西廬山發表了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時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求我們最後的勝利」,「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國家生存。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地無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至此表明了抗日軍的決心。同時,蔣介石國民政府開始將重要的設施、人力向西南遷移,使西南成為日後抗戰的大後方,重慶就成了中國人民抗日的中心:陪都。
四,藉助國際力量。蔣介石還曾希借國聯的力量來收回東北主權,卻因為歐美等大國對日本的綏靖態度而失敗。
五,調兵遣將全力打擊日寇。1937年8月,蔣介石派遣50萬精銳部隊赴上海防守。8月13日,大規模對日抗戰在淞滬戰場全面爆發。在缺乏運輸工具和先進武器的情況下,25萬名國軍官兵相繼陣亡,隨後11月11日國軍撤離上海。蔣介石通過保衛上海國際大都市的守衛戰,向全世界表達了中國對抗日本侵略的決心,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狂言。主要沿海城市被日寇霸占占領,經濟資源和財政收入不斷告急,蔣介石抵制住了政府內部求和派的壓力,投入百餘萬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堅持抗戰,盡全力盡量阻止日軍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1938年4月,國軍在臺兒莊大勝,史稱「臺兒莊大捷」;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在美國華盛頓簽訂反侵略共同宣言,蔣介石受推舉為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指揮中、泰、越等地區的同盟國軍隊作戰。1月4日,國軍在長沙大勝日軍,滅敵5萬7千人,史稱「長沙大捷」;1942年2月,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訪問印度,與甘地・尼赫魯會談戰時合作,戰後獨立事宜。隨後赴緬甸視察中國派出的遠征軍。1944年春天,日軍秘密與蘇俄妥協,自東北調動50萬兵力,發動「一號作戰」,趁國軍精銳部隊調往緬甸作戰之際,展開猛烈進攻。蔣介石提出「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全國知識青年從軍,二個月內已超過15萬人。12月初,日軍攻陷貴州獨山,數日後收復獨山,局勢穩定。……
孫元良稱譽「蔣公是千年難遇的民族英雄」,所言屬實,毫不過分。
就歷史而言,中國歷史上有三次外國或外族的全面入侵,其中有兩次被亡國:一次是宋,一次是明。唯一沒有亡國、並且全面戰勝了侵略的,便是中華民國。那麼,有經濟發展軍事技術上擁有優勢尚且敗於蠻夷小邦亡國滅身的岳飛、文天祥、史可法諸反抗侵略的人物,都能被歷史稱為民族英雄,那在槍不如人、炮不如人、內訌連連、四分五裂的情況下,領導了中華民族長期守土抗戰,並最終擊敗用坦克飛機戰艦武裝起來的工業強國日本,贏得了勝利的蔣介石,倒反而不能被稱為民族英雄嗎?!
就二次大戰而言,凡被德、日、意侵略的國家,在歐洲除掉蘇俄,在亞洲除掉中國,沒有不亡的(英國本土只遭轟炸,未遭登陸,故不在此列)。由是,未亡國家的領袖,如蘇俄的斯大林,其淪陷的土地既不比中國小,傷亡的人數亦不比中國少;被亡國家的領袖,如法國的戴高樂,都能身負民族英雄的榮耀;相反,非但沒有亡國,並且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竟有卓越貢獻的戰勝國——中國的領袖蔣介石,倒反而不能稱為民族英雄了?!
就二戰期間各國的國內情形而言,應該說,沒有一個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比中國的反法西斯戰爭更加難以領導。因為剛剛統一了中國的蔣介石,所面臨的不僅有外患,更有內憂;不僅有日本的侵略,而且有各式各樣,有軍閥殘餘的連續反叛。這些大大小小武裝割據勢力對如何擴大自己的私人武裝與地盤向來是處心積慮,但對如何發展經濟提升國力維護國家主權,對國家民族命運缺乏熱情,套古書來說就是「喜則連橫抗上,怒則競力相拼」,標準的軍閥。當是之時,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國民黨雖然面臨「數面作戰、國無同類」的困境,卻仍能團結國人,內平叛亂叛國,外抗強敵侵略,非但沒有亡國,並且正是在這一場反法西斯戰爭中,蕩盡了百年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奇恥大辱——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收回了東北、臺灣及澎湖列島的主權,以一積弱之國而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領袖國之一,爭得了舉世公認的榮耀。如是,作為中華民國偉大衛國戰爭之最高統帥的蔣介石,如若他不是民族英雄,則誰可誇之?!
蔣介石是民族英雄,還不僅僅因為他是中國戰時的領袖和他擁有領導中國抗戰的功績,其中,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實際原因,就是他是那一場偉大衛國戰爭的實際指揮者和參加者。他不僅僅是修好、建設西南的國策,爭取抗戰勝利而期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接軌的外交政策,也是根據國際國內條件而決策的持久戰大戰略的制定者與積極推動者,他還甚至還在8・13抗戰數次冒著被日軍擊落的危險多次飛向上海火線督戰,其夫人宋美齡亦曾在勞軍途中被日軍飛機炸傷,這在二戰各國領袖中是絕無僅有的。
總之,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全面抗日,出動軍隊最多,正面抗擊日寇,消滅了日本鬼子主力,維護和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人權,其豐功偉績與天地共存,和日月同輝。在中國大陸人民被邪惡說教矇蔽的時候,人們或許還會被李敖之流所蠱惑,但當真相被公開、謊言被揭穿以後,除了既得利益集團及其豢養的走狗,誰還會再腦殘到相信李敖之流?!
蔣介石越來越深入大陸民心,有力地證明了民族英雄蔣介石的偉大和光榮。李敖之流堯犬吠日,只能說明畜生的蠢惡。但人們還是尊重他的話語權。臺灣人說得好,臺灣是保護人身言論自由的,就算他是畜生,我們也有各種動物保護法;明知這人滿口謊話,但只要他沒殺人放火,只用那張嘴,就不能動他。這,就是民主自由世界的胸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