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地方官進獻有反季節蔬菜遭唐太宗罷免,圖為唐太宗李世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反季節蔬菜出現在了老百姓的餐桌上。許多人也因此以為反季節蔬菜是現代農業高新種植技術得以發展推廣後的產物,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新生事物。這實在是個誤解!事實上,至少在漢唐時期,我國就已有了反季節蔬菜。
據《資治通鑒》載,東漢安帝六年(公元112年)春,正月十一日,皇帝下了一道詔書,曰:「凡供薦新味,多非其節,或郁養強熟,或穿掘萌芽,味無所至,而夭折生長,豈所以順時育物乎。傳曰:非其時不食。自當奉祠陵廟及給御者,皆須時乃上。」意思是說,現在凡是進獻來的新鮮美味,大多數都不符合時令季節。或是在土室中用熏悶的手段使其強行成熟;或是掘地挖土使其提前發芽,還未長成熟就採摘。美味沒有得到,植物卻夭折了,這難道是順應天時、養育萬物之理嗎?《傳》說:‘不合時節的東西不吃。’從現在起,凡是供奉祖廟陵園和給天子供應的,都應按時令季節進獻。
自此詔書下達後,一共減少了二十三種貢品。詔書中所謂的「郁養強熟」實際就是在土室之中生火,讓室內溫度達到一定的合適溫度,從而(強行)使所植果蔬生長成熟。這種「強熟」的東西因沒有自然長成的味道好,所以皇帝禁止下面進獻上來。從原理上講,古時運用的這種種植蔬菜法和今天我們所使用的溫室栽培技術,其本質是相同的,只是設施有所不同而已。
又據《資治通鑒》卷198載:「庚辰,過易州境,司馬陳元璹使民於地室蓄火種蔬而進之。上惡其諂,免元璹官。」這則史料說的是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十一月十六日,唐太宗領兵征高麗,回軍途中經過易州(今河北易縣),易州司馬陳元璹讓人在地下用火燒增溫來種植蔬菜進奉給皇上。這是他徵用老百姓建造專門的「溫室」,日夜燒火增溫種植出來的「反季蔬菜」。唐太宗厭惡這種諂媚行為,罷了他的官。十一月份在北方正是寒冬天氣,此時能種出新鮮的蔬菜,這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確實不容易。據說,這些「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方法是這樣的:先置一土室,土室可分兩層,下層為火煻,用以燒火,從而使土室上層有一定的溫度,類似於農家之火炕,土室這一層蓄土種菜。此法也是通過人為創造一定溫度的方式來控制蔬菜的生長。
漢、唐之際,還沒有發明塑料布,自然更無塑料大棚之說,但那時的人們已開始使用現代人的溫室栽培技術原理來種植反季節蔬菜,這充分證明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當然,這裡還需要指出一點,早在距今約一千九百年的漢代,人們已有了不吃反季節東西的這個認識,它反映了我們先人對自然的一種尊重,並說明那時的人們已有了一種較為樸素的、順應自然、效法天道的健康生活理念。這種思想在當時無疑有著一定的進步意義。今天,在我們的身邊,反季節蔬菜已隨處可見、隨處可食,這是時代進步、科技發展帶給我們的生活形態上的一種必然變化。因此,我們無須像古人那樣對其予以完全的排斥,但是,我們可以像古人那樣對其始終保持一份警惕,從而對可能存在的進食風險進行防控。
責任編輯: 雲天月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