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神傳文化(圖)

 2017-10-13 13: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文化是神傳的,所以能保持那種狀態不走樣時便是真正的文化。

它是神性的體現:超脫、純淨、深具穿透力。是凡傳世之作,都帶有傳達神的旨意、展現神的光芒之象。神話,是最接近的一種了,它們是曾經發生過的人神共存時的真實記錄,故而源遠流長,傳到現在,到了後來,人已無法接觸到神,但因為生命是從上面--神的世界掉下來的,有那種與生俱來的神性,雖在迷中也還是有一些所謂千古絕唱。譬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皆因觸及生命何去何從這一命題,也觸及了迷中生命的尚存的一絲神性的清醒,卻又苦於上天無路,故而傳世。因為這是迷中生命永恆的主題:我從哪裡來,我歸何處去,我是誰?後來的人越來越迷,為名利所累,對此亂加理解,因無道,亦讀不出道心來了。所以是凡傳世的文化,皆帶神性一面的內涵,閃爍那一面的真知灼見。這在中國文化中很常見,如「精神」,什麼是「精神」?不就是人那神之「精」嘛!再如形容作品有:「神來之筆」、「傳神」等等。

再後來,人心越來越敗壞,神性的光芒漸暗,就開始了講究技巧,在情中沉浮,執著。變異了神傳的文化,摻進了人的東西,傳世之作越來越少,即使有,也脫離不了神,卻是靠著用人心去想像神,把神人情化,才有底氣,稱為藝術加工。如牛郎織女的傳說,等等。再後來「孔雀東南飛」、「梁祝」之類就得靠神力,來個死後化成鳥兒、蝴蝶之類。因為內心尚存那麼一點「神往」,所以才有價值流傳。但人們哪裡知道呢?以為是情發揮到了極至便是藝術,或有了流芳於世的生命力。

真正的文化,就是神傳的,不走樣就純、就好,超越人的層次。所以人不能創造文化,最多是模仿罷了。

古往今來,人們追求「傳神」之作,追尋「境界」,其實返本歸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生命的最大動力。在這種境界下的作品必然帶著神性或生命昇華的軌跡,只是層次有所不同,純度不一樣。人都具「神性」那一面,作品觸及到了人的這一部份,就會產生共鳴、喚醒善念,從而昇華,低到感官。因此,才會有「三月不知肉味」一說。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来源:正見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