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9月7日訊】東北振興問題再次引發熱議。日前,由經濟學家林毅夫領銜的課題組公布了《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徵求意見稿)》(下稱《吉林報告》)。報告提出:按照比較優勢理論,東北地區的發展戰略應由「加長避短」變為「揚長補短」,吉林省經濟轉型升級當聚力於五大產業群:大農業、大健康、現代輕紡、現代裝備,還有「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融合型產業集群」。這張「藥方」迅即引發激辯。在東北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這一爭論無疑有利於人們更密切地關注這一中國區域發展最突出的問題,制定正確的振興方略。
這份報告長達30多萬字,是研究團隊一年調研的成果。林毅夫教授素來倡導自由平等討論的學術風氣,報告此番公布是為徵求意見,引發激辯可謂正常現象。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這場爭論是一年前產業政策之爭的延續。從爭論中可以看到,現實問題不是直接引發爭論的吉林要不要發展輕紡產業問題,而是如何發展;而體制機制問題應當在報告中得到足夠重視,因為這才是東北振興的真正短板。
輕紡產業構成了吉林經濟的「斷層缺位」。報告強調,其所指並非傳統輕紡產業,而是經過技術升級的、以家電與消費電子為核心的現代輕紡產業,可與吉林已有的裝備製造業優勢相嫁接。報告還從勞動成本、資源稟賦和現有基礎等角度,陳述了發展這一產業的可行性。某些批評者說,這項建議會把吉林「帶到坑裡」,或言之過重。但是,輕紡產業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按照新結構經濟學的「增長甄別和因勢利導」方法,首先需要地方政府確定一份貿易商品和服務的清單。林毅夫團隊一再說明,這一切以尊重市場為前提,並非由政府遴選選手。重點是實際操作中如何確保不走樣?這個現實中的大問題,只能在現實中找答案,從政府行為中找答案。而這就涉及圍繞報告爭論最多的焦點:體制與機制變革。
批評者認為,《吉林報告》零星提及「商業環境」「市場競爭」,可惜淹沒在鴻篇巨製之中。在東北現行體制機制下,即使有比較優勢也可能發現不了;即便找準,也很難充分發揮。其實,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這並不意味著地方政府可以「無為而治」。以產業結構調整助推體制變革,是一條值得認真探索的路徑,二者並非截然對立。《吉林報告》提出的五大產業集群,多為需要市場培育、民營經濟擅長的領域,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營造適宜的商業環境。
長期以來,東北地區投資環境不佳,信用低下,政府亂伸手,造成「投資不出山海關」。剛剛塵埃落定的東北特鋼破產重整案堪為威廉亚洲官网 事例。它雖發生在遼寧,但因東北三省存在共性,教訓應當認真記取。在東北特鋼破產重組過程中,地方政府未和全國性金融機構積極溝通,在信息披露方面遮遮掩掩,更有多個重大事項未及時向債權人披露。政府強力介入,甚至干預司法。這種做法雖然暫時維護了「穩定」,避免了企業破產後職工安置難題,但正在付出不菲代價,當地政府債及企業債利率高企便是市場的報復。
通過體制變革改善投資環境,不是空洞的,應體現在當地政府和企業的一言一行之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政府再也無法靠命令拉來投資,一個惡劣的案例便會嚇跑一群企業。東北振興口號提出十餘年,政府文件不知凡幾,但是,東北經濟長期疲軟,2014年以來增速大幅滑落。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產業結構單一、人口外流嚴重,實質上還是緣於體制機制問題,具體表現在營商環境不佳、「官本位」思想濃厚、行政干預強大而任性。有學者提出在東北建立特區,這可能是打破困境的一個選擇。但是,這同樣需要破除體制弊端,使特區真正「特」起來。
振興東北長期不見成效,固然緣於問題積重難返,任務艱鉅,卻也與施治辦法遲遲未切中病根有關。體制機制才是東北地區發展的最大短板,這不勞學者調研,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關鍵在於改變。只有補齊這一短板,市場才能有效,政府才能有為而不亂為,比較優勢才有得以發揮的制度基礎。東北經濟冬去春來,中國經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均有賴於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