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縣人,明代著名諫臣,因彈劾嚴嵩而遇害。楊繼盛臨刑前作詩
曰:「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古文原文]心為人一身之主,如樹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壞了心。心裏若存天理,存公道,行出來,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這邊的人。心裏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雖欲行好事,也有始無終。雖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如根衰則樹枯,蒂壞則果落。故要你休把心壞了。心以思為職。或獨坐時,或夜深時,念頭一起,則自思曰:這是好念,是惡念?若是好念,便擴充起來,必見之行。若是惡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則思之,以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不可為分毫違心害理之事,則上天必保護你,鬼神必加佑你。否則,天地鬼神必不容你。(出自《五種遺規》之《訓俗遺規》之《楊椒山遺囑》)
[參考譯文]心是人體的核心,就如樹的根、果的蒂,所以做人最要緊的是不能先壞了心。心裏要是存有天理、公道,我們做出來的,便會都是好事,便是君子一類的人。心理如果存的是慾望,是自私自利,即使想做好事,也會有始無終。即使想在外面做個好人,也會被人看破。如果樹根衰敗了,那麼樹就會枯萎,如果果蒂壞了,那麼水果就會掉落。所以,你們不能把心靈給污染了。心的主要職責是思考。人在獨自坐著時,或是夜深時,一有念頭起來就會自己一個人想:「這是好的念頭,還是惡念?」如果是好念頭,那麼就擴充開來想,定要把這念頭變成行動。如果是惡的念頭,便要禁止,不要再想。每做一件事情時,就要思考,這件事情是合乎天理還是不合乎天理?如果是合乎天理,便去做。如果是不合天理,便要停下來不要再做。不可做一分一毫違背良心、傷天害理的事,那麼上天一定會保護你,鬼神也必定會護佑你。否則,天地鬼神一定不能容納你。
[史海尋蹤]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歷史人物,他們謹守道德良知、修心養性、善心善行,在青史中留下了他們的珍貴史料和事跡,激勵和啟發著後世的芸芸眾生。筆者選編以下三則歷史故事,同讀者分享。
(一)許衡不食梨:「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據《元史・許衡傳》記載,許衡是金末元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他曾經在盛夏時經過河陽,由於行走路途遙遠,天氣又熱,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樹,眾人都爭先恐後地去摘梨來吃,許衡獨自端正地坐在樹下,安然如常。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吃,許衡說:「不是自己擁有的卻摘取它,不可以。」
那人說:「現在時局混亂,這棵梨樹沒有主人了,何必介意。」許衡說:「梨樹沒有主人,我的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許衡後來遷移到山東,留在了魏州,人們見他道德高尚,逐漸的開始追隨他。許衡在魏州呆了三年,聽說戰亂將要平息,於是又回到了懷州。凡是婚喪娶嫁,他必定要根據禮法,並以此倡導同鄉的人如此做,學習的人逐漸多起來。因為家境貧窮,許衡親自下田耕作,穀物熟了就吃穀物,穀物不熟就吃糠咽菜,處之泰然自若,朗讀詩書的聲音傳到屋子外就如音樂一樣優美動聽。如果家裡財產有餘,許衡就把他分給同族人以及貧困的學生。
人們如果有所饋贈,只要有一絲一毫不符合禮義,他就不會接受。(人有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姚樞曾經被召入京師,就把自己的雪齋讓許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許衡堅辭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許衡的小孩由此經過,也不斜著眼看就離去,許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許衡去世後,四方有學之士都來聚集靈前痛哭,也有遠從數千里外趕來痛哭在墓下的人。皇上特賜謚號為「文正」。
(二)楊震拒金:「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據《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東漢名臣楊震直到五十歲時才在州郡任職。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是位賢人,於是舉其為茂才,四次升遷後為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前往郡裡路過昌邑時,從前他推舉的荊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縣長,去看望楊震,晚上又送給楊震金十斤。楊震說:「老朋友知道你,你為什麼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呢。」(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慚愧地離開了。
(三)葉存仁退禮:「不畏人知畏己知」
葉存仁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間人,清代官員。河南巡撫葉存仁為官多年,清廉自守。當他告老還鄉時,官員們給他送行,但卻遲遲不讓船起錨。直到明月東升,只見駛來一葉小舟,原來是下屬們為他送來的告別禮物,因為怕人知道,所以特地選在夜裡送來。葉存仁叫人取來文房四寶,賦詩一首:「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於是,他將禮物全部退還,一毫不取。
結語:「丹心照千古」的楊椒山
本文開頭摘錄的古文的原始出處為《楊椒山遺囑》。楊繼盛,明代著名諫臣,字仲芳,號椒山。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疏力劾嚴嵩「五姦十大罪」,遭誣陷下獄。在獄中備經拷打,終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害,年四十。明穆宗即位後,以楊繼盛為直諫諸臣之首,追贈太常少卿,謚號「忠愍」,世稱「楊忠愍」。後人以其故宅改廟以奉,尊為城隍。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嚴嵩授意刑部尚書何鰲,將楊繼盛與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蘇松副總兵湯克寬等九人處決,棄屍於市。楊繼盛臨刑前,將自書年譜交予其子,並作詩曰:「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天下相互涕泣傳頌此詩。張氏不久後便殉夫自縊。燕京士民敬而憫之,以楊繼盛的故宅改為廟以奉祀,尊為城隍,並以其妻配祀。(《明史・列傳九十七》)
《楊椒山遺囑》就是楊椒山在身處險境、備受酷刑折磨的情境下寫的。《五種遺規》的編者是清朝高官、學者陳宏謀,他在介紹《楊椒山遺囑》時,對楊椒山給予了高度評價:「椒山先生,彈劾姦邪,身蹈不測。於造次顛沛之中,從容暇豫。訓誡後人,委曲詳盡。足知其至性肫篤,操持堅定,在國在家,無以異也。其所言居家行己之道,字字從天理人情中,體驗而出。寧過厚,毋從薄。寧過誠樸,毋涉巧偽。」
大意是,椒山先生,因為彈劾姦邪之人,導致身遭不測。但他在倉促顛沛之中,仍然從容;對後人的訓誡,細微詳盡。從這些足以看出他是個品性誠懇篤厚之人,他操守堅定,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家,都沒有兩樣。他說的話,無論是居家還是自我修行之道,字字都是從天理人情中體驗出來。他為人處世寧願從厚相待,也不願薄待他人;寧願為人誠樸,也不願虛偽作人。
瞭解了楊椒山的生平和為人,也許讀者們對本文開頭摘錄的古文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丹心照千古」的楊椒山,他真的是用自己的人生和生命詮釋著自己寫下的文字!
限於篇幅,筆者沒有引用《楊椒山遺囑》全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全文,雖是古文,比較通俗易懂,而且樸實感人!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