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七暴動」,左派在港督府外示威和張貼反英大字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六七暴動」是中國立國六十七年來香港惟一由香港左派人士發起的暴動,而據由時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吳荻舟持有的「絕密」級文件披露,港澳工人代表在中國文化大革命之前已要求「解放」香港,但吳表明,中央無意收回香港,要長期利用,甚至要遲於台灣「解放」。但時事評論員程翔表示,隨著文革爆發,時任總理周恩來掌控的外交系統被中央文革小組奪權,改變了港澳政策,讓左派在香港挑起「六七暴動」,顯示香港的暴動受大陸政策影響,左派聲稱該次暴動是自發的愛國反殖行為,並不可信。
文件還透露,已經潛藏在香港的中共人士應該「要像白蟻一樣做工作,一聲不響,把整個屋子咬爛」,「不要以為反正身邊有幾十萬工友,隨便鬥他一場不要緊。」香港當時沒有中國共產黨註冊,中共人士在港只能進行地下工作,由港澳工委領導。
根據記錄片《消失的檔案》網頁,吳荻舟的女兒吳輝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一份父親在1966年5月4日接見港澳工人觀禮團的講話記錄,文件標注為「絕密」,只發予外辦港澳組、廣東省委組織部四處及全總有關領導同志。文件開端即引述觀光團反映,指「香港群眾迫切要求解放,觀光團成員也有這種感情」;但吳荻舟轉述了「中央同志」的反對意見。
吳指出,若收回香港,只是多了一個「黃埔或青島」,意義不大,反而讓香港令中國跳出去更有利用價值,「從香港得外匯不是我們最高目的。最高目的是面向世界。……如果收回來,便關了門,沒用。」中國從世界革命出發,認為香港越遲解放越好,「甚至香港要比台灣解放得晚,甚至要等整個東南亞一起解放。」吳這個中央立場在鄧小平時代出現變化,鄧以「一國兩制」先收回香港,並以此作為統一台灣的示範。
吳續稱,中共要長期堅持利用香港,「中央同志說,如果你們腦子裡有期待港澳早日解放的思想,對工作就有害。」甚至是中美一旦開戰,也不要想解放香港的問題:「想多了,不安心,對工作不利。」
港共一靜一動均受中國影響
文件在談到英國態度時不點名地提到當時的天星小輪船票加價五仙引發的騷亂,反映中共的立場相當負面。吳荻舟認為,事件是「港英搞鬼,弄假」。他指出,這是英國搞假民主的「騙術」,豈料尾大不掉,出了亂子:「『華革會』……葉錫恩為了搞假民主,爭取群眾,收買了幾十個人,表面上出來反對加價,誰知後面跟上了14K,黑社會勢力,乘機搗亂,發生了九龍騷亂事件。」吳更把事件扯上台灣。
記錄片編導羅恩惠認為,正因為北京政府對「九龍騷亂事件」有負面分析,故此左派當年不參與,中共在港傳媒《大公報》及《文匯報》更強烈譴責有人破壞秩序。但到了翌年發動抗爭,卻強調是建基於反帝反殖反壓迫,並不合理,只是從側面說明,香港左派的一靜(1966年)一動(1967年)都是受中國內地政策影響,有關人士聲稱「六七暴動」是自發的愛國反殖行為,並不可信。
時事評論員程翔補充,在六七暴動後期,周恩來逮著一個機會問時任領導人毛澤東是否有意收回香港,毛說沒有,周恩來便藉此叫停香港暴動,故此六七暴動當年是突然停止,而不是慢慢終結的。而由此事亦可側面反映,六七暴動受中共政策影響。
吳荻舟另一文件披露,當左派發起六七暴動後,曾有意在當年8月從中國內地運送8400把甘蔗刀至香港,交左派遊行人士使用,但被吳荻舟攔截下來。否則,六七暴動可能不止造成51人死亡、802人受傷。不過,吳因此被造反派以「叛徒」、「特務」、「假黨員」等罪名軟禁,其後更下放幹校勞動。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