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9日,蔣中正(蔣介石)在廣州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誓師北伐。(公有領域圖片)
國府決定出師北伐 推選蔣介石為總司令
1926年5月,桂系第七軍鐘祖培旅率先入湘援助唐生智,打響了北伐戰爭第一槍。為促使國民政府早日大規模出兵北伐,5月10日,李宗仁偕唐生智的代表劉文島從廣西抵達廣州。
5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簡稱「軍委會」)主席蔣介石主持召開會議,出席者包括譚延闓、朱培德、李濟深、李福林、程潛、李宗仁、白崇禧以及唐生智的代表劉文島。會議決定,第七軍再增派6個團由廣西全州入湘支援唐生智。此後,白崇禧陪同李宗仁,赴黃埔軍校拜會蔣介石,探討出兵北伐事宜。蔣介石後來又跟李宗仁、李濟深、蘇俄政治顧問鮑羅廷多次商議出兵北伐的問題。
5月25日,中央政治會議再次召開。李宗仁首先在會上再次陳述了他之前向中央有關政要提出的剋日北伐理由。李宗仁分析國內局勢說,如果現在不趁革命軍在湖南抵抗,吳佩孚主力尚在華北跟馮玉祥、張作霖互相爭奪,首尾不能相顧之時,我們革命軍予以雷霆萬鈞的一擊,等到吳佩孚坐大,在南北兩戰場獲得全勝後,孫傳芳也不敢不跟吳氏聯合一致行動,那麼北伐的時機,將一去不復返。此外,兩廣剛統一,民心士氣旺盛,正可乘機北伐;而唐生智態度尚不堅定,萬一唐倒向吳佩孚,則我們革命軍再想問鼎中原,實非易事。因此,他請求中央早定北伐大計。黃埔軍校副校長、粵系第四軍軍長李濟深(李濟琛)當即表示贊同李宗仁的發言,並表示第四軍也已經準備犧牲,可先派張發奎、陳銘樞兩師赴湘,援助已跟敵軍浴血奮戰的桂系第七軍和唐軍。他還呼籲在粵其他各軍袍澤一致響應,共襄盛舉。蔣介石也表示支持贊同。於是,會議一致贊同出兵北伐,並決定推選北伐總司令。
6月3日,國民黨元老張靜江、譚延闓勸說蔣介石擔任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謙辭,推舉譚延闓任總司令。譚表示,北伐總司令應由軍委會主席擔任。蘇聯政治顧問鮑羅廷也支持蔣介石任總司令。
6月4日,國民黨中央執委臨時會議正式通過《迅速出師北伐案》。軍事委員會召集各軍軍長開會,推選北伐總司令。第一軍軍長何應欽首先發言:「此後各軍,亟需團結,並請蔣校長統率。」李宗仁率先表示贊同,隨後其餘各軍長在何應欽擬好的電稿上署名同意。
6月5日,國民政府特任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授權蔣介石組織總司令部,組織指揮北伐事宜。此時,從俄國重返廣州的蘇俄軍事總顧問加倫將軍,協助蔣介石製定總司令部組織法。總司令部設置參事廳,由參謀長、總參議、高等顧問若干人組成,參贊軍機,協助總司令處理軍事事宜。後來,中國抗戰全面爆發,已經成為蘇聯最早五位元帥之一的加倫被斯大林在「大清洗」中以「莫須有」罪名逮捕,蔣介石「聞鼙鼓而思大將」,向蘇聯提出再度聘請加倫來華任軍事顧問的要求,卻收到加倫元帥竟然已被殺害的不幸消息,不由扼腕嘆息。
6月28日,蔣介石命第四軍陳銘樞第10師和張發奎第12師自韶關出發援湘。
蔣介石「三顧茅廬」誠邀白崇禧任參謀長
1926年,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和總司令部參謀長白崇禧(右)(公有領域圖片)。
當桂系第七軍和唐生智第八軍在湖南前線跟吳佩孚軍隊激戰時,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尚未組織成立。白崇禧擔憂若延誤日久,一旦湖南前線的革命軍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地,吳佩孚大軍南下,則廣東危矣。因此他不斷向軍委會和李濟深催促組織成立總司令部。
一天,蔣介石召開軍事會議,白崇禧和各軍事要員均在會上發表了自己對北伐的看法。當晚,蔣介石親臨白崇禧在廣州頤養園的寓所,誠邀年僅33歲的白崇禧出任總司令部參謀長。白崇禧表示自己年輕資歷淺,把蔣介石的第一次邀請推辭掉了。
蔣介石為參謀長人選,特意找李宗仁商議。李宗仁認為國軍元老紐永建最合適,蔣介石則表示「白健生(白崇禧)比較適宜」,對紐永建「另有借重」。李宗仁表示桂系第七軍離不開小諸葛,於是蔣介石向李宗仁提出借用白崇禧數月,待攻下武漢必定歸還。
後來,湖南前線戰事激烈,蔣介石、中央各政要和李濟深等人不時到白崇禧寓所力勸,川流不息,急如星火,他們眾口一詞地說:「現在無人可負組織總司令部的責任,除非你答應任參謀長。」小諸葛見實在無法推脫,提出一個折中辦法,要求把「總司令部參謀長」職銜上加一個「總」字,變成「總司令部參謀總長」,由國軍元老李濟深擔任此職,他自己願以「副參謀總長」的名義,代行參謀總長職權。蔣總司令當即表示同意這個辦法,白崇禧於是就任副參謀總長一職,著手具體組織北伐國軍總司令部。(《黃旭初回憶錄》)
1938年,軍委會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白崇禧在武漢(公有領域圖片)。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白崇禧乘坐蔣介石所派的專機從桂林飛抵南京,是第一個抵達首都,帶頭以實際行動支持蔣委員長領導抗戰的地方高級將領。參謀總長一職,在大軍統帥作戰序列上,除最高統帥大元帥蔣介石外,居讚襄帷幄最崇高之位置。蔣介石原本也想任命白崇禧為參謀總長,但白氏始終謙遜,不願逾越國軍元老程潛,推崇現任總長程潛駕輕就熟,自己願居其次。後來,因為長江以北各戰區的抗戰需要程潛去親自統轄指揮,白崇禧又推崇軍政部長何應欽接替程潛的職務,他自己願以副參謀總長的名義,讚襄蔣委員長領導抗戰,「其風格不可及有如此者」(抗戰期間 陳孝威將軍文集)。因此,北伐和抗戰,白崇禧都是國軍真正的參謀總長,蔣介石的最高軍事幕僚長。
蔣總司令誓師北伐 期望三民主義早日實現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就職典禮暨北伐誓師大會在廣州東校場隆重舉行,台上舉手敬禮者為蔣總司令(網路圖片)。
1926年7月1日,蔣介石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身份,頒布北伐動員令:「本軍繼承先大元帥遺志,欲求貫徹革命主義,保障民族利益,必先打倒一切軍閥,肅清反動勢力,方得實行三民主義,完成國民革命。爰集大軍,先定三湘,規復武漢,進而與我友軍國民軍會師,以期統一中國,復興民族。」7月4日,國民黨中央臨時全體會議通過《國民革命軍北伐宣言》,號召全國民眾群起而助革命一舉成功,並堅信國民革命一定能取得勝利。
7月9日上午10時,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就職典禮暨北伐誓師大會在廣州東校場隆重舉行,李濟深任典禮和閱兵總指揮,黨政軍負責人和各界民眾5萬餘人參加。蔣介石總司令向中國國民黨黨旗、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國旗行三鞠躬禮,蔣總司令和觀禮民眾向國父孫中山遺像行三鞠躬禮,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授蔣介石總司令大印,國民黨中央黨部代表吳稚暉授旗,孫中山長子孫科奉國父遺像,並分別緻辭。蔣介石受印宣誓畢,致答詞,並舉行閱兵式。
蔣中正(蔣介石)發表宣言和公告:「中正今茲就職,謹以三事為國人告。第一必與帝國主義者及其工具為不斷之決戰,絕無妥協調和之餘地。第二求與全國軍人一致對外,共同革命,以期三民主義早日實現。第三必使我全軍與國民深相結合,以為人民之軍隊,進而要求全國人民共負革命之責任。如我全國軍人有能以救國愛民為職責,不為帝國主義之傀儡者,中正必視為革命之友軍,如能向義輸誠,實行三民主義,共同為國民革命奮鬥者,中正尤引為吾黨之同志。決無南北地域之見,更無恩仇新舊之分。若有倚恃武力,甘冒不韙,謀危我革命根據地,抗犯我各省國民革命軍,樂為帝國主義者效忠,不惜陷國家於萬劫不復之地,則必認為全國人民之公敵,誓當摧破而廓清之。」
蔣總司令統率北伐軍出征
7月14日,蔣介石呈請國民政府正式任命李濟深(李濟琛)為國民革命軍參謀總長,白崇禧為副參謀總長。7月16日,軍委會作出決議,參謀總長李濟深坐鎮廣州留守;由總司令部參謀長白崇禧代行參謀總長職權,隨蔣總司令出征北伐。此外,蔣介石還任命國軍元老紐永建為總司令部參事廳總參議,黃埔軍校訓練部副主任鄧演達為總政治部主任。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作戰序列如下:
總司令蔣中正(蔣介石)
參謀總長李濟深(留守廣州)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代行總長職權)
第一軍 軍長何應欽 副軍長王柏齡 黨代表繆斌 參謀長蔣伯誠 / 1~5師師長:王柏齡(兼)劉峙 譚曙卿 馮軼裴 錢大鈞 / 副師長:顧祝同 王俊等人 / 團長:胡宗南 孫元良 薛岳 陳繼承 蔣鼎文 徐庭瑤 衛立煌等人/總兵力 步兵18個團,炮兵一個團
第二軍 軍長譚延闓(留守廣州) 副軍長魯滌平(兼代軍長) 黨代表李富春 參謀長岳森 / 1~4師師長:張輝瓚 譚道源 戴岳 陳嘉祐 /總兵力 步兵11個團,炮兵一個團
第三軍 軍長朱培德 黨代表朱克靖 參謀長黃實/ 1~3師師長:王均 朱世貴 朱培德(兼)/總兵力 步兵8個團,炮兵、憲兵各一營
第四軍 軍長李濟深 副軍長陳可鈺 黨代表廖干吾 參謀長鄧演存 / 1~4師師長:陳銘樞 陳濟棠 張發奎 徐景唐 /副師長:蔣光鼐 鄧世增 朱暉日 陳章甫/ 團長:蔡廷楷 范漢傑 戴戟 香翰屏 余漢謀 黃震球 繆培南 黃琪翔 許志銳 葉挺等人 /總兵力 步兵13個團,炮兵2個營
第五軍(留守廣東)軍長李福林 黨代表李朗如 參謀長劉敏/ 1師師長:李群 / 總兵力 步兵8個團,炮兵一個營
第六軍 軍長程潛 黨代表林伯渠 參謀長唐蟒 / 1~2師師長:鄧彥華 楊源浚 /總兵力 步兵9個團,炮兵兩個營
第七軍 軍長李宗仁 黨代表黃紹竑 參謀長王應榆 第一路總指揮夏威 第二路總指揮胡宗鐸 / 1~9旅旅長:夏威(兼) 李明瑞 伍廷揚 黃旭初 劉日福 韋雲淞 胡宗鐸(兼) 鐘祖培 呂煥炎 / 團長:陶鈞 呂演新 周祖晃 楊騰輝 尹承綱等人 /總兵力 步兵18個團,炮兵兩個營
第八軍(已在湖南)軍長唐生智 黨代表劉文島 參謀長龔浩 / 1~6師師長:何鍵 李品仙 劉興 周斕 葉琪 夏斗寅 / 團長:廖磊 何宣 劉建緒 周磐等人 /總兵力 步兵22個團,炮兵一個團
1926寅虎年7月27日,未滿40歲的蔣中正總司令率白崇禧和蘇聯軍事總顧問加倫將軍,統率約10萬北伐大軍在廣州黃沙車站登車,踏上討伐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80萬北洋軍閥,統一全中國的征途。
1926年7月27日,蔣介石統帥國軍在廣州黃沙車站出征北伐。
前排坐者:前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黨國元老張靜江。
(張靜江身後左起):蘇聯顧問加倫將軍、國軍總司令蔣介石、國民政府和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譚延闓、吳稚暉;
參謀總長李濟深(右二)、代參謀總長白崇禧(右一)。
(網路圖片)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