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上應天星,曾得到智真長老偈語點化,最後在自己塵世願了之時,於杭州六合寺圓寂。(網路圖片)
在《水滸傳》裡,魯智深的個性十分鮮明,他長得兩隻放火殺人眼,生就一副大力金剛軀;鏟舞旋風,能嚇跑下山猛虎,口炸霹靂,可驚飛藏雲惡龍;嫉惡如仇,容不得人間正義不伸張,鏟姦扶弱,看不慣世上良善受欺凌;孤身單打二龍山,獨追窮寇烏龍嶺。恰似楚霸王轉世,又如猛張飛再生。
魯智深的一生,曲折多磨。他原名魯達,因打死惡霸,惹上人命官司逼得出走。後得機緣上五臺山為僧,拜智真長老為師,賜名智深,因兩次酒後大鬧五臺山,又不得不離開五臺山。後又因野豬林救護林沖,得罪了高俅,被高俅派人抓捕,被逼上二龍山。最後和宋江夥同一處,眾多好漢義聚梁山泊,後隨宋江受朝廷招安,破遼兵,討反賊,屢建戰功。他上應天星,根基大,曾得到智真長老兩次偈語點化,最後在自己塵世願了之時,於杭州六合寺圓寂。
懲惡揚善 心地善良
魯達初始為經略府提轄官,為人粗魯仗義,他往往是因為幫助別人而惹出禍端。因幫一外地賣唱弱女子金翠蓮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號稱「鎮關西」的惡霸鄭屠,惹上人命官司,卻並未責怪自己,更不後悔。
後又在桃花村為保護劉太公女兒教訓了小霸王周通,桃花山上要求小霸王周通退親,苦口婆心,言辭肯切。——魯智深便道:「周家兄弟,你來聽俺說,劉太公這頭親事,你卻不知他只有這個女兒,養老送終,承祀香火,都在他身上。你若娶了,教他老人家失所,他心裏怕不情願。你依著灑家,把來棄了,別選一個好的。原定的金子緞匹,將在這裡。你心下如何?」周通道:「並聽大哥言語,兄弟再不敢登門。」智深道:「大丈夫作事,卻休要翻悔!」
魯智深在瓦罐寺,因肚子飢餓,和幾個老僧搶粥吃。老僧們責怪,說他們已經餓了三日,好不容易化了些米做粥來吃,又來搶他們的。魯智深於心不忍,於是住口不吃。
情同手足 肝膽相照
魯智深和林沖,一個是舞動六十二斤鐵禪杖有如拈燈草一般、能帶根拔起垂楊柳的武官,一個是武藝超群、戰場上常勝將軍,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兩人一見如故,甚是投緣;魯智深視林沖娘子猶如親嫂嫂,稱之「阿嫂」,在大相國寺有一段時光日日和林沖相聚飲酒。這大概是魯智深一生中曾經最開心的一段時光。
可惜好景不長,林沖被高俅設計陷害,發配滄州。魯智深機智聰明,暗中跟隨,在冤魂蕩蕩的野豬林中飛鏟打飛了薛霸的殺人棍,救起了林沖,並一路護送,使林沖平安抵達滄州。自己回東京後卻被高俅報復,差人抓捕,無法在大相國寺安身立命,於是放一把火怒燒菜園廨宇(廨宇是古代官署房屋),再次浪跡於江湖。
魯智深心中一直沒放下被高衙內等姦惡之徒緊緊相迫的阿嫂。他和林沖久別重逢於梁山泊後,林沖第一相謝智深當年救命之恩,魯智深卻第一掛念的是林沖娘子的安慰。——魯智深動問道:「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曾知阿嫂信息否?」
皈依佛門 回歸真我
魯智深因為身負命案,無處可去,初始時只為安身避難而上五臺山出家為僧。
五臺山乃馳名古剎,曾是文殊菩薩道場,被稱為活佛去處,只因真長老是一覺悟高僧。他初見智深時,於定中觀看到魯智深是大根基的人,只為還殺生之債,才來塵世間走一遭,了卻凡緣,自會天星歸位,所以對智深格外愛護。他給魯智深賜法名時,看長老偈語可知,此法名是上天所賜,且和長老法名諱一個「智」字,亦可說明魯智深根基之大。
有道是:本是粗魯漢,只好刀槍劍,沙場見本領,豈肯學參禪?又道:千年古剎文殊寺,菩薩道場五臺山,只因天星煞氣重,不求清修鬧沙門。
魯智深不識字,沒學識,不守寺規,在廟裡更是不會打禪唸經。他兩次酩酊大醉,酒後失控大鬧五臺山,被長老喝斥,尚能醉中住手。他對師父的話最聽。在智真長老的點化下,逐漸悟到一些佛理。他的大鬧五臺山和他一生的英雄事跡,也成了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
魯智深的師父智真長老一生送過他兩次四句偈言,點化他的未來。第一次是在他離開五臺山之時。——長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他離了五臺山之後,來到東京大相國寺。他本在大相國寺過自在悠閑,偶遇林沖,結為摯交。因林沖被高俅設計謀害,他為了護救林沖,招來禍端。後被高俅追捕,不得不「逃走在江湖上,東又不著,西又不著。」此應了真長老偈語「遇林而起」。
此後他一路坎坷,在孟州十字坡被母夜叉孫二娘用蒙汗藥麻翻,差點殺害。後欲投奔二龍山鄧龍入夥,豈料遭鄧龍拒絕並關閉山門。無奈之際,二龍山腳下樹林中遇到要來落草的青面獸楊志,後夥同楊志、操刀鬼曹正三人設計上去了二龍山,殺了那原為寺廟住持、自甘墮落做強盜的鄧龍,做得山寨之主,從此財帛盡有。這也應了智真長老的偈語「遇山而富」。
但雖然落草為寇,終為所迫,打家劫舍,絕非所願。這從他在桃花山時,李忠、周通允諾下山打劫,將打劫財物送魯智深做路費時節可以看出:——且說這魯智深尋思道:「這兩個人好生慳吝,現放著有許多金銀,卻不送與俺,直等要去打劫得別人的,送與灑家。這個不是把官路當人情,只苦別人!灑家且教這廝吃俺一驚。」
群雄會聚梁山泊後,魯智深做了梁山泊步軍頭領之首,位列一百零八將之十三。後得以跟隨宋江,一同被朝廷招安。從此為報效國家,東征西討,屢立戰功。應了長老偈語——「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智真長老第二次送魯智深偈語是在數年後,重上五臺山參禪投禮本師之時。此時的魯智深,經過數年的磨礪,已多有成熟。獻香拜禮後,——智真長老道:「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魯智深默然無言。他內心也明白,殺人放火罪業深重。智深向師父獻上自己報效國家所得功賞,一包金銀財帛。長老道:「眾亦難消。與汝置經一藏,消滅罪惡,早登善果。」長老說幫他制做經書一藏(5048卷),消減罪業。可見智真長老對他的一片苦心。臨別時,長老再次送魯智深四句偈語。並告訴他這是最後一次相見,他將得正果。——偈曰: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而這四句偈語在錢塘江潮信來之時,魯智深自己一下子悟到了。
緣纏井、欲迷天,一入世間難出凡。若非割舍人心淨,安得超脫達彼岸?
魯智深和亂寇田虎的人馬在襄垣城外廝殺時,一跤跌入緣纏井,得一奇僧點化。誰知井中須臾時光,凡間已過一月光陰。而奇僧送他出井的地面和時刻,正巧是迎頭趕上亂寇田虎的統軍大將、會妖術的「神駒子」馬靈逃跑經過的關頭,被從地下「冒」出來的魯智深一禪杖迎頭將馬靈打翻,順手牽羊給擒住了。看來冥冥中,都是天意,一切皆有安排。
魯智深活捉穿著便裝逃竄的方臘時,亦是神靈相助。一老僧引他到一草房,裡面有柴米蔬菜,只叫他在那裡等,告訴他看到有個大個子的人從樹林中跑來,儘管捉。結果真就如此擒得方臘。
擒得方臘後,宋江要為他活捉方臘邀功請賞,讓他還俗到京城當官,或者到一名山寺院當方丈住持,光宗耀祖,他都絲毫不感興趣。可見他的心境已經離塵世甚遠。
使命已盡,大功告成,世緣了結,歸於圓寂。
在一個晴朗安靜的夜晚,在風景秀麗的錢塘江畔六合寺內。魯智深睡到半夜,聞得潮水雷響,以為千軍萬馬殺到,本能地抄起鐵鏟杖跳出去要廝殺,倒把眾僧嚇一跳。知是潮信來時,智深眼望錢塘江上滾滾浪潮,忽然心中大悟。——拍掌笑道:「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與灑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萬松林裡廝殺,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圓寂。
智深尚不知圓寂即是死,這大概是對他圓滿之際的最後一個考驗。和尚們告訴他圓寂便是死之後,他笑談自己今日必當圓寂,很高興,全然沒有常人臨死前的既懼又哀。於是頓悟圓滿,智慧大開,給自己寫出了一篇頌子。——頌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那徑山大惠禪師幾句法語說的好,恰切描述了魯智深生平,也道出了他法眼觀得魯智深開悟後的壯觀景象。——普天飛白玉,大地鋪黃金。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