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大變,「四君子」只走剩王岐山(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3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文隆綜合報導)近期兩篇來自大陸開明派知識份子的文章提及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初期的京中「四君子」,這四人在1989年「六四」後命運迥異,多人離開官場甚至出走中國,其中只有王岐山後來轉而成為配合習近平主政的反腐大將。
當年京中「四君子」被重提 王岐山另一背景引關注
有「習近平導師」之稱的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孫立平,近日在大陸共識網發文指,大陸改革的關鍵是清理弊政。文章在介紹中共上一輪改革初期的故事時,提到「四君子」。據指,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個著名的「改革四君子」,即翁永曦、王岐山、黃江南、朱嘉明。他們是4個30左右歲的年輕人。他們研究倡導改革,提出政策建議,在政策研究乃至決策圈裡有一定的名聲和影響力。
文章說,後來河南省委書記劉傑邀請其中的朱嘉明任省體改委副主任,黃江南任省外經貿委副主任。那時候他們也就是三十歲出頭的年紀。
另外,2016年第2期《炎黃春秋》刊登文章《回憶一位站在改革前沿的長者》,緬懷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作者李湘魯曾任趙紫陽秘書四年。李在文章讚揚趙的開明思想和品格之餘,還特別提到「四君子」。
文章提到,趙紫陽其實很想聽年輕人的意見。1980年,當時尚未成名的京中「四君子」,翁永曦、黃江南、朱嘉明、王岐山給中央寫信就經濟工作提議。趙看到文件後通知他們當面來談。這是北京第一次和自發組織的年輕人就國家大政方針開展的對話。後來組建了農村發展問題研究所(即農發所),王岐山任所長。
公開資料顯示,1948年出生的王岐山,1969年中學畢業後,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王岐山成了上山下鄉的知青。1982年後的六年裡,王岐山一直都在中央農村政策研究部門充當幕僚的角色;歷任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正局級研究員,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聯絡室主任,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主任、發展研究所所長等職。
1988年,王岐山開始獲得重用,先是被任命為「中國農業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後歷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副行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建設銀行行長、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副省長、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中共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北京市市長、國務院副總理,直至中共十八大上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任中紀委書記。
而在外界看來,習近平讓王岐山擔任反腐大將,而沒有擔任主管經濟事務的總理,著實令人驚異。
中共官場變異 「四君子」命運大殊
1989年發生了眾所周知的天安門「六四」學運及大屠殺事件,之後,「改革四君子」中只有王岐山一人留在了政界,其它三人都選擇了離開。
其中,翁永曦是原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現為企業家,兼任農村發展研究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客座研究員。
2013年8月26日,薄熙來案庭審結束當天,《南方人物週刊》曾發表報導《九號院的年輕人》,其中以較大篇幅記述了前副部級官員翁永曦。
文章說,翁永曦當年成了最年輕副部長——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羨慕與仇恨夾雜著污名不斷襲來,他被迫離開體制,下海經商,如今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翁永曦說,「我是良民翁永曦。」
據報導,1980年代初期,名噪一時的翁永曦,朱嘉明,黃江南和王岐山都先後受到重用。特別是翁永曦,畢業後被直接安排到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當副主任,官拜「副部級」。
而薄熙來家的老三薄熙成當時只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辦事員,嫉妒心強的他尋機搞掉翁永曦,他在故紙堆中發現了翁永曦發表在1976年《人民日報》上批判鄧小平的文章,就利用老爹薄一波的便利,把文章直接送到了鄧小平的手裡,鄧大怒。儘管有胡耀邦和趙紫陽力保,翁永曦還是被下放到地方擔任縣委副書記。
也是趙紫陽經濟智囊的原京城「四君子」之一朱嘉明,曾參與創建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擔任河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西部研究中心、北京青年經濟學會、中國改革開放基金會負責人,也是《中青年經濟論壇》主編。1989年「六四」後,朱嘉明出走大陸。1990年10月至1993年8月,先後擔任民主中國陣線和中國民主聯合陣線理事長和《中國之春》董事長。現為維也納大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客座教授。
「四君子」中還有一位是黃江南,他於1989年前曾任河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1989年「六四」後離開官場,曾任美國查頓資本有限公司高級合夥人、董事,並任查頓中國南方併購公司董事會主席。現任梧桐樹資本高級合夥人兼董事局主席。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