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企業以股抵債是一把兩刃劍(圖)

 2016-03-13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經濟走向引人關注。(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6年03月13日訊】中國國有企業債務沈重,國有銀行的壞賬問題壓力巨大。有跡象顯示中國國企在通過向債權人發行股票緩解債務壓力。有中國學者指,中國國企以股抵債是把兩刃劍,可能導致企業和銀行兩敗俱傷。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3月11號報導說,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處理中國企業的債務負擔,可能會暫時緩解銀行的壓力,但卻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更多問題,這就是讓深陷困境的公司用股票支付逾期貸款。這種策略的早期跡象已經出現:一家負債纍纍的中國造船企業表示,將向債權人發行股票,而不是按期償還21.7億美元的貸款。

報導說,如果中國企業廣泛採取這樣的做法來處理債務問題,銀行可用股票替換不良貸款,讓資產負債表有些起色。不過,銀行接受了高負債企業的股份之後,就更不願意關閉這些企業了。這意味著,中國的造船、鋼鐵、水泥等領域將繼續巨大的產能過剩。新策略也可能有些好處,公司可藉此減輕債務負擔,繼續從銀行借錢經營。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胡星斗在接受本臺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中國國企以股抵債是個迫不得已的辦法,

「國有企業債務過重,特別是產能過剩的鋼鐵、煤炭等行業,以前國有銀行就是向這些企業發放了大量的貸款,而且今年以來,國有銀行又繼續給這些企業放貸。「

中國這些產能過剩的企業還在繼續虧損,銀行的壓力很大,

「現在以股抵債看上去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一方面解決了這些企業的資金來源問題,第二又減少了銀行壞賬。但由於企業和銀行都是國有,經營者不像私有企業那麼在乎企業的盈虧,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錢,不在乎企業是否能減少產能,實行盈利,這就是人性,中國政府一直不在按照人性的原則去辦事。」

如果以股抵債不能促進企業裁員或停產等減少產能的舉措,那就只是在給殭屍國企打強心針,胡星斗教授說,

「銀行給企業貸款越多,企業就越感到安全,就好像進了一個保險箱,因為銀行不會讓它破產,破產後銀行就什麼也撈不到。如果以股抵債導致企業老闆這麼思維,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銀行和國企會兩敗俱傷。」

國際金融市場一直緊盯著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狀況。抑制這些貸款近期出現的擴大已成為中國銀行高管的當務之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唐風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