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先生早年是從國內北方在49年夏攜家帶口逃亡到香港,後來,又舉家移民到美國。雖然離開北方故土已經快一個甲子了,但是,還是對北方特色麵食津津樂道。他的夫人有拿手的北方麵食廚藝,幾乎一週之內天天吃麵條,也不會重樣。
可遺憾的是,就在老先生80多歲時,他的太太先他而去了。老先生緬懷思念自己的老伴的時候,不由得眼前浮現出老伴鏗鏘有力的在案板上擀麵條的情景來。有天,老先生的女兒來訪,詢問老先生想吃什麼,她給老先生做,老先生就說自己想吃碗麵條。當然,老先生說的是想吃碗老伴從前經常做的手工麵條。女兒就開車載他去一家中國餐館,給他買了一碗麵條,麵條是機器加工的。老先生吃了兩口,就不想吃了,麵條的味道跟自己老伴擀的差十萬八千里。女兒似乎不懂老先生的心思,還讓餐館打包,帶回去冷藏起來,讓老先生想吃的時候熱熱再吃。
老先生兩口年輕時代顛沛流離,南下香港,北遷美國,老先生妙手回春,老伴悉心護理病患,業界有名。對子女們言傳身教,子女都先後從知名大學畢業,各自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並建立穩定幸福的家庭。
老伴剛剛離去,子女們輪流服侍照顧,子孫繞膝,天倫之樂讓老人甚是欣慰。
老先生總覺得遺憾的是他和老伴給孩子們傳授她拿手的北方麵食廚藝,總以為孩子們需要更多時間去專心於各自的學業,心想孩子們長大成家了自然會無師自通的copy老伴的各樣拿手廚藝的。可到最後,老伴的拿手廚藝手工擀麵條就這樣失傳了。
老先生嘮叨完麵條的故事,千萬叮嚀我,務必讓孩子們多多在廚房打下手,耳融目染,讓孩兒們的媽媽把自己的拿手廚藝,特別是北方麵食的手藝諸如擀麵條,蒸饅頭,做面皮的工藝手把手傳授給孩子們。
我雖然對老先生的囑咐點頭稱是,心裏想,孩兒們是否還會有心去學習這些廚藝呢?也許,孩兒們若能想到將來要是我倆老了,做不動了,能夠讓我倆品嚐到孩兒們親手做的我們現在整天給他她們做的傳統料理,包括北方麵食諸如一碗熱氣騰騰的手工麵條,以表孝心時,是否才會激發出興趣和耐心學習繼承媽媽的廚藝呢?
但願我和愛妻老了,還能吃到孩兒們親自下廚做的一碗手工擀麵條。
行文至此,不禁想作為移民的我們,如何把傳統廚藝傳授給後來人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