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嘉誠用腳投票意味著什麼?(圖)

 2015-01-13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一國兩制」對香港的制約何在?(路透社圖片)

【看中國2015年01月13日訊】臺灣《自由時報》發表文章《李嘉誠也想明哲保身了》,評論香港最大的財團長江實業宣布重組事件。作者黃世澤說,一直都否認會作遷離香港動作的長和集團,最終決定遷冊至英國屬土,表明李嘉誠對中國和香港的司法不信任。長和集團以最大華資公司身份,以腳回歸英國的做法,震撼比一九九七年前,匯豐銀行集團將總部遷回倫敦,或怡和集團遷冊百慕達更大,這是對一國兩制投不信任票。

黃世澤認為,另一方面,現時保留上市地位的長和集團,手持的非地產業務,像零售巨人屈臣氏集團,或行動電話集團三,或剛收購得來的歐洲飛機租賃公司Awas旗下過百架飛機,多以英國、歐洲作主要根據地,這些李嘉誠肯定不會賣。但是,如果北京的財團能出一個合適的價錢,李嘉誠很可能把整個長地集團出售,不保留香港和中國的房地產資產。這表明他對中國和香港前途悲觀,縱使歐洲和英國經濟未復甦,他都寧願看好歐洲市場。

相比新加坡,香港輸在「一國兩制

香港網媒《立場新聞》發表文章《香港落後新加坡的真正原因》,作者鄺健銘認為港媒經常吹捧、主張香港學習新加坡模式,多隻著眼於其施政速度。香港與新加坡行的是兩套風格頗為不同的模式,前者傾向強社會弱政府,後者相反。一個港媒經常有意無意忽略的重要分野,是新加坡為一個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而香港只是一國之中、權力不斷被收緊的特區。

文章說,縱然港人仍會嘲笑新加坡自由欠奉,但趨勢是新加坡民眾的問政力量愈來愈大,不再溫馴。一些新加坡能作的事,在香港卻日漸成為政治忌諱。香港因愈來愈政治正確地只向北望,開始與新加坡分道揚鑣,由昔日同為面向四面八方的海洋城市,變成今天愈加內向的「內陸城市」。未來香港模式還能保留多少正面意義,很視乎有多少港人能擺脫鄉願、短視與犬儒的惡習。

雨傘運動堅守心志與責任

香港中文大學學者周保松在《明報》發表《抗命者言(下)──政治的道德》,繼續談論他參加「雨傘運動」公民抗命行動的經歷與思考。周保松說,不少香港人喜歡稱所有從政的人為政客。這種稱呼,往往預設了這樣一種態度:凡從政者,必為私利;而政治本身,必是權力鬥爭的毫無道德可言的污穢之地。但是他說,在這次雨傘運動中,年輕一代要香港有真普選,不是價值虛無,更非自私自利,而是站在道德的觀點,要求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公正,讓人活得更像人。他們如此相信,故如此行動,同時如此要求那些擁有權力的人必須以政治道德為念。

周保松認為,這次雨傘運動最為激動人心之處,也許正是讓我們看到新一代年輕人,如何既有對心志的堅持,也有對責任的承擔,並在變動不居和強弱懸殊的政治現實中去努力協調這兩種政治倫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成熟。

責任編輯: 唐風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