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在曼哈頓參加入籍儀式,其中31歲的李先華(音)原為中國公民。
【看中國2013年12月28日訊】據紐約時報報導,王先生1988年到達美國時,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21歲年輕人,來自中國福建省農村。在蛇頭的幫助下,他輾轉來到曼哈頓下城的唐人街,在很多餐館打過工,日子久了,他也設法拿到了綠卡。
接下來的幾年裡,王先生的大批親戚來到了紐約,有表兄弟、叔叔,還有阿姨。有些人是申請了家庭團聚簽證,有些人是偷渡來的,還有些人獲得了庇護。隨著他們中的一些人結婚生子,這個家族的根也更深地扎進了美國的土壤。現在,王先生在美國有好幾十個親戚,其中很多都住在紐約市的中國飛地。
「具體有多少人我說不上來,」王先生現在住在皇后區的法拉盛,在一家中國餐館掌杓。由於移民(微博)經歷的問題,他不希望登出自己的全名。
王家的移民經歷折射了一個正在重塑紐約市的趨勢:過去幾十年裡,這座城市的中國人口出現了巨大增長。在紐約的外國出生人口群體中,中國人數量目前排在第二位,跟居首位的多明尼加(Dominican Republic)移民已經相差無幾。
紐約城市規劃局(City Planning Department)發布的一份新報告講述了一些事實,其中之一就是中國海外僑民的發展。這份報告對紐約市不斷變化的移民人口進行了詳盡的統計分析,並用圖表顯示了威廉亚洲官网 的移民來自哪裡,定居在紐約哪些區域,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對經濟的影響。
這份報告名為《威廉亚洲官网 紐約人》(Newest New Yorkers),長235頁,是1992年首次發布這種報告以來的第五版。該報告的撰寫者說,其目的是給決策者、規劃者和服務供應商提供參考,「幫助他們獲得一個視角,即不斷重塑這個城市的人口的視角」。
目前紐約市的移民人口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約為310萬,佔820萬總人口的37%左右,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變化多端。從很大程度上說,這是1965年頒布的移民法的結果,該法律導致更多來自非洲、亞洲、加勒比海地區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歐洲曾經是紐約市的人口主要來源,現在該市已經沒有哪個種族、民族或來源國籍群體佔據主導地位。
「在全球所有主要城市中,紐約可以說是人口最多樣化的城市,這是全球各地移民流入該市的結果,」該報告稱。
1970年代的經濟衰退導致紐約總人口流失10%,之後40年中,移民的到來推助了紐約經濟的發展,幫助它進入了「重建和發展的時代」,《威廉亚洲官网 紐約人》稱。該報告的兩位作者是城市規劃局人口部的主任約瑟夫·薩爾沃(Joseph J. Salvo)和副主任阿倫·彼得·路博(Arun Peter Lobo)。
自1990年以來,多米尼加就是紐約市最大的移民群體,目前人數大約為380200人。緊隨其後的是中國人,在這段時間內人口數量位居第二,有350200人。多米尼加移民在過去十年的增長率為3%,中國移民增長率為34%。中國也是2002年到2011年間,紐約市合法接收的移民的最大來源,其中逾40%獲得了庇護,這份報告稱。它的依據主要是人口普查局的數據,以及聯邦和城市的其他管理數據。
「中國人的數量似乎正在激增,」薩爾沃說。他說這些數據「表示中國最終將成為紐約市的最大移民來源」。
不過,跟墨西哥移民的增長幅度相比,中國人就相形見絀了。在過去十年中,墨西哥人口的數量激增了52%,是紐約10大移民群體中增幅最大的,墨西哥人口數量也超過蓋亞那和牙買加,升至第三位。現在紐約市約有186000名墨西哥人。
厄瓜多、海地、印度、俄羅斯、多巴哥和特立尼達,也位居前10位之內。
皇后區和布魯克林仍然是移民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但近年來,布朗克斯和斯塔滕島的外國出生居民也出現了激增。從2000年到2011年,布朗克斯的外國出生居民人口大約增加了85300名,是所有行政區中數量增加最多的,而斯塔滕島移民人口增長了36%,是所有行政區中增幅最大的。
在紐約所有行政區中,皇后區的移民是最多的,為109萬,接近該區全部居民的一半;布魯克林位居第二,移民數量為946500人,佔該區總人口的37%——其中將近一半人住在B/Q和N地鐵線的兩側。這些地鐵線通過布魯克林的西部和南部,大致呈U形。
位於該沿弧線上的本森赫斯特(Bensonhurst),是過去十年中紐約第二大的移民社區,僅次於曼哈頓的華盛頓高地,位居第三的是皇后區的艾姆赫斯特(Elmhurst)。但是布魯克林北部遠離B/Q和N地鐵線的布希克(Bushwick),卻擁有21%的最高移民增長率。(這些人口統計學家還指出,與此同時,從美國其他地方遷居到紐約的居民中,入住布希克社區的人也增多了。)
至於移民對紐約的經濟影響,這些人口統計學家說,外國出生的移民佔了從業居民的47%,在創業者中的比例格外大,「源源不斷地給經濟注入了活力」,並推動了住房需求。
「從歷史趨勢來看,」該報告稱,「紐約的經濟機會將繼續為移民流提供支撐。」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