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在德國生孩子花多少錢?(組圖)

 2013-12-13 02: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2月13日】前些日子給國內的一個朋友打電話,她剛巧也懷孕了,說起去醫院做檢查,好一頓抱怨。醫生給體內嬰兒拍的B超圖,看不到孩子的臉,只能看到肚子,醫生也不主動告知體重如何,提供一堆數據,自己要去網上下個軟體,自己分析一下孩子的體重。朋友說能不能照一下孩子的臉,醫生甩臉子不給照,留下一句去私立醫院吧。

我另一個朋友懷孕沒幾個月,回國休假,期間去醫院檢查,該醫院醫生強烈建議彩超,我那朋友在德國生過一個,並不知彩超為何物,因為德國這邊診所一般也就是黑白B超機器。我那朋友反應肚子不舒服,醫生大驚,說孩子可能有問題,馬上開出一堆檢查項目,直接把她嚇回德國。可在德國經過婦科醫生診斷後,完全沒有問題,一切正常。

生孩子這種事情,對大多數家庭而言,都是一個挺沈重的負擔,能給這樣的家庭減輕多少壓力,是衡量這個國家社會屬性的重要指標。很多人移民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家鄉,你只要能多多少少提供一些保障,我想很多人還是願意回去,畢竟親情能化解掉一部分工資上的差距。

還是說說生孩子的事吧,和很多西方國家一樣,德國這邊從懷孕到生孩子,基本上是不用花一分錢的。前兩天有香港朋友告訴我說香港本地人生孩子也基本不用花錢,這個我沒有考證過,有知道的可以留言。

德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百姓是有保險的,無錢買保險的人士也被國家納入保障體系,享受和正常保險一樣的待遇,30歲以下的學生,享受保險額減半的待遇。而德國的公立保險涵蓋範圍非常的廣大,各個方面幾乎都包括了。比如懷孕,經過婦科診所的醫生確診後,就會發給一個Mutterpass,即母親證。

上圖是我的母親證,這個東西非常重要,我每次去診所的診斷都記載在上面,包括血型,血壓,缺不缺鐵,唐氏綜合症概率的診斷等等非常詳細,這個母親證是德國上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一直到現在。

德國診所看病並沒有多少現金交易,一切都是走保險,醫生認為這個應該做,就會做並通過保險報銷,有些極個別的檢查項目,比如胎絨毛檢查,則需要自己花錢。我前前後後做了14次檢查,只要是有B超,醫生都會拍張嬰兒臉部的照片,給我留作紀念。

在德國醫院和一些社會機構裡,專門有為懷孕的媽媽準備的孕婦免費健身課程,緩解孕期的不適症狀。而針對懷孕妻子和丈夫,有專門的Geburtsvorbereitungskurs|(生產準備課程),在這個課程裡,專門講授如何做產前準備,生產時注意些什麼,課程內容細緻到如何給孩子包尿布,而這個課程同樣由保險付費。

在生產前的兩個月,在德國,可以在藥店或診所找一個助產士,這個助產士並不是幫助你生產的,而是在產前和產後到家裡來,輔導和幫助你解決問題的,這種助產士非常重要,因為很多醫生往往沒有那麼多時間解決問題,但這種助產士是專門去你家裡,專門解決問題的,她們往往非常有經驗。而這個助產士的薪資,也同樣通過保險報銷!

在醫院生產的時候根據自然分娩和剖腹產的不同,在醫院可以待3到7天不等,然後拿著相關證明去領兒童津貼,這個津貼不分德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是有的,第一胎和第二胎,每個孩子每月可以領184歐元,第三胎,這個孩子可以領到190歐元,第四胎更是增加到215歐元。也就是說,如果你生4個孩子,你每月至少可以領將近800歐元的兒童津貼,這還不算其他津貼在內。

科妮莉亞請客,她給我講了她生小孩子的故事,她不能理解的是,為何中國人一定要生產後在床上呆一個月那麼久,德國有個詞叫Wochenbett,按他們的意思,一個禮拜就足夠了。我心裏嘀咕,您們長得都像牛一樣,俺們可不行。

因為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德國畢竟人口一直在減少,政府加大力度鼓勵生育,這個中國完全不一樣。我想說什麼,其實一個家庭在生孩子的節骨眼上,老的少的負擔都挺重,我們的社會也好,政府也好,政策稍微傾斜一些,減少點壓力,大家也不會都千方百計跑出去生了。

来源:我的搜狐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