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外媒看文革:最聰明人民變白痴的大工程(圖)

 2013-01-18 13: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文革期間的紅衛兵

核心提示:比利時人西蒙·雷斯1974年出版《中國的陰影》,「這是一項使地球上最聰明的人民淪為白痴的龐大工程……」他列舉了階級鬥爭互相揭發和批判的殘酷性。

1974年外媒看文革:使最聰明人民淪為白痴的龐大工程

1970年代初到中國的外國記者迅速增多,他們幾乎都相信「文革」在1969年已經結束。中國特別邀請外國客人到中國去看革命成果,這導致大量著作的出版。

但是,幾乎一夜之間,中國的美好神話突然破滅。在中國,至高無上的毛主席走下神壇。

比利時人西蒙·雷斯1974年出版《中國的陰影》,「這是一項使地球上最聰明的人民淪為白痴的龐大工程……」他列舉了階級鬥爭互相揭發和批判的殘酷性。

北京失去了城牆、城門和主要街道上的牌坊,在雷斯的眼中,它成了「一個被扼殺的城市,一個外形被毀損的幽靈。但它一度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之一」。

學者周寧研究發現,自70年代中期中國形象開始「惡化」,從經濟角度,「三年自然災害」解構了「巨大的物質進步成就」的神話,文化大革命真相的暴露又解構了「政治平等民主道德高尚質樸」的神話。

西方人懷疑過去所看到的一切。三個曾讚美過「文革」的法國人,找到了中國社會最基本的組織單元——單位——加以批判,「成千上萬單位形成了一個有效的體系。它組織人民的工作,它為員工分房,決定每一個人的食品供應、婚姻與遷移」。「文革」之後,外國記者們回來了——這次不侷限於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和對中國友好的西方記者。1983年,當《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第一次到中國時,他感覺像突然進入了一個奇異陌生的世界:一堆一堆的人群,穿著同樣款式同樣藍色的服裝,騎著自行車,用好奇痴呆的眼神盯著外國人看,說話像一連串刺耳的尖叫,吃竹筍與蟲子,喝燒酒。三週的旅行「徹底醫好他對這個‘中央王國’長久的愛慕症」。

而實際上,1978年之後的中國,正在發生巨變,包括一個個「單位」功能的瓦解。

1976年毛澤東去世,一位攝影師在珠江邊,拍下了晨練的老人戴著黑紗打太極拳的照片。他感到,「新時代已經到來了。」他後來成為《時代》週刊的駐京攝影記者。「中國人把一個巨大的包袱放下來。」他說。在大連理工學院,一個滑冰的學生展開雙臂,從毛主席像身邊掠過,把它甩到身後。「如果當時我沒感覺中國在變的話,這個事情可能在我眼中一下子就過去了。」

這兩張照片裡,「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發生改變。

當記者們被一輛代表國賓待遇的豐田車拉到一個叫深圳的小漁村,中國官員說,那裡將建立起吸收外資、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特區」。

「那一天,我和其他西方記者輕蔑地看著那塊泥濘地,很懷疑它是不是中國的未來。許多人認為這個想法是在開玩笑。」美國《新聞週刊》駐京記者劉美遠曾回憶說。

外國記者看到,資本主義世界的各種事物,一夜之間遍佈這個國家的各個角落。「被毛澤東的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搞得經濟崩潰、精神荒蕪的中國,如今正希望到2000年將中國建成一個相對現代化的,有一定世界經濟與軍事實力的國家……鄧和他的支持者們已經走上了一條似乎有可能是的資本主義道路。」

原題:《「螞蟻山」上的理想與奮鬥 西方媒體的六十年「中國故事」》

(本文略有刪節)

来源:南方週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