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德國民富國強的邏輯

 2012-10-12 01: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全世界有四類國家:第一類,民富國強。這是人們所致力追求的,世界上這種國家有,但不是太多,德國就是其中的代表。第二類,國強民弱,或者說政府很強大,超級富裕,但老百姓兜裡沒錢,這以前蘇聯和一些新興國家為代表。第三類,國弱民窮,這以亞洲、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第四類,民富國窮,典型的藏富於民,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美國老百姓很富,但政府很窮,不得不向其他國家借債。

一個真實的德國

2010年世界各國GDP排名,中國位居第三,德國位居第四,表面上中國GDP已經超過德國,但我們看一組數字就會知道有什麼樣的差距。德國2010年人均GDP是4萬美元,而中國人均GDP是4283美元,而且這個平均數中國農村很多人是達不到的,有的甚至4283元人民幣都夠嗆!

2008年中國GDP超越了德國,但是,德國是一個多大規模的國家呢?35萬平方公里,8800萬人口,其中有600萬外國人,也就是說德國實際人數是8200萬,但諾貝爾獲獎得者將近全球一半(包括移民到其他國家的德裔)。還有一些著名的人士,比如,愛因斯坦、弗洛伊德等,這些都是改變世界的人。

德國有很多世界第一,汽車、化工、機械、環保都是世界第一。而根據英國總領事會公布的數據:德國大學國際化水平2010年也躍居世界第一。在德國,留學生佔大學學生總數的10%∼15%,因為德國政府每年給大學提供補貼,外國學生越多,補貼越多。這只是補貼而已,財政投入辦學的基本經費仍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你去德國,看到最漂亮的房子一定是大學,在市中心地理條件最優越的也一定是大學。這個國家有300多所公立大學,任何人都可以上大學,沒有高考,只有申請制度,申請了就可以去學習,但德國唯一不好的是混文憑太難,如果你抱著混的目的去肯定沒戲,這對咱們來講是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德國民富國強也體現在這個國家沒有城鄉差距,「城市是農村,農村就是城市」,基礎設施都很好。如果非要分出貧富的話,反而住在城市裡的人都是相對比較貧窮的,住在農村的人反而都是非常有錢的。我的德國朋友寫信給我,我一看地址是鄉下,就可以斷定這傢伙肯定有錢,如果是城市裡的就不一定。

此外,德國的環境很乾淨,乾淨到一塵不染,沒有塵土裸露的地方,否則就是違法,要麼用小石子鋪上,要麼全是草地。我讀書的大學有一條小路,從我上大學起看見在鋪,一年的時間都沒鋪完。你知道是怎麼鋪的嗎?一顆一顆石子拿來研究,擺放在哪兒比較好,然後像一個藝術品那樣擱在某個地方。

萊比錫大學圖書館用7年時間內裝修,裝完以後就是一個精品。在德國去圖書館不用搶座佔座,也許有人會問:不是這個大學的學生可以進去嗎?當然可以,只是你不能把書借出而已。大學圖書館、城市圖書館滿足了全民的讀書需求。買書在德國很貴,一本書大約30∼40歐元,也就是300∼400元人民幣,所以一本書如果在德國發行3000∼4000冊就不錯了,能賣到5000冊以上就算得上暢銷書。

德國吃的很便宜,德國最便宜的是幾樣東西,第一是麵包,很長的一袋麵包在市場上賣0.18歐元(相當於中國1塊多錢人民幣),夠你吃很多天,稍微貴一點是0.35歐元左右,更貴的也有。第二是牛奶,牛奶是歐洲人必喝的東西,一升0.18歐元,也有0.25歐元的,0.3歐元的。第三是果汁以及汽水,不到1歐元一瓶。

為什麼吃的會這麼便宜?德國政府大量的財政支出是用於補貼,德國政府最大的三項支出是:一個是對農業的補貼,二是對住房、租賃業、住房建築業的補貼,三是對交通業的補貼。這三大塊的補貼佔據了德國財政支出的35%,這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如果把社會保險等其他補助加起來就將近50%,另外20%用於國防、外交,20%用於教育、科研,只有不到10%是用於公務員開支。

而且德國國家財政支出不打任何折扣,因為財政首先要有預算,年底有決算,少了一分錢就要小心你的烏紗帽。知道誰來監督政府嗎?第一大監督是議會,這一關太難躲,反對黨眼睛睜得大大的,若政府多花一分錢你就等著倒霉。第二,媒體天天盯著。第三是司法監督,沒有政法委,不管多大的官,到了法院該判就判,這是獨立的司法。第四是德國獨具特色的審計署。審計署官員精確到某個票據,換句話說幾十歐元、幾百歐元的錢都要說出來幹什麼了。所以德國在方方面面把漏洞給補上,補上之後官員真的是官不聊生了,確實是找不到任何藉口往口袋裡揣點錢。

比如德國有一個經濟部長的小舅子讓他給企業寫一封推薦信。官員給企業做推薦是可以的,但唯一錯的是用經濟部的信簽紙來寫,結果被媒體發現。媒體說你有兩個嫌疑:第一,用經濟部的信譽給小舅子做廣告,顯然是有謀私利的嫌疑;第二,經濟部的一張信簽紙是國家的,你自己在市場上買A4紙隨便你寫。這真的是不拿人民群眾一針一線。

德國一個聯邦銀行行長到奧地利休假,那個老闆一看德國中央銀行行長來了,趕緊拍馬屁說,住在我這兒不要錢。後來被媒體報導出來結果是丟官。白住兩個晚上就丟掉聯邦行長的職位。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一次跟企業家吃飯,之後立馬有媒體質問,總理是不是用國家的錢請客吃飯,總理慌忙把單據拿出來貼在網上,說是自己出的錢。這樣媒體才罷休。

民富國強的奧秘

德國的成功源於三大因素:

第一,二戰後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畫。德國人是怎麼看待馬歇爾計畫的呢?他們說,馬歇爾計畫給西德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德國活了過來。如果沒有馬歇爾計畫輸血,德國可能就變質了,甚至也有可能向極端傾斜。

第二,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是德國成功的保障。二戰結束後建立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重點在於確保市場的自由競爭以及市場的有序發展,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框架之內發展經濟。社會市場經濟的成功奠定了德國今天的成就。因此,社會市場經濟制度是是德國民富國強的根本。

第三,德國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世界聞名。德國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不教太多東西的。孩子的第一要務是玩得開心,其次是教一些基本的常識。因此,嚴格來講,德國從中學才開始傳授知識,並且第一位是教你怎麼去學習和思考。大學更是如此,首先教你思考,接下來才給你講框架性的知識。德國大學沒有規定的教材,教材是根據老師的喜好和專業背景來確定,也就是說我今天想講點什麼是根據我自己的愛好和專業能力。唯一例外是德國大學不允許宣傳納粹思想,這是因為德國過去太疼了,覺得納粹思想太可恨,所以不讓宣傳。

德國特色在什麼地方?

獨具特色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德國最厲害最讓人覺得敬佩的是他們的法律,尤其是《基本法》,即憲法。德國最根本的成功是把這部憲法當回事。

第一,德國官員是官不聊生。所謂的官不聊生並不是官員活不下去了,而是他們沒有辦法通過權力尋租來撈油水。他們不可能隨便簽字就可以批款,因為這需要議會的辯論、批准和監督。花一分錢議會也是要辯來辯去的。如果議員在某一個問題上不代表大眾的立場,那下一次選舉他就沒戲了,選民會把票投給另外的人。此外,最讓官員難受的還有無孔不入的新聞媒體監督、獨立的司法判決等。

第二,德國《基本法》第20款規定,德國是一個民主的、社會的聯邦國家。民主和聯邦的概念很清楚,但如何理解社會國家呢?這就是政府制訂的政策有很多的社會元素,也就是更注重社會公平正義。

這種獨特的社會制度是源於德國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政黨即社會民主黨,它主張社會主義。1959年之前他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計畫經濟、生產資料公有制,其目標是實行社會主義。1959年社民黨通過《哥德斯堡綱領》,放下了生產資料公有和計畫經濟的包袱,轉而接受市場經濟。

德國另外一個主要政黨是聯盟黨。聯盟黨有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兩黨都具有共同的背景——基督教和天主教。早期的教會就具有政府並不具備的社會救濟功能,因此具有教會背景的政黨更為關注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德國是一個政治妥協聞名的國家,各派政治力量之間相互博弈、妥協。社會民主黨跟聯盟黨相互討價還價,最後達成妥協,於是德國作為一個社會國家應運而生。在德國,總統是象徵性的,是議會選舉出來的。德國最有權力的是總理,總理是選舉得勝黨派的黨首。

德國在議會民主的基礎之上,跟別的國家不一樣,議會人數大約為600人左右,這就是特色。為什麼?因為一般來說一個國家議會500人以下的是民主國家,500人以上是獨裁專制國家。奧妙在那兒?因為500人以下可以來辯論、吵架的,可以針鋒相對。如果有兩三千人開會你覺得有可能討論嗎?那是不可能的。德國剛剛邁過民主國家的檻,也就是說在600人左右,所以德國是一個民主國家,但有一點社會主義的元素。

獨特的經濟制度——社會市場經濟

德國取得成功最根本的東西是社會市場經濟制度。

講社會市場經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19世紀李斯特的重商主義,直到後來的歷史學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強調國家的作用。德國社會市場經濟和上述兩者雖然有重大區別,但是都沒有否定國家的作用。之所以講德國特色,是因為德國確實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全世界在19世紀處在古典主義的黃金時期(亞當·斯密的自由放任主義、強調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但進入了20世紀二十-三十年代卻出現了問題,發現市場失靈了,之後凱恩斯主義應運而生。大家認為政府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即國家這隻看得見的手是必不可少的。

德國並沒有順著這一規律發展,而是擰著來。19世紀西方主要國家自由放任主義盛行、主張發揮市場作用時,德國卻強調發揮國家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李斯特主張國家提高關稅保護幼稚工業。為什麼?因為德國是一個後發國家,它需要依靠國家力量來發展。

20世紀20年代後,大家覺得市場之手失靈,需要政府的另外一隻手來發揮作用,但這個時候德國的弗萊堡大學有一幫法律背景的經濟學家,他們提出了不同東西。他們也承認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是不合理的,或者在那個時候是有問題的,但也不認為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是合適的,更不認同蘇聯的中央計畫經濟模式。他們認為問題癥結是市場缺乏秩序,市場的失靈是缺乏秩序造成的。

瓦爾特·歐肯,還有弗蘭茨·伯姆、威廉·羅普克等幾個人提出一套理論和學說,這套理論學說就是弗萊堡學派。弗萊堡學派的理論實質:第一,強調充分市場機制;第二,國家發揮警察的作用來維護秩序。因此,戰後德國的主流經濟思想跟全世界西方其他國家並不一樣。除德國之外,凱恩斯主義在西方主要國家得到廣泛的認可。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德國的確是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國家。

德國人為什麼會選擇市場經濟?這是因為德國有一個體制發揮了作用,即德國的社會保險。現在我們講「三險一金」、「四險一金」就是德國發明的。現在的保險制度是德國創造的,雖然最早的《濟貧法》是16世紀英國頒布的,但那是有選擇性的,即有困難的人才適用,而真正具有普遍性、讓全體人適用的是德國人發明的。

1871年德國統一後,德國首相俾斯麥頒布了三大法律,疾病、工傷、老年和殘廢保險制度構成了現代保險的基石。有了保險之後就有了人身保障,不至於拿起武器搞革命。俾斯麥發明保險,其目的其實就是保證工人的基本生存,削弱工人階級的鬥志,讓他們不再狂熱地搞武裝鬥爭。這個保險傳統甚至在希特勒時期也沒有完全中斷。

到1949年面臨關鍵選擇時大家想要安穩,不想折騰,因為計畫經濟和生產資料公有制意味著一種新的嘗試,意味著就要去冒險,這時候德國的保險主義就冒出來了。多數人不要冒險,只希望按原來的套路走。所以最終選擇了一個新成立的政黨——聯盟黨,因為聯盟黨主張私有制和市場經濟。讓人高興的是德國這條路走對了。

事實上,德國並不止兩個政黨,德國有很多小黨,小黨發揮了獨特的制衡作用。有一個黨幾乎永遠是執政黨,叫自民黨,這個黨得票率一般為10%左右,最輝煌的得票率是12%。但這個黨的制衡作用很厲害,它跟哪個黨結盟哪個黨就執政,反哪個黨哪個就完蛋。

走中間路線,真正不折騰

1945年聯邦德國成立之後,首先是由聯盟黨和自民黨執政,聯盟黨有一個關鍵人物是路德維希·艾哈德,後面是其助手阿爾馬克,他倆是弗萊堡學派的信徒,把弗萊堡學派思想轉化成社會市場經濟理論:以自由的市場競爭為主軸,以秩序為保證。德國經濟從1951年開始騰飛,到1966年才減緩,這15年時間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從當初的百廢待興到1966年人均GDP超過1萬馬克大關,德國15年實現的,有的國家用30年都沒有做到。

到了1966年之後經濟驟然下滑,出現了暫時性的經濟危機。這個時候就看出德國人民非常厲害了,他們要開始糾偏,因為總是一個黨執政不太好,換一個其他黨執政看看,這時候給了社會民主黨一個機會,原來是基民盟,右派政黨沿著右邊往前走,人們覺得往這條路走下去,慢慢的會偏得更遠,因此要扳過來,於是換了另外一個黨,這個黨在左邊,扳了一點回來,這意味著德國大部分時間在中間道路上行走。

德國基民盟奉行的經濟政策經濟路線是在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與前蘇聯的計畫經濟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自稱中間路線。左翼黨上臺之後也要找一個中間平衡點,平衡點一方面是原來聯盟黨說的中間點到前蘇聯計畫經濟之間往左又移了一小步。但不管是什麼,一定遠離蘇聯中央控制的計畫經濟模式。現在的事實證明,計畫經濟破產了,但在很多年前我們卻將之視為神聖的東西,不可以觸碰,而德國人早在二戰結束時就知道計畫經濟不行,其實這個東西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弗萊堡學派就已經在批判了,奧地利學派哈耶克寫了一本著作《通向奴役之路》,其思想跟弗萊堡學派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奧地利學派與弗萊堡學派不盡相同,但兩者都屬於新自由主義的範疇,而且都具有一個共同點:德意志人的理智思考。

1966年社民黨上臺之後出現了一個偉大人物,這個人叫卡爾·席勒,這個人把凱恩斯主義引進到德國,但並沒有將其意識形態化去推崇,只是當成手裡的一個工具來用。席勒引進凱恩斯主義的初衷是為了糾正弗萊堡學派的偏差。1966年德國經濟衰退,通過凱恩斯主義的總體調節政策,1967年下半年到1968年初經濟快速回升,走出經濟衰退低谷。可惜,1972年席勒因為政治原因辭職了。

席勒之所以下臺是因為他反對福利國家過度傾斜,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意識到了,如果往這個路繼續走下去,今後國家的負擔會越來越沈重,經濟不可能支撐下去。德國從1998年起德國社民黨施羅德上臺之後做的一件事就是削減社會福利,包括現在的政府都在做這個事。但在1972年之前席勒就告訴全體國民不要往社會福利國家道路走得太遠,可那個時候所有的政黨包括他自己所在的黨都說要建設福利國家,為什麼?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的國際大潮之中,社會福利國家如火如荼的在歐洲建立起來,尤其在英國,瑞典,芬蘭,挪威等國越走越遠,現在都往回收,德國的政治家保持理智,很清醒,這與得當的思辨能力有關。聯邦德國之所以民富國強,是因為有清醒的人指引著國家,同時國民也非常理智,不再迷信一個政黨。他們會給其他政黨機會,讓你做做試試看,不行就下臺。

蛋糕怎麼合理切分?

社會福利從1949年建立起來之後,1957年德國開始頒布《反對限制競爭法》,隨後又頒布《聯邦銀行法》,這兩大法律的頒布標誌著社會市場經濟的基本建立。到1967年德國還頒布了《穩定與增長法》,把國家調控經濟作為一個重要的政府職能,明確規定政府的四大職能:第一,保持物價穩定,第二,充分就業,第三,內外貿平衡,第四,在上述基礎之上經濟的適度增長。

在四大目標中,歷來基民盟政府把物價穩定放在第一位,社民黨上臺之後把充分就業放在第一位。在社民黨執政期間做了很多事,強化各種社會保險,工人參與到企業裡。

在德國辦企業不要發愁,政府除了兩樣事情之外不會管你:第一是稅收管理,什麼東西可以做,但不能逃稅。第二是工人管理,到德國做公司,能不雇佣德國人就不要雇佣德國人,為什麼?一是對工資要求太高,二是工人參與企業管理的願望太強烈。在每個大型企業裡都有一個企業委員會,由勞資雙方組成。其中必須有一個人由勞方出任的高級人事經理,專門負責人事,裁員需要通過他的同意才可以。

在德國辦企業不需要批准,只要備案,只要把章程寫好就行。在德國沒有工商、警察、衛生、防疫等所找你要錢,吃飯時動不動需要你買單。這對他們來說太不可思議了!

德國首先沒有工商這個部門,要成立一個公司有專門的工商註冊機構,只管註冊,其他什麼權利都沒有,而且註冊費用很低,把註冊和登報費加起來,100歐元左右就能搞定。另外,任何一個警察不可以隨便登門企業,除非受到邀請。衛生檢疫的可以檢查食品和餐飲企業,但是必須在收到舉報、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個地方有問題才會進去。

所以在德國做企業很自由,只要把錢掙了,把稅交了,把工人安撫好就可以了。德國的中小企業很多,小有小的自由和好處。德國法律規定,超過12個人以上的企業必須組成企業委員會,在12個人以下的企業不用。德國小企業特別多,多到你隨便轉一個街道,上一棟樓都是小企業,一棟樓裡有幾十家公司。不像我們註冊公司只能在辦公樓,住宅樓不允許註冊公司,德國沒有這種說法,只是分有面子無面子的樓,有面子搞豪華一點,沒面子在家裡做,因此,德國企業的經營環境非常好。

德國實行率進稅率制,即多收入就多繳稅。德國的個人收入所得稅最高稅率達到58%,這意味著億萬富豪交的稅相當高。如果你是一個億萬富翁就很吃虧,所以大家都願意做中產階級。我的很多朋友公司在在瑞士邊上的小國列支敦斯登註冊,那個國家只繳納7%的個人所得稅,其他什麼稅都沒有,全國2.8萬人只有3個人失業,還是不想幹活的,有錢不用工作。那個國家的富裕程度已經超過了德國,國家越小越富裕。

另外聯邦制國家意味著每個地區根據自己的特點發展自己,如果一刀切做事永遠做不好,聯邦下面有州,中國翻譯叫州,但原文叫國家(State),「國家」裡照樣有總理、有憲法,什麼都有,州管的是經濟、文化、治安、警察。聯邦政府只有一個許可權即撥錢,這個稅收上來要撥多少錢給地方,除了撥錢沒有任何職能。

德國的領導人,特別是企業領導人有強大的前瞻能力,這是我們很多企業家所不具備的。我有一個好朋友原是德國辛克全球貨運的董事長,這個人在美國次貸危機後立即把該公司股份全賣掉。我們問他為什麼這麼早就能看出來?他說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就意味著有可能演變成美國的金融危機,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有可能演變成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現在聽起來覺得很符合邏輯,但在當時發生時是否知道才是關鍵。現在他成了德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商,並且準備在中國投資環保與網路教育。

德國人的前瞻意識表現在企業經營管理和對大事的把握之上。德國最富的三個州分別是:一個是巴伐利亞州,巴登符騰堡州,北威州,這是德國最富最強大的三個州。巴伐利亞州是以它的汽車製造、化工、電子取勝。巴伐利亞州有寶馬。巴登符騰堡州以中小企業取勝,當然也有大企業,奔馳就在這個州。最西邊的北威州是傳統工業,以機械製造取勝,那兒有一個魯爾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煤炭和鋼鐵製造業非常興旺,到了60年代末企業就思考如何的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例如鋼鐵大王克虜伯不再做鋼鐵的初級生產,而要做精細加工,其中無縫鋼管非常厲害,到現在為止沒有哪個國家無縫鋼管的質量是超過克虜伯的。再有中小企業,每個企業至少有一項核心技術或產品,也就是說從60年代開始德國開始思考經濟轉型,從而使德國的產業長盛不衰,所以德國有很多百年老店、基業長青的企業。

德國還有很多東西可講,陷於篇幅我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德國民富國強是毋庸置疑的。在這個國家,老百姓活得舒服、有尊嚴,政府也有錢為民眾做事,因此,人民安居樂業,官民友好相處,社會一派和諧。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