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屬結構性泡沫︰一方面,高房價背後有真實的社會財富和旺盛需求支撐;另一方面,房產的社會分配嚴重不均,有錢階層大量囤房,普通民眾則買不起房。眼下,中國基尼係數已超0.5的歷史高位,收入分配兩極分化不斷加劇,而房產又被有錢階層視為安全省心的投資渠道。因此,所謂「高房價」的本質是房產分配不均,而房產分配不均又是收入分配失衡的體現。
中國高房價是如何煉成的?
雖然高房價與城市化進程所催生的住房需求相關,但導致高房價的主要因素並不在此。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是貨幣供應量的急劇增長。2002年至2011年,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翻了8倍,在去年底達到4.5萬億美元,而歐洲央行只有3.5萬億美元,美國只有3萬億美元。2000年中國M2與GDP比例為1.5︰1,2009年為1.8︰1,美國僅為0.6。
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價格是一種貨幣現象。當貨幣供應量增長長期超過GDP增速時,資產價格的膨脹就成為吸收過多流動性的主渠道。在所有的資產市場中,房地產和股市是核心。在審批制之下,股市長期為上市公司質量低下、欺詐盛行所困擾,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由於股市被視為「不公平」的博弈,樓市就成為了最具吸引力的選擇。
房價調控糾結
目前,房地產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
其一,房地產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中國是典型的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在拉動投資的因素中,房地產無疑堪當重任。自2005年以來,房地產對中國GDP貢獻率在20%以上。
其二,房地產成為不少地方政府的最重要收入來源。2010年,土地出讓金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高達76.6%。
其三,房地產也綁架了中國銀行體系。目前,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佔金融體系資產的20%左右。更重要的是,超過10萬億元的地方平臺貸款中,很大一部分是要靠土地出讓金償還或擔保的。
可見,房地產過冬,不僅將衝擊GDP,更會將地方政府逼到入不敷出的牆角,還會直接和間接地對金融體系資產安全帶來威脅。
這種環環相扣的聯繫,正是房價調控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
房價調控已到攤牌時
在威廉亚洲官网 一輪房價調控中,對房地產商資金鏈的擠壓是關鍵。一方面,銀行體系被勒令收緊房地產開發貸款,另一方面,連續12次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也使銀行體系陷入流動性困局。此外,限購令和中央密集的表態,使得大量購房者轉入觀望狀態,又加大了房產商資金回籠的難度。結果,房產商資金鏈陷入兩頭受擠壓的困境。這種局面長期下去,勢必會有更多的房產商被迫降價求存。但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恐怕只會比房產商更加著急。
首當其衝的是地方政府。2012年第一季度,上海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下降80%,土地拍賣市場幾乎凍結,地方政府承受的資金壓力可想而知。於是,地方政府不斷試探突破中央調控政策的博弈路徑。
中央承受的壓力更大。雖然迄今為止,中央一直沒有鬆動房地產調控政策,但人們對經濟硬著陸的擔憂不斷上升。2012年1月至4月房地產投資增長18.7% ;其中4月增速僅為9.2%,增速同比下降逾50%,較3月下降了10.3個百分點;地產投資惡化為4月固定資產投資下降貢獻了1.2個點。由於房地產行業的關聯效應,實體經濟也已經受到了房價調控的衝擊。
2012年一季度 GDP 8.1%的增速不僅低於上季度的8.9%,也低於市場預期的8.4%。如果說一季度數據是警訊,4月的數據則幾乎肯定了經濟在走向硬著陸的趨勢。
在房價調控之下,市場正呈現出尷尬的局面:一方面大量項目停工或取消,意味著未來幾年新上市房源供給的下降,這將為房價報復性反彈埋下伏筆。另一方面,購房需求並未消失,他們只是在觀望。一旦市場出現轉折信號,需求又會重新爆發。面對新樓盤的減少,重新爆發的需求勢必導致房價呈現快速反彈態勢。
2012年5月20日,溫家寶總理明確提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標誌著政策轉向的到來。但是鑒於房價問題的敏感性,房地產調控的變化更有可能以隱蔽的方式進行,例如央行降低準備金率,同時銀監會放鬆對房地產貸款的限制。
房價難題如何求解?
房價問題並非無解。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房價問題的複雜成因,任何指望在短時間內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都是幼稚的。
其次,管住貨幣,擺脫以信貸刺激推動增長的舊模式,是為房價釜底抽薪的根本之策。
再次,公眾買房難,不過是收入分配失衡的結果。中央要下決心通過減稅、破除壟斷、國企改革、遺產稅等,還利於民,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最後,地方政府必須實現財政民主化、透明化,建立受制約的「有限政府」,否則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就難以擺脫,中央的房地產調控就必然投鼠忌器,地方政府的「積極不合作」也難以消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