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銀行為4萬億後遺症埋單

 2012-04-28 12:2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006年底在CCTV年度人物評選的後臺,中國工商銀行的董事長姜建清回答水皮疑問時的自信至今令人不忘,工商銀行平均每年能有將近30%的增長,你說工商銀行的股價能不能翻倍?!

姜建清說話的時候,工商銀行的股價在6.20元,其後的日子裡伴隨著上證指數的上漲,曾經創下過9.00元的高點,而當時工商銀行的利潤不過是498億。2011年的年報顯示這個利潤數已經超過了2080億元,其間每年的增長均保持在34%以上,2007年是66%,2008年是35%,2009年是16%,2010年是28%,2011年則是26%多,可以這麼說五年時間,姜建清們再建4個工商銀行,但是工商銀行的股價是多少?

4.4元!

每股利潤0.60元的工商銀行,股價對應的市盈率僅7倍多一點,而每股利潤不過0.26元的中石油,股價還在10元附近遊蕩,同樣是藍籌,股價的差別怎麼就那麼大呢?

此時此刻把工商銀行拿出來說事,只想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在一般大眾心目中沒有什麼成長性的金融股,尤其是銀行股。一直以來的業績增長就不錯,並不是在今天才有30%以上的增長的,所謂銀行暴利來自於壟斷一說有其複雜的現實和歷史背景。

背景之一是和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形成鮮明的對比,連有點良心的銀行家都感到銀行的錢太好賺,賺的太多,甚至都感到不好意思。金融是經濟的血液,所以長期以來,水皮一直認為中國銀行業的高增長是和中國經濟的高增長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存在一個健康持續高速的增長體內部的金融系統卻是低效腐敗的判斷,資金對於高速增長的經濟體而言飢渴是絕對的,永遠是供不應求的。工商銀行業績增長的數字告訴我們,除了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不管貨幣政策從緊的年份還是寬鬆的年份,業績增長的幅度是相當的,銀行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利差,而利率至今沒有市場化,這個暴利的板子實際上是打不到企業頭上的,應該反思的恰恰是管理層和決策層。中小企業資金鏈的斷裂則和一刀切的從緊政策有關,貨幣物以稀為貴,銀行在商言商而已。

背景之二是4萬億經濟刺激的後遺症該由誰埋單的問題。在國退民進的背景下啟動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畫彼時彼刻有其合理性,但是隨著央企的金融化和地產化,這種寬鬆貨幣的不均衡無意之中放大了包括地產在內的資產泡沫,貨幣供應量五年間增長100%,此間銀監會為適應新巴塞爾協議而強制銀行再融資擴充核心資本均為銀行放大了信貸的絕對數量。一方面寬鬆的政策為銀行創收創造了條件,一方面擠泡沫的需求又壓縮了企業的融資渠道,銀行成為替罪羊,成為政府濫用凱恩斯主義的埋單者,這恐怕也是轉移鬥爭大方向的需要。

背景之三是業績的高增長和股價的低估值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雖然銀行股的業績最高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長,但是預期的陰影至今不散,比如緊縮,比如再融資,都對股價的上行構成壓制。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上任之前是中國建設銀行的董事長,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對於自己公司股價長期低迷自然有切膚之痛,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個國有資產的流失,所以才會有藍籌已經極具投資價值的著名論斷。一個看似弱智的問題是,銀行股的長期低估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是好事還是壞事?是應該的還是不應該的?

一個行業之所以能產生暴利,無非一是壟斷,二是供不應求,三是技術革命,根本上講還是供求關係不平衡,從這個角度講打破銀行的管制,解放生產力才是出路,溫總理說中央高層已經就此達成共識,形成共識難,落實起來恐怕更難。

早在2003年7月,水皮在《中華工商時報》上連續發表了五篇雜談中國私人(民營)銀行前景的文章,題目分別是「此民營非彼民營」、「此路徑非彼路徑」、「此風險非彼風險」、「此安全非彼安全」、「此監管非彼監管」。現在舊文新讀,感觸極深。如今的金融改革話題並沒有多少超越8年前的範疇,相當部分的所謂改革試驗力度還不如當時,甚至有所倒退,翻出當時的文章發表在今天《華夏時報》的評論版,是非曲直大家都可以各自品味。

說中國銀行壟斷,中國電信笑了;說中國電信壟斷,中國石油笑了;說中國石油壟斷,國家電網笑了;說國家電網壟斷,全國人民都笑了。誰都有資格說壟斷,但是,你沒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夏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