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凡是有子女的留學生聚到一起的一個中心話題就是——孩子如何學好中文。
一般出國的孩子大多在5-10歲之間,他們隨父母出國的時間不同,年齡不同,在國內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有的孩子在國內上過學前班或小學低年級,這樣的孩子在國外學中文就較沒有在國內受過正規教育的孩子要容易得多,因為他們已基本解決了學習中文的基礎問題:漢語拼音,字的結構和筆劃。出國之後只要稍加鞏固,跟著原來的進度走,加上一些相應的輔導和輔助讀物,就不至於落得太遠。但往往有一種偏向是,一些家長看到孩子初到國外語言不通,上通聽不懂,就急於解決這個問題,停掉孩子的中文、數學等,全力以赴趕外語。一、兩年下來,孩子的外語是上去了,回頭抓中文,才驚訝地發現,原來的那點中文底子已經所剩無幾了!焦急之餘,又轉過頭來全力補習中文,力圖趕上國內的進度,又幾乎停了外文,而這時孩子因為較長時間沒有接觸中文,他們的思維方式、講話的語序等都不知不覺靠向外文,加之外文寫起來容易,用得又多,讀物又多,孩子漸漸對中文有了距離感、陌生感,這就給中文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阻力。
海外留學生子女學習中文的主要依據是課本,大部分人也就以學到幾冊課本來衡量孩子學習中文的程度。一些家長死死抓住課本,要求孩子記生字,抄課本,認為只要這樣做,中文就沒有多大問題了,但這樣長期下去,往往事與願違。越到高年級,孩子學起來越吃力,甚至學不下去。究其原因,有些家長認為這時孩子在國外呆時間長了,缺乏語言環境,思維方式變了。這固然是一些客觀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和外部環境隔絕了。比如一首簡單的「靜夜思」,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就問:「為什麼李白看見月亮就想起故鄉?」如果不懂我們民族「月圓人團圓」的習俗,不理解作者那種對家鄉、對親人深深的思念,而僅僅是會認會背,那麼這首千古絕唱將淪為兒童的順口溜,還有什麼意境可言?因此要瞭解中國僅靠一本語言書是不可能的。
剛到國外的孩子不要放棄中文,可以放慢速度,每天讀讀課文或其它中文書;也可以每天寫幾句中文,記記學校裡的事,給國內寫信,始終不改變中文的思維和表達方式。
教孩子學中文,首先要瞭解孩子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有針對性地輔導,給孩子講解知識要淺顯,趣味性強,避免過於高深使孩子摸不著頭腦。
有些人認為孩子剛開始學中文無非是識幾個字,用不著花功夫去教,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孩子初學是很簡單,但卻是很重要的基礎。他們要學習漢字的筆劃,漢字的結構,漢字的主要偏旁和簡單的構詞法,打好了這個基礎對將來查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記憶漢字是非常有幫助的,不容忽視。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