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美國危機和歐債危機是異化的自由資本主義的失敗,國家資本主義是否可以避免金融危機?是否像「崛起論」所認為的,國家資本主義是比自由資本主義更成功的模式?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並不是必然的。
筆者不想在這裡給自由資本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下嚴格的定義。但是,顧名思義,還是可以發現這兩種經濟形態的某些特點。自由資本主義的經濟形態主要是私人資本。政府行為受選票政治影響很大,當「資本異化」後形成的利益群體與選票政治密切聯繫起來以後,政府行為與「異化資本」的利益就被捆綁在一起,政治家們把持的政府政策的利益導向加劇,也加劇資本的異化。
國家資本主義的特點顯然是以國家力量主導資本的運行。在這種經濟形態中,除了私人資本以外,國家也擁有相當規模的「資本」。如果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體能夠依靠國家的力量,堅持資本的直接投資的本來屬性,改革一切阻礙直接投資資本自由流動和不利於公平競爭的制度和規則,推動實體經濟按照經濟規律發展,它雖然不可能避免產業週期帶來的經濟波動和影響,但是可以避免重大經濟和金融危機。
但是如果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簡單採取所謂國際接軌的方式,接軌了被異化了的資本主義的以金融資本的自我膨脹為主導的增長模式,不但私人資本被異化,強大的國有資本也會脫離實體經濟,異化演變成金融資本和投機資本,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不可避免會在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體中爆發。
中國被一些著名的國際報刊雜誌排入了國家資本主義之列,也被認為是國家資本主義崛起的一個案例。但是我們認為,崛起的過程還未劃上句號。中國經濟至今能在美國危機和歐債危機的衝擊下保持元氣,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不論最初的出口導向,後來的擴大內需,還是近期的發展方式轉型,中國都牢牢把握了依靠實體經濟發展的增長方式,主流的私人資本和國家資本仍然屬於直接投資資本的範疇,經濟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去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家整體實力大幅增長。
但是這並不能證明中國國家資本主比自由資本主義更有優勢來避免危機。實事求是地說,如果美國危機晚幾年爆發,中國經濟恐怕難逃劫數。中國已經出現資本異化的萌芽,有必要對資本異化的動態保持高度警惕。
去年溫州的「錢賺錢」的「全民投資」就是區域資本空心化的一個典型案例。如果不正確引導,民間資本還可帶動銀行資本虛擬經濟的產業空心化,成為國際異化資本主義的國內版。
為瞭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現在各方都呼籲,開放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確,成立更多的草根金融機構,使民間資金名正言順地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是正確的。但是如何確保這些草根金融機構,包括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和投資公司,確實如人們所期望的,對做主營業務的小微企業發放信貸,而不是套取銀行資金和高利貸的過橋貸款,也是應特別關注的問題。如果只放不管,民間資本完全可能率先「異化」。更要注意的是,如果把這個過程定位為讓大量非法集資合法化,定位為直接投資資本的金融化,未來資本異化引發金融危機的風險在中國就會大增,也等於埋下國家資本主義失敗的伏筆。
最近有報導質疑中國銀行業的暴利。已經公布業績的幾家上市銀行,其利潤增長都在40%-50%之間,不但大大高於9.2%的經濟增長水平,而且銀行資本利潤率已大大高於第二產業,還高於一直被稱為暴利的石油和菸草業,這是不正常的。
脫離實體經濟的銀行利潤增長,有可能是投資高風險「錢賺錢」遊戲的「資本異化」的結果。更糟糕的是,銀行的不合理的高利差利潤提高了資金成本,可能侵蝕了實體經濟的利潤。同時為了獲取更大的利差收入,銀行不斷擴張信貸規模,為了滿足擴張以後的壞賬撥備和資本金要求,銀行不斷向資本市場融資,使得本應是向實體經濟配置資源的銀行,反而變成資源的佔用者。銀行降低了存貸比以後繼續盲目貸款擴張,惡性循環過程中,通過高風險產品表外放貸,或者像美國一樣,通過證券化向市場釋放風險的方式循環信貸資金,銀行資金變身高利貸資金,盲目向大企業和地方政府平臺放貸。上述種種高風險活動都不斷發生,資本的異化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大銀行,國家資本巨大,有關方面可能不考慮後果而大開綠燈,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近年地方銀行擴張為全國銀行的動力很大。地方銀行的優勢本來就是本地化,本應關注本地企業和經濟發展,不應該全國擴張。從危機防範的角度講,地方銀行也不應該異地擴張,這在加劇銀行業無序競爭的同時,非常容易製造出更多的「太大不能倒」的系統性風險金融機構。美國危機中倒閉了超過一千家小銀行,僅僅產生局部影響,而一個雷曼公司倒閉就引發全球系統性金融危機。地方銀行的盲目擴張是中國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的另一隱患。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投機性為主的市場。在投機性市場上的資本是謀求高貨幣回報的。也就是一個「錢賺錢」的概念。高房價使大量民間資本和銀行資本都湧進房地產,房地產成為資本異化和資本空心化最大的製造場。中國居民儲蓄從2007年的14萬億上升到2010年的30萬億,三年之內增加16萬億,高房價製造的貨幣財富增長效應功不可沒。現在房地產市場正在調控,但是利益群體的政策博弈力度也很大。如何增加新的增長點保證經濟平穩增長,以使房地產的調控能不受干擾,是中國政府面對的挑戰。
中國政府最近專門提出要圍繞實體經濟發展的思想,制定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實體經濟的政策,顯示政府已關注資本空心化帶來的產業空心化風險。如果中國政府充分發揮國家資本主義的優勢,能夠在堅持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下正確引導中國經濟實現轉型,也可能創造一個國家資本主義的成功案例。
按照資本異化的分析思路,國家資本主義成功也不具備必然性。因為國家力量比資本異化經濟體中的利益集團的力量更強大,如果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體重蹈資本異化經濟體的覆轍,不但私人資本被異化,巨大規模的國家資本也會被異化,由此引發的金融危機,對經濟的傷害更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