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作為女性第三人稱,在現代漢語及各類出版物中屢見不鮮。可在「四大名著」中卻沒「她」的蹤影。
在《三國演義》中說到你、我外的第三人,多呼其名或字。古人稱字屬尊稱,稱名則含有一般隨便的意味。比如稱張飛為翼德,稱魯肅為子敬,稱曹操則為操等。其次,羅貫中還常將姓氏加「公」或「郎」作為對第三人的敬稱和讚美。比如稱關羽為關公,稱周瑜為周郎等。除此之外,古人還常以官職代以第三人稱。比如稱劉備為劉豫州,稱曹操為曹丞相等。
在《水滸》中已有「他」的出現,不管男與女統統稱之為「他」。在古代,人們除有名和字外,還有號。梁山好漢多為貧民,雅號幾乎沒有,綽號卻人人都有。比如魯智深,綽號為「花和尚」,張順,綽號為「浪裡白」等。小說中人們在談到第三人時,一般多用「此人」或「這廝」。「這廝」相當於現代的「這傢伙」,有些粗俗,是對被談論人的不尊和輕蔑。
在《西遊記》和《紅樓夢》中除用「他」、「他們」或「他家」外,有時也用「那廝」。但絕沒有「她」的出現。
也許人們會犯疑:堂堂的「四大名著」中何以沒有「她」的立足之地呢?後來經查有關書籍資料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她」是年輕的「新一代」,是近代「五四」學者劉半農發明的,是專用於女性第三人稱的代詞。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在世時,「她」還沒有誕生出世呢!所以「四大名著」裡沒有「她」的身影。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