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讀者可能知道,大約半個月前,我在微博上扔出一個疑問:「討論過太多中國經濟崩潰論,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必然是從房地產開始,現在我認為不是,應該是從另一個薄弱得多的環節剌開口子,這個口子是什麼呢?」
所謂「崩潰」,即硬著陸,系統性風險爆發。這自然不是詛咒。然而我們討論這個話題的前提就是,中國很難逃過這一輪全球大衰退,而且越拖越難。這個前提的論證,前面我通過「貨幣動量之三」完成了一半,後面定要補充,並輔以新的手段。
此前大部分人對中國經濟可能的硬著陸的擔憂是: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將導致兩個嚴重的結果——經濟增長的衰退和地方融資平臺爆倉,從而會引發兩個致命火藥桶——社會動盪和政府債務危機,從而波及全局。當然,最終都會反映到人民幣價格上。
這在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從博弈論的角度,可能大相逕庭。為什麼呢?因為你我都能想明白的事情,你認為國際金融資本不知道,繼而中國領導者們不知道麼?實際上過去一年中,中國高層一直在進行各種壓力測試,從地方融資平臺到銀行,而且我懷疑年前人民幣詭異的「十連跌停」,是否也是對外匯的一種測試?
我之所以認為硬著陸不是以這種方式,首先是因為中國使用了特殊的手段——限購,就像是用枴杖把一個病人架住了,讓它可控下跌;其次,中國用國有資本和行政手段將土地市場、銀行和地方政府鎖在了一起,這就是新三角債,而這個圈子沒有足夠的頭寸(股權、債權)掌握在國際市場(除了香港和納斯達克),因此相對封閉,實在不行的時候就按照中國規則來玩,系統性做空不太容易,不像歐洲,評級機構一張嘴就能引起連鎖反應。實際上,國際資本2010年通過香港市場,2011年通過納斯達克(中國概念股危機),離岸人民幣市場(DNF)試水做空(即5月以來連續與外匯市場的倒掛),效果當然有,但均不足以摧城拔寨,當然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深受其害。
客觀講,對付像中國這樣外匯嚴格管制的國家,的確是難啃的骨頭。金融博弈中,最怕的是沒有把柄,實際上我們還是給了一些把柄在外面,我們是如何來防守的呢?
現代金融有個著名的「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就是說,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資本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而只能三取其二,形象的說就是,你不能裡外通吃又把門關起來。對中國來說,可以簡化為,在外匯管制、真實利率(代表的資產泡沫)和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必須犧牲一樣。
2010年6月之前我們都是硬挺,後來選擇的是犧牲匯率保資產價格,於是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至今。2011年下半年的通脹烈焰讓人提心吊膽,於是我們看到,人民幣兌美元被控制在一個平台上,甚至出現了一輪升值。天平開始倒向犧牲一些資產價格,對應的是資本外流、嚴酷的打壓、股市的持續調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