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北京空氣是否「污染嚴重」的爭辯,由於根據不同,形同「辯日遠近」其中之一「小兒」,既無聊,又可笑。
主要由於人多車多廢氣就多,大興土木大蓋樓堂館所商品房塵土就多,而風少水少雨雪少森林綠地更少,加上治污投入不多監管不力,諸多原因導致北京空氣污染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尤以陰霾天氣為最,更是引起公眾非議。
北京市的空氣質量,主要指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其監測數據源自昌平縣天壽山的定陵、鬧市區的東四等20多個監測站點,發布的數據每小時更新一次——此乃政府行為,環保局職司,某「球報」文章所稱「北京的空氣污染嚴重應當是環保局喊的,而不應當是別的什麼人」,說的倒是實情。
只是語病嚴重。
一是「不專業」——準確的說法是「空氣質量」,而不是「空氣污染嚴重」;
二是「用詞不當」——「發布」竟然被「喊」字代表,前所未聞,驚世駭俗。
三是「語氣武斷」乃至「氣急敗壞」,給人以北京空氣的好壞,只有「環保局」說了算,其他人不得置喙——尤其是否「污染嚴重」,更是唯有政府能「喊」的感覺。
但如此說法,問題隨之而來。
一是,污染是否嚴重,是相比較而言。凡去過歐美的中國人,無不羨慕那裡空氣的清新——即便如此,那裡的人還是不甚滿意,對政府多有責言。
這就涉及了「標準」的不同——人家測量可吸入物的粒兒小,是以PM2.5分為標準,我們的個兒大是PM10,因此我們說的「三級——輕微——污染」,便被美國駐華使館測定為「有毒害」的「危險」了。
二是,污染是否「嚴重」,因地而異,因人而異,絕不是「環城同此清濁」——這就好像同住在一座樓理,冬日裡「向陽」與「背陰」房間的溫度能一樣麼?
可見,污染是否「嚴重」,不取決於「喊」或「不喊」,而在於空氣質量的實際狀況,以及市民的感受。
「喊」字《說文解字》未列,恕我「望文生義」妄說妄解:咸了,齁著了,就「喊」了。
據此論空氣,可吸入的顆粒多了,廢氣濃了,連喘氣都被「齁著了」,那時才能「喊」叫「污染嚴重」——北京的空氣質量,距離那種情況還遠著哩。
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
在中國,「喊」什麼,「不喊」什麼,事關「政治」和「大局」,大有學問,大有講頭,用心良苦並工於心計——「喊」萬歲,「喊」口號,則「氣可鼓」;對問題,則以不事聲張輕描淡寫乃至文過飾非為宜,否則,便因「氣泄」而「事不成」——環保局評估空氣質量,文明辦否認「道德滑坡」,反而認為「中國人呈現了良好道德風貌」,都是如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