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看看臺灣賣菜大媽捐千萬慈善款

 2011-08-30 16: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從郭美美炫富事件開始,有關紅十字會的傳聞紛飛,輿論焦點直指紅十字會的信譽。真實情況到底怎樣,自然有塵埃落定的一刻,不過,一場有關慈善的大討論似乎已經不可避免地展開了。海峽對岸的臺灣,慈善組織和慈善事業近20年來蓬勃發展,看看臺灣人怎幺做慈善,或許會有啟發。

誰可以募款?

只有四類組織可做公益募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慈善事業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一直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對於社會中弱勢群體的救助,特別是面對重大突發災難的時候,慈善的力量就會閃耀出動人的光芒。

臺灣社會慈善組織的力量讓我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

2009年「八八風災」發生後,臺灣慈濟功德會動員了16萬人次赴災區救災,奉上熱食和急難救助金,併進行災後清掃、陪伴……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臺灣紅十字組織搜救隊第一時間前往四川災區參加救援,在很短的時間裏,臺灣紅十字組織募到16億新台幣的善款、慈濟募集到25億新台幣的善款……

樂善好施,古來有之。但是捐款人首先都想知道應當將代表愛心的款項捐給誰?怎樣的組織才能組織捐款?這些募款主體是否合法?在臺灣《公益勸募條例》對此作出了明確界定。

1999年9月21日,臺灣發生裡氏7.6級的世紀大地震。臺灣社會各界於災後紛紛慷慨解囊,捐款紓難,但也普遍質疑當局對於善款使用的公正性,希望建立完善的慈善捐助制度的聲音日漸高漲。此後,2006年,臺灣立法部門通過了《公益勸募條例》,並出臺了相關細則及配套措施。該條例成為島內規範慈善事業的濫觴。

該條例明確規定個人不得發起公益募款,有權發起公開勸募的團體限於公立學校、行政法人、公益性社團法人、財團法人等4類組織。其中公益性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是主要的民間慈善組織。我們比較熟知的臺灣紅十字組織屬於社團法人,而臺灣最大的慈善機構慈濟基金則是財團法人。據島內媒體報導,當前,臺灣共有財團法人將近4000家,社團法人將近2萬家。

臺當局也鼓勵企業從事慈善。根據臺灣地區的稅務規定,企業捐贈給政府的捐款可以100%抵稅,捐贈給臺灣民間團體的稅款可抵繳20%。

善款用在哪?

募捐前提申請募捐後公開收支明細

事實上,中國大陸這5年來,慈善組織的數量也在迅速增長。民政部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大陸依法登記的慈善組織數量由2005年底的31萬個增加到2010年底的44萬個。隨之而來的是,大眾對於公益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的問題越來越關注。

臺灣慈濟志工周淑禎在接受採訪時說,每逢天災,一方面有受災之人,另一方面有抱持「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善心的人士。毫無保留地捐獻愛心,可愛心捐給誰了?有沒有送到真正需要的人們那裡?這是獻愛心的人關心的重點。

善款可以用在哪?臺灣《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所得財物只能用於5種用途:社會福利事業;教育文化事業;社會慈善事業;援外或國際人道救援;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的事業。

怎樣確保善款被妥善使用?《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公益團體在發起勸募行動前,須向主管機關申請。募款前、募款截止時、捐款使用完畢後,還必須公開收支明細信息。另外,條例還規定,公益團體募捐到的財物應當依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財物計畫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主管機關隨時可以檢查相關賬冊。如有違反,主管機關可以制止;還不聽從者,處以新台幣4萬─20萬元罰款,並予以警告和責令限期改善。

8月11日,臺灣當局主管部門通過紅十字組織法修正草案,要求臺灣紅十字組織依新規定辦理勸募活動。依之前法規,臺灣紅十字組織的捐款明細依法不需對外公開。未來新規定施行後,勸募將完全比照一般慈善團體,事前需經主管機關許可勸募年限、款項使用方式以及徵信機制。

臺灣紅十字組織會長陳長文告訴記者,善款運用要透明,然後是媒體的監督、官方的監督以及公益團體的自律。唯有如此,公益團體才能得到公信;唯有如此,整個社會的慈善事業才能真正延續。

2005年,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成立。聯盟理事長鄭信真表示,臺灣一年有500多萬民眾從事公益捐款,一年捐款約計427億元新台幣。財務公開,讓民眾知道他們捐出的愛心有沒有幫到需要幫助的人,是捐款人的基本權益。因此,聯盟會員承諾遵守自律公約,將財務狀況透明化,為了保護捐款人權益,也為了強化捐款人對慈善的信心。

他們怎樣做慈善?

賣菜老大媽捐出千萬元

在臺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報導:汶川地震發生後,台塑集團王永慶捐贈災區1億元人民幣,而據島內媒體報導,多年來台塑在臺灣投入的慈善公益活動接近90億人民幣……

有臺灣「科技首富」稱譽的郭台銘訂婚宴上宣布,捐出九成財產做公益,媒體估算,這是超過50億美元的大手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島內企業家熱衷做公益,無論是在島內還是在大陸,他們都慷慨解囊積極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對此,《旺報》社長黃清龍分析指出,企業參與慈善,是對社會的一種報答。而且,很多企業談品牌經營,品牌關乎一個企業被信賴的形象,而公益能建立與民眾的信賴感。

「當然,慈善不等於捐款。」林福全是一家建築公司的老闆,如今他的身份是慈濟志工。他說,在慈濟,捐款100萬元新台幣能夠成為榮譽董事,但並不是捐款就可以成為志工。

汶川大地震之後,第一批抵達四川的慈濟志工中,就有一半來自企業經營者及經理人,其中不乏億萬身家的大老闆。如以生產「康師傅」方便麵聞名的頂新集團董事魏錦霓,過去一向低調的她平常只會在公司一年一度的園遊會上露面;領隊羅明憲也是吊扇公司的董事長,他平均每年光花在志工的出差費上就達150萬元新台幣……

汶川地震一年後,還有一群駐守在那兒的臺灣人。臺灣紅十字組織、臺灣慈濟基金會、臺灣國際佛光會等公益組織的志工,除了繼續提供醫療服務和心理撫慰外,還參與到災區的援建工作。曾擔任臺灣慈濟營建處主任的林敏朝這樣說:慈濟援建了13所學校,這些都是臺灣同胞的愛心,我們要確保每一塊新台幣的愛心捐助都落實至看得到的地方。

慈善也不僅僅是富人的事情,慈善的精神在普通人身上流淌。

陳樹菊,臺東人,每天清晨4時起床批菜到市場賣,經常晚上9時才收攤。48年來,一直是賣菜為生,卻捐出千萬元新台幣善款。2010年入選《福布斯》年度亞洲慈善英雄榜。

慈濟最初在家庭婦女中開展勸募,勸導她們每天從菜錢中節省5角錢,用來幫助他人。40多年後,慈濟基金會成長為臺灣最大的公益慈善機構,每年募集的資金將近200億新台幣,用於醫療、教育和災難救助。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說,慈濟的力量在於民間,慈濟可以幫到這幺多人,也是因為慈善的精神在臺灣人身上深深扎根。

来源:北京晚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