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始於1889年山形縣鶴崗町(現在的鶴崗市)私立忠愛小學校。家境貧寒、不帶盒飯的孩子很多。建立該校的僧人就提供飯糰、烤魚、咸菜的午餐。大家都很喜悅享用。
為此,忠愛小學還立起「首次開始供餐的學校」的紀念碑。人們都認為供餐對孩子們是天大的好事,逐步推向全國。
這個時期還在使用陶瓷餐具,學校供餐的氣氛更接近於在家裡吃午飯。戰爭開始後,1941年起,食品供應不足,許多學校也不能繼續供餐。
1944年對6大都市的小學生實施學校供餐。
1945年戰爭結束,但糧食缺乏依舊,那時小學6年級孩子的體格就如同現在4年級孩子。1946年,教育、民政、農林三部副部長發布《普及獎勵學校實施供餐》的通知,12月24日在東京、神奈川、千葉開始學校供餐。
現在因為12月24日不供餐,就把一個月後的1月24日至30日,定為學校供餐周,屆時提供特殊菜單等紀念此事。1947年,全國城市約300萬兒童開始享用學校供餐,還開始使用美國無償提供的脫脂奶粉。1949年接受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的脫脂奶粉。1950年,使用美國的小麥粉,8大都市的小學生都享受到了供餐。1951年全國掀起了要求國庫補貼、繼續學校供餐的運動。
1952年,國庫開始補貼小麥粉價格50%,4月起,全國所有小學校都實現了供餐。
1954年,學校供餐法開始實施,供餐作為教育的一環,目的在於培養孩子對餐飲的正確理解、好的習慣,豐富校園生活,養成開朗的人際交往性格,已經在全國普及。
1958年,日本教育部管理局局長下發了「學校供餐牛奶的處理要領」通知,脫脂奶粉向牛奶轉換。但完全轉變成牛奶還是很久以後的事。
1963年,實現了國庫對脫脂奶粉的全額補貼,推進了全面實施牛奶供餐。
供餐的麵包規定為紡錘形麵包。但從1955年末開始用油炸麵包等加工過的麵包供餐。
以關東地區為中心,開始使用軟面(先蒸熟再煮的面 譯者注)做供餐。開袋的感覺至今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1971年,日本體育局長就「學校供餐的飲食內容」發出通知,規定了食品構成的標準。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日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