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西新聞網4月20日報導,都安瑤族自治縣九渡鄉九天小學加倫教學點,位於大山深處,教學點租來的教室是一間四面漏風的竹樓,已經嚴重傾斜隨時可能坍塌。由於地上的木板年久失修,稍一用力踩踏,腐朽的木板就會斷裂,卡傷孩子的腳。當地村民稱,曾經有個孩子從教室內墜落羊圈,所幸未受重傷。教學點沒有配備課桌椅,前來就讀的學生需要自己從家裡帶來桌椅。因此,教室內的課桌椅也是千奇百怪、形狀各異。房東家有一位80多歲的老母親,兒子、媳婦為其打造了一口棺材。為瞭解決沒有課桌椅的問題,房東索性把老母親的棺材也貢獻出來,暫時給孩子們當板凳用。
每每看到貧困地區的老師和孩子在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堅持教學和讀書,既心酸也感動,知識改變命運或許能從中找到絲絲答案和希望。畢竟很多偏遠山區環境惡劣、經濟落後、條件簡陋,不可能與城市或其它相對發達地區相比,這能夠理解。但看到上述新聞圖片中的農村小學生孩子們坐在如此破敗不堪的臨時校舍裡、坐在棺材上寫作業,仍然再次感到震驚,而且這種不堪的狀況居然已經持續了四年多尚未得到改善,這不能不令人倍感心酸和內心觸動,此時此刻如果看到如此景象,我們的教育部門到底該是如何感受呢?到底是不是應該汗顏和反思呢?
經常出門的人都會知道,在中國的廣大農村,出現得最多的標語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種決心很讓人感慨,事實上很多地方也是這麼做的,畢竟知識改變命運已經幾乎成為人們的共識,這或許也是中國的父母們不論城鄉,都寧願哪怕省吃儉用、東挪西借負債纍纍也要供子女讀書上學。但窮到孩子們得坐在棺材上寫作業,這實在讓人情何以堪?難道該地方的教育真的窮到如此境地了嗎?在城鄉全面實施九年免費義務教育的今天,這不值得當地教育部門慚愧嗎?這簡直是對免費義務教育的諷刺,也是對所謂「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諷刺,更是對一個所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諷刺。
我為什麼說小學生坐在棺材上寫作業是諷刺,是基於目前國家已經全面在城鄉普及了免費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也就是說都安瑤族自治縣九渡鄉九天小學加倫教學點即使再不濟、再窮,也應該被完全由國家投入的免費義務教育體制所覆蓋,至少應該享受到教學基本硬體設施的配置,當然應該包括並不需要很多錢的桌椅板凳,何至於孩子們得坐在棺材上寫作業呢?這只能證明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要麼失察,要麼失職,要麼就是麻木不仁。我們從新聞中看到,這些小學生們甚至一天只能吃兩餐飯,基本沒有中飯吃,要等到下午四點放學後;上次也是央視報導廣西某貧困縣小學天天吃黃豆煮飯時,不是說中央財政每學期有數百元午餐補貼嗎?為什麼同是廣西的這個教學點非得讓孩子們餓一中午呢?真是難以理解和想像,我們平時所看到和體會到的城裡的孩子們過著與他們天壤之別的生活,那麼我們除了感嘆邊遠地區的貧窮貧困之外,是不是也應該更多的打幾個大大的問號呢?
很諷刺的是我們幾乎天天看到那些腦滿腸肥醉生夢死的達官貴人和富豪們一擲千金,看到中石化動輒數萬元一瓶的茅台用於接待,看到上海紅十字會萬元一桌的應酬酒宴;我們也看到統計部門不斷自豪的報告各種光彩奪目的發展成就,看到專家學者們引經論典的證明所謂的「五千年最大盛世」之說,看到了我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當然也看到了九年制全免費義務教育給教育普及帶來的真實進步。但我們往往很難看到或者很難想像到還會有小學生們竟然坐在棺材上寫作業,所以說感覺很震驚也很心酸,這些貧窮而可憐的孩子們與絕大多數中國的孩子們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本應該在同一樣教育體制下享受著同等的義務教育,但事實卻告訴我們,仍然有諸多需要得到幫助的孩子們似乎被社會遺忘了。而更不可理解的是當地教育部門可以對此熟視無睹、麻木不仁。而只是在媒體記者的關注下,我們才看到,「加倫教學點的問題,已引起市、縣教育部門的足夠重視。4月14日下午,河池市教育局陸程局長在九渡鄉召開現場會,又連夜親自步行進山考察,最終敲定新校址就建在原址上的施工方案,並追加工程預算費用,力爭於今年5月中旬完工」。這個結局總算圓滿,但又無不是在充滿辛酸和心酸的過程中實現。
總算是領導重視了,可見只要教育局的領導一重視,一親自出馬,問題馬上就要解決了,所以我為什麼說這些可憐的孩子們四年裡坐在棺材上寫作業是一個諷刺,它既諷刺了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失職麻木,也諷刺了在資源分配上並不公平的教育體制,甚至也諷刺了整個浮躁的、物慾橫流的社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小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