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漢學講座教授胡司德(Roel Sterckx)在他本週出版的新書《Food,Sacrifice,and Sagehood in Early China》(《早期中國的食物,祭品與聖賢》———本報注)中指出,中國的飲食文化蘊含生存之道。他向記者披露了這份「隱藏的食譜」。
治國如同做菜
胡司德教授認為,早在兩千多年前,烹飪藝術就為中國的哲學和政治思想提供了許多關鍵的理念和暗喻,而這些飲食文化中的象徵意義至今還影響著中國社會。
談及最初是如何將飲食與政治哲學聯繫到一起,他說:「作為一個中國古代史學家,通過多年來研究歷史文獻,我發現人們在對歷代帝王、聖賢和政客的描述當中,常常引用烹飪方面的暗喻,許多形象化的敘述都源自飲食文化,這讓我感到很好奇。」
經過研究中國古代史的文字記載,他探討了中國豐富的烹飪文化對古代和當代社會、政治與文化的重要性。
據胡司德研究顯示,許多為中國歷代君主出謀劃策的大臣、謀士和諫言者都是廚師或屠夫出身。他說:「廚師、屠夫和侍應這類職業將一些塑造領導力所需的才能具體化了。比如,為了不讓任何一種味道太重而蓋過另一種,所有烹飪調料都應該同比放入,這恰恰體現了我們常常所說的和諧、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時等量下刀和送菜時恰當分配也表達了秩序和規範的觀念。」
商朝的開國大臣伊尹是有史書記載以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賢佐。他本是一位烹飪技術高超的御廚,但有一段時間,給商湯王做的飯總是太淡或太咸。
問及此事,他在解釋時藉機闡述了自己的治國主張:「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
胡教授以伊尹為例,講述了他是如何從一代名廚成為一朝賢相,並以自己的廚藝啟發商湯王執政的。
同時,胡教授還認為:「知道應當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得體地吃飯,在適當的時候敬酒,以恰當的方式邀請別人參加宴席,週到地在席間招呼客人等這些都是成為優秀君王應具有的品質。」
飯局重在社交
與許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對中國飯局酒桌上的「哲學」十分瞭解,他甚至把劍橋的高桌晚宴與中國古代皇宮裡的國宴拿來作比較。他說,「許多正式的晚餐或宴會,它的重點並不是吃飯或消費本身,而是以互動交流、瞭解對方、交換意見或介紹彼此為主」。「在中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飯局都有一定的政治含義在內。比如,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體現賓客的身份地位;夾菜的時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後順序;無論是敬酒還是回敬,都要遵循來賓的貴賤等級;此外,貴賓與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會有所不同」。「同時,宴會也是帝王試探臣子的好機會。許多皇帝都會以宴請政治敵人為陰謀手段,再藉機削弱他們的力量或趁勢將他們鏟除」。
胡教授介紹說,中國古代的宴會同樣也是個社交場所,人們在用餐之餘互相交換詩作、文章和樂譜。
中國的飯局讓這位英國教授不由地聯想到劍橋大學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認為這和中國的宴會很相像:「在當代社會裏,如果你想與人溝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請他們吃飯。在餐桌上,‘禮’非常重要。如何在宴會中表現得體代表一個人的修養。帶學生們參加這類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食物影響品德
「吃不言、睡不語」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句古訓,而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食不厭精」、粗茶淡飯的飲食哲學給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說,「我自己也喜愛粗茶淡飯,因為粗茶淡飯本身就體現了中國聖賢的理念,不暴飲暴食也體現了節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國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據政治環境而調整自己飲食結構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場合,十分懂得把握飲酒分寸。雖然在宮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類酒宴,但孔子從未讓自己喝醉過」。
胡教授還相信,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會影響一個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醫學史書記載,未出生的胎兒會受到母親飲食習慣的影響。所以,懷有皇帝后裔的妃子,不被允許吃對胎兒精神成長造成負面影響的食物。這就是中國人現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胡教授不但致力於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科學與文明,閑暇之餘也遊歷了大江南北、嘗遍了各地美食。他最喜歡的一道中國菜是豆腐。從炸豆腐、豆腐湯到臭豆腐,都特別愛吃。
此外,白水也是胡教授的最愛之一。他解釋說:「如果你讀過道家的經典著作,就會發現他們認為白水是最重要的飲品。因為,雖然白水本身無色無味,但你可以用水與其他任何配料混合。這是個很有趣的哲學道理,即最簡單的才是最根本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外媒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