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現在22個半月,很快就到美國人說的terrible two了,個性越來越強,喜歡自己拿主意,他執意要做的事如果遇到我們的干涉就會很抗拒,有時還扯著嗓子尖叫表示不滿,甚至會拍桌子、打人。這種狀況發生時如果我們在自己家還好,倘若在公共場合或者是朋友家裡,就很令人尷尬。相比較而言,美國孩子貌似安靜很多,我們經常看到一或多個孩子安安靜靜的跟在爸媽後面逛商場,或者安安靜靜的在公共餐點用餐,很少有大喊大叫的,這令我們很困惑,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就可以這麼安靜?怎麼才能教育出安靜的孩子?
有次跟朋友聚會說起這個話題,大家似乎都有這樣的感覺:美國小孩在需要放鬆需要玩的場合都表現得很「野」,可是在要求秩序的場合大多能溫順的遵守秩序,而我們自己的孩子往往沒有這麼明顯的分界。其中一個朋友說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朋友某日出門辦事,路過一個商店門口時,發現一個男孩因為媽媽沒有給他買他想要的零食和玩具,正在狂躁的發脾氣,那個母親正半蹲在他的面前耐心的跟他講道理。一個多小時後,朋友辦事回來,發現那母子倆還在,母親依然保持著相同的姿勢在安撫自己的孩子,告訴他為什麼不能給他買那些東西,那男孩也逐漸平靜了下來。
這種情況在中國家長身上很少發生,即使父母有心跟孩子把道理講個是非曲直,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邊的人也大多會袒護孩子:「給孩子買點零食能花多少錢,花那麼長功夫幹點什麼不好,至於嗎?!」可是這在美國人眼裡可是一件相當「至於」的事。有次我們帶卡卡去附近的亞洲超市買東西,出來時卡卡堅持自己走,我就在後面遠遠跟著。走著走著,卡卡被路邊的一個遊戲機吸引,立刻停下了腳步,他身後一個剛好經過的美國小女孩猝不及防輕輕撞在了卡卡身上。這樣的碰撞根本就不算一個「事件」,況且錯在卡卡,所以我對小女孩說沒關係,示意她可以走了。很快,女孩的父母趕到,我跟他們說兩個孩子只是輕輕碰了一下,錯不在他們女兒,可是他們仍然堅持讓女兒向我們鄭重道歉,因為無論如何,她撞了別人。這件事讓我在心裏「反芻」了很多次,感覺在原則問題上,美國父母教育起子女來特別「軸」。
當然,由於天性使然,孩子並不總是老實的順從父母的「軸」式教育,當理論教育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時,適當的體罰也是在所難免的。老公的美國同事曾經告訴他,在日常的教育無法約束孩子的錯誤行為時,適當的體罰是必要的,這樣孩子才能知道他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並且錯誤的行為會導致怎樣嚴重的後果。我在一個醫院的候診室也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有趣的事:一個母親同時帶著兩三個孩子在候診,開始時孩子們都還比較安靜聽話,可很快其中一個孩子發現候診室裡有自動售貨機後,就發動其它兩個找媽媽要零食吃。那母親先是耐心的跟他們解釋在家裡他們已經吃很多東西了,不能再吃零食,吃太多零食對牙齒不好等等,可是孩子們並不理會,並開始大聲抗議起來,自然干擾到了其它人。那母親立刻態度大變,做出一個令我很吃驚的舉動,她厲聲吆喝那個牽頭的孩子「你跟我到洗手間去一下」,然後不顧那孩子的掙扎,連拉帶拖的把她拽進去了,等出來後,那女孩兒果然安靜下來了——想必吃了很大的苦頭。
我們在很多場合都領教了美國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像帶卡卡去Mall裡的兒童樂園或者去公園的兒童區玩兒,經常會看到小孩兒因為遊戲規則等起了摩擦甚至打鬥,這種時候父母通常是不會過問的,既不指責對方也不包庇自己孩子,孩子的事交給孩子自己去處理,可是如果自己孩子惡意去攻擊別人,或者給別人造成了一定傷害,做父母的就會立刻把他拉到一邊,反覆的跟他講道理,並讓他向別人道歉,孩子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事就不算完,這在他們看來,是關乎原則的大問題。
我們在教育卡卡上也多少受到了這些美國父母的影響,雖然有時「中西合璧」後,效果達不到我們預想的那樣,但是無論如何,對孩子有充足的耐心,跟他們講道理,教他們明辨是非,並且在原則問題上絕不讓步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努力堅持,我們應該也能培養出遵守公共秩序的安靜的孩子。
- 關鍵字搜索:
- 跟老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