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愛貝吧)
父母要認真考慮你在孩子面前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可能傷害孩子的話,更要提醒自己別隨口說出。在教育孩子時要保持理智,運用「和風細雨」的方式說話,給孩子的心靈灑上一縷溫馨的陽光。
用命令式口吻對孩子說話、吝嗇鼓勵和讚美孩子、經常否定責罵孩子、總是給孩子提出各種要求,這四種錯誤會導致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出現問題。
「良言」和「惡語」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有一個很喜歡下像棋的爸爸,他有兩個兒子,恰巧兩個兒子都很喜歡下像棋,所以,他很想把他們培養成為像棋高手。
爸爸先對大兒子進行專門培訓,可是過了半年,大兒子長進卻不大,爸爸忍不住對大兒子說:「你怎麼那麼笨,都練了半年了,還不如人家剛開始學的呢!」聽了爸爸的話,大兒子以後再也不練像棋了。
這位爸爸說完之後就後悔了。於是,對待他的小兒子,他採取了相反的方法,他不再說任何傷害孩子積極性的話,而是不斷鼓勵孩子,說他的棋藝不斷精進。小兒子熱衷於下棋,進步很大,還在像棋比賽中拿到了名次。
這位爸爸的話,卻改變了兩個孩子今後的人生發展方向。
「良言」利於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的話,對孩子也有這樣的功效。「良言」可以幫助孩子擁有快樂的情緒、積極的心態,而「惡語」則會使孩子的心理蒙上陰影,對孩子造成傷害。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一件事,這件事令我的心裏充滿了對桐桐的愧疚,儘管之後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還向桐桐道了歉。但是對桐桐的愧疚之心,還是會時時侵蝕我的心,
桐桐小時候,看見別的孩子都學滑板,她也吵著要學,我便給她買了滑板。可是,在學的過程中,桐桐雖然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卻一直不得要領,所以很長時間也沒學會。
再看桐桐的小夥伴雪莉,已經玩得很熟練了。這讓我有點著急,於是有一次隨口說了句:「桐桐,你怎麼那麼笨啊?動動腦子,你看人家雪莉。」我說完這句話,桐桐的臉上接著就掛上了淚珠。
桐桐將滑板車一扔,對我說:「我笨,那我不學了。」賭氣回家了。我到家時,桐桐哭得很傷心,我這才意識到是我的話,打擊了桐桐的積極性,桐桐現在對我、對自己都很失望。
我對桐桐說:「爸爸剛才不對,不該說你笨,當時爸爸是有些著急。走,桐桐,爸爸陪你一起練,好嗎?你一定能學會滑板的。」
桐桐畢竟是小孩,關於痛苦的事情,忘記得也快,我說了幾句軟話,桐桐就擦乾淚,和我出門接著練滑板了。
那次的經歷,讓我明白: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傷害孩子的話,千萬不能隨便說出口。
「惡言」很傷害孩子
什麼會傷害孩子?你首先想到傷害孩子的方式可能是外界的危險,可是語言上對孩子的傷害,遠比身體上的傷害給孩子帶來的影響要深刻得多。
在生活中,不論你想讓孩子聽話,還是想幫助孩子改正自己的缺點,就算是表達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也會有很大差別。即使你自己沒有覺察到對孩子的影響,但那也是真實存在的。
你要清楚認識到說傷害孩子的話,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從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將傷害孩子的話留在口中。
用傷害孩子的語言教育孩子是一種十分愚蠢的教子方式。
桐桐的同學素素,是一個很愛美的孩子,但是她媽媽對她管得很嚴,素素身上幾乎都沒有零花錢。有一天,素素的媽媽發現自己錢包裡的一張20元鈔票不翼而飛,隨後就在素素的書包裡發現了幾個漂亮的發卡。
素素媽媽便狠狠地罵了素素:「你這個小偷,我養了個小偷啊……」當時,素素家的屋門沒有關,周圍的人都過來看發生什麼事情了,可是媽媽還是沒有停止對素素的責罵:「小小年紀,你就開始偷,以後還怎麼得了?我真是白養你了……」
素素和我家離得很近,所以我目睹了那不幸的場景。
素素說著「我改了,我改了」時,讓我覺得很心疼。素素是有錯,但是她媽媽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傷害了素素的自尊。
媽媽企圖以責罵的方式讓素素知錯,吸取教訓,卻忽略了表達的方式。而且這種教育方式沒有讓素素從此改邪歸正。因為,後來我聽桐桐說,素素經常在班上「拿」同學的東西。
父母要認真考慮你在孩子面前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可能傷害孩子的話,更要提醒自己別隨口說出。父母教育孩子時要保持理智,運用「和風細雨」的說話方式,給孩子的心靈灑上一縷溫馨的陽光。
父母在與子女溝通時,有12句不能說的話。
「你這種成績將來怎麼能找到工作!」、「你怎麼能懶成這樣!」、"你怎麼能這樣跟我講話!"對很多人來說,這些話聽上去多少有些耳熟。不是從小聽父母這麼講,就是已經開始對孩子這麼說了。每當我們如此說孩子的時候,他們往往面無表情且一言不發。這是為什麼呢?父母在與子女溝通時,有12句不能說的話。
1.「快起來!今天上課要好好聽講啊!」不要和孩子在早上談話,尤其是當他還沒睡醒時。青少年喜歡在晚上交流,因為他們的生物鐘比成人後延。
2.「看著我的眼睛。」不要直視孩子的眼睛。用「併肩坐著」取代「面對面」,孩子比較容易打開心扉。
3.「今天下午不許去打球了,我們需要談談。」不要佔用整塊的娛樂時間和他們談心,不妨在與孩子一起打球、看戲或者吃飯時交流一下。
4.「你摔誰呢!」不要禁止孩子咆哮、摔門、哭泣。讓他們發泄,訓練自己傾聽他們帶有情緒性的字眼。
5.「你今天在學校怎麼樣?」不要提過於籠統的問題,而應以正面的態度問特定、具體的問題。 比如:「老師怎麼評價你這篇作文?」
6.「你這麼想完全錯誤,應該……不要打斷他們的話,就開始說自己的想法。因為孩子需要時間去整理思緒,通常不會一次就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
7.「別總是亂花錢!」不要老把話題集中在瑣事上。談些更能引起他們興趣的話題,如體育比賽、音樂會甚至政治等,有助於彼此瞭解。
8.「下次理髮時,鬢角剪得短點。」不要總是給他不需要的建議,而應經常讚許他們的想法。
9.「你會幹什麼?我像你這麼大時早工作了!」不要拿孩子與自己當年進行比較。時間長了,孩子會拒絕與你溝通。
10.「你還不減肥,胖得腦子裡只剩油了吧?」千萬不要用困擾他的事情開玩笑。記住,青少年敏感、容易受傷害。
11.「你為什麼總幹傻事?」不要在他們某些行為後,問這樣的話。你可以問:「做這件事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嗎?」
12.「不是我嘮叨,是你沒明白!」不要對某些事情一而再地嘮叨。只給他們提出自己的建議,相信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選擇。
「這12句話,詳盡地展現出了父母在與子女溝通時最容易犯的4個錯誤。」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長沃建中表示,第一,用命令式口吻對孩子說話;第二,吝嗇鼓勵和讚美孩子;第三,經常否定、責罵孩子;第四,總是給孩子提出各種要求。這四種錯誤會導致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出現問題,值得家長認真反思。
- 關鍵字搜索:
- 小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