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拾古人牙慧(三笑版)(圖)

 2011-02-20 21: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古之智慧的傳承,莫非話也。話之疑、昏、亂、妄皆成笑也。或笑人,或笑於人,或笑人亦笑於人,說說笑笑間審己度人,縱觀古今。正如馮夢龍先生所言「不話不成人,不笑不成話,不笑不話不成世界。」近來重溫古代笑話,解頤之餘,頗有所思,草集成《拾古人牙慧》十五篇,希冀博大家三笑,一笑展顏,二笑舒心,三笑回味,三笑之後,您能擁抱快樂,笑對人生,吾願足矣。

一:姓名

世間萬物皆有名號,人名也好,物名也罷,或顯其名;或彰其性;或性之所好,名之所到。世事紛雜,芸芸眾生,名字也包羅萬象,其間因姓名而引起的尷尬和滑稽,也古已有之。俯首拾幾個,博大家一笑。

其一,古代有位忠厚的長者,因其僮高大威猛,就名之曰「善搏」,其犬乖戾凶狠,就叫之「善噬」,結果仁厚的長者反而沒了人緣,有一朋友甚至三年過其門都不入,長者怪而問之,才明白原來是名字惹的禍,於是改之,乃門庭若市。

其二,齊國有個大財主,其子取名「樂」,其犬名之曰「富」,人生希冀富貴快樂,當無可厚非。可有一天財主祭祀祈福,恰好這狗來湊趣,財主於是疾呼「富出!」。其後不久,他兒子夭亡了,財主於是扯著嗓子哭嚎:「樂也——」

其三,有個目不識丁的村霸,其長子取名「盜」,其次子取名「毆」,一日,長子出行,其父忽然想起一事,於是追出來大喊:「盜!盜!」,適逢差役巡行至此,立馬就擒住了盜,其父本已氣喘吁吁,加上焦急,自己說不出話來,就想叫少子出來解釋清楚,急切間就只顧大喊:「毆!毆!」,差役以為這人罪大惡極,得令似的拳腳相加,差點沒把盜給打死。

二:金錢

錢,名曰孔方兄,綽號阿堵物,一般來說,此物最相思,人願多採擷。芸芸眾生,有人因之雅,有人為之俗;有人因之哭,有人為之笑;有人因之奔命,有人為之玩命……古往今來,天南地北,男女老幼,沒有人和錢脫得了干係,愛之也罷,鄙之也罷,棄之也好,都不能對錢視若無睹,因為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莊子曰:「錢財不積,則貪者憂」其實非止貪者,不貪者也同樣要聚財,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必須要為自己的未來、子孫的未來打算,不能瞻前不顧後。這是中國的傳統,根深蒂固,莫衷一是。因為人多聚財,所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名言至今不衰,所以「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故事也愈演愈烈,單是古人這方面的例子就數不勝數,摘幾則供大家咀嚼,與大家共勉。

其一,某農夫學人種了茄子,可是茄子不活,於是向老菜農請教。老菜農一笑:「此不難,每茄樹下埋錢一文即活。」農夫問其故,答曰「有錢者生,無錢者死。」

其二,有一人在某地迷路了,遇到一啞巴,問之不答,只用手比劃錢的模樣,此人心領神會,雙手把孔方兄送上,那啞巴就開口指明了道路。此人不解的問道:「為甚無錢裝啞?」啞巴睥睨的一笑「如今世上,有了錢,便會說話耳!」

其三,某人專好放生,因此感動了龍王,龍王就排夜叉為他送去一個寶錢。此錢名叫擺海干,只要在海中一擺,海水即干,就可以把海裡的金銀寶貝任意拿去,那人得之,欣喜若狂。於是天天拿了寶錢到海裡擺,很快成了大富翁。後來他把寶錢弄丟了,但還貪心不足,每天到海邊用空手擺,忽一日正空擺的當兒,恰好遇到了夜叉,夜叉罵道:「你手內錢都沒了,還有什麼臉在這裡擺!」

三:愚人

愚者,昏也,痴也,拙也。所謂昏者,是指生來昏聵,分不清初一、十五,其腦子大概只有豌豆大小,複雜的世事本就拆分不清,其愚既可憐又可笑,但其中更為可笑的往往是對他們耳提面命的人,譬如我們民間故事中的傻女婿和伶俐媳婦。所謂痴者,是一根筋或者說一條道走到黑的人,他們往往目標過於強烈,做事就不計後果,以致貽笑大方。而拙者,大概應該歸於自作聰明、弄巧成拙的人,這樣的人智商不低,只是或為名或為利而智昏,以致搞出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笑話。其實世事複雜,誰沒有愚的時候呢?但凡老老實實承認也沒什麼,只怕錯勘賢愚,自作聰明。我們還是看看古之愚者,但願能有所借鑒,

其一,有愚者家貧不能酒,每出必啖酒糟餅二枚,就有醉意。一天啖餅而出,遇到朋友,朋友問道:「你早晨起來喝酒了?」答曰:「沒有,吃的糟餅。」回來把這事告訴了老婆,老婆罵道:「呆子,便說吃酒,也裝些體面。」丈夫點頭稱是。等又一次遇到此友,問如前,就以吃酒對。朋友反問他:「酒吃的熱的還是冷吃的?」答曰:「蒸的。」友笑曰:「仍是糟餅。」回來又告訴我妻子,妻子責怪他道:「你怎麼能說蒸的呢?要說熱飲的。」丈夫牢記於心,再遇此友,不待問即誇口說:「我今天酒是熱了吃的。」朋友問道:「你吃了多少?」愚者伸手比劃道:「兩個。」友人笑倒……

其二,過去有個大富的長者,每天左呼右擁,一幫人極盡巴結討好之能事,長者每有痰吐出,就馬上有人搶著用腳踏去,以示恭敬。有一愚者也想討好長者,可總不趕趟兒,於是很不高興,發作道:「痰落地是你們的,痰沒落地是我的。」於是在長者正欲咳唾時,舉腳踏長者口,長者唇破齒折,怒道:「汝何故踏我唇口?」愚人答道:「你若唾出口落地,你左右諂者搶先踏去,我踏之不得,故而選你唾欲出口之際,舉腳先踏,希望得到你的歡心。」老者氣絕……

其三,有個自作聰明、招搖撞騙的人,最初是在蒙學中混日子,教《大學》時念道:「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被主人聽出紕漏趕了出來。又轉到衙門混事,正趕上個昏官,昏官把他奉若神明,並言聽計從。一日昏官捉到一個盜鐘的人,問他怎麼辦,他拽道:「夫子之盜鐘,恕而已矣。」(應該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於是昏官放了盜鐘賊。又一天,捕到一個盜席子的,昏官又向他請教,他念道:「朝聞盜席,死可矣。」(應該是朝聞道,夕死可矣。),昏官立刻將盜席者打死。正趕上冥王私訪,查知此事,馬上派鬼卒將其捉來,痛罵道:「不通的畜牲,你騙人錢糧,誤人性命,其罪不小,轉世時,去變豬狗。」,此人苦苦哀求道:「做豬狗固然不敢推辭,但求變豬要判生南方,變狗祈求做一母狗。」,冥王不解,他躬身答道:「南方之豬強與北方之豬,而且曲禮云:‘臨財母狗得,臨難母狗免。’」(應該是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冥王狂暈……

四:屁話

屁者,氣也,其生自五穀,化作氣流,在五臟六腑中千回百轉,最終濁氣下降,傾瀉為屁。屁,據說有響屁和蔫屁之分,前者聲似石崩帛裂,鏗鏘有聲,味兒卻寡淡;後者如薰風拂面,雖無聲無息,卻臭不可聞。所以民間說那些榆木疙瘩一樣的人是三腳踹不出個屁來,由此看來,放屁,尤其是放響屁,不只放者痛快,而且別人聽來也爽利些。後來有聰明人把屁和話聯繫起來,也大概源於二者發聲原理接近,實際效果有時雷同,更況且上下一顛倒感覺也頗為酣暢,人人起而效之,於是罵的字典裡便多了「放屁!」「屁話!」「娘稀屁!」之類的經典。其實屁本無過,受人牽連,也沾了人氣,演繹了世態人情。此理溯本求源,原是古為今用,不信大家請看:

其一,古代有個瞎子,雖雙目失明,卻能聞香識氣。有個秀才便拿本《西廂記》給他聞,其曰:「《西廂記》」問:「何以知之?」答曰:「有些脂粉氣。」秀才又拿來《三國誌》與他聞,曰:「《三國誌》」又問:「何以知之?」答曰:「有些兵氣」秀才以為奇異,便將自己作的文字與他聞,瞎子說:「此是你的大作。」又問:「你怎知?」答曰:「有些屁氣。」

其二,古代有個人好奉承貴人,某日陪貴人閒聊,貴人忽撒一屁,此人馬上說道:「哪裡來的迦楠香?」貴人羞赧道:「我放一屁。聽說屁是谷氣,以臭為正,今不臭反香,恐不是吉兆。」那人趕忙用手摟氣嗅了一嗅,裝模作樣道:「現在有些臭了。」

其三,古代有位昏官端坐大堂之上,卻無案可審,恰在此時,眾差役中有人放了個響屁,昏官立即發威道:「把屁拿來!」差役報告說:「老爺,屁是一陣風,吹散沒蹤影,叫我們如何拿得?」昏官大怒:「為什麼徇情放跑?定要拿到!」眾差役沒有辦法,只得拿來干屎回話:「報告老爺,正犯跑了,拿的家屬在這裡了。」

五:風雅

風雅一詞,源自《詩經》的國風和大雅、小雅,是名副其實的高、雅。其高若梅蘭竹菊的清骨,其雅如琴棋書畫的神韻,高山仰止,雅爾不群。高雅之人作風雅之事,李白「舉杯邀月」是風雅,王羲之筆走龍蛇是風雅,嵇康撫琴擊節是風雅……林林總總,多少高雅之人留下了多少千秋佳話,同時也把風雅抬上了高山之巔,玄妙之境,以致許多人競相攀附。這其中有真正的文人雅士,當然也少不了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後者的拿手伎倆就是附庸風雅,即偽裝的風雅,牽強的風雅,可笑的風雅。這類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表面上好高騖遠、自命不凡,骨子裡庸俗不堪甚至濁臭逼人,巨大的反差往往會產生強烈的喜劇效果,不信我們看看古人的笑談:

其一,有個庸人造了一所精美之室,室中栽梅蘭竹菊,羅列古玩書畫,凡是高雅之物沒有一樣不具備。主人也頗為得意,每有客來必逐一誇耀。一日,遇到一位耿直的客人,主人帶客人參觀完畢,客氣地問道:「室中如有不相稱的,一定請你直言,以便去掉。」,客人笑答曰:「件件俱精,只有一物可以去掉。」,主人忙問:「什麼東西?」,客人直言不諱的說:「就是你。」

其二,有個鄉下人進城赴宴,宴席中有橄欖,鄉下人沒吃過,但覺澀而無味,便竊問同席的人:「這是什麼稀罕東西?」,同席的人認為他粗俗,鄙視他說: 「俗!」他以為「俗」是橄欖的名字,便牢記心中,回家後逢人便吹噓:「我在城裡赴了大宴,吃了一種很奇特的東西,名叫俗。」大家不信,他便張口呵氣說: 「你們不信,現在我滿嘴都是俗氣哩!」

其三,唐代有個叫韓簡的節度使,粗俗卻好風雅,多與文人雅士交往,卻恥於聽不大明白,於是常招人講學論道,一日招孝廉講《論語·為政》,聽完後的便對自己的幕僚說:「今日方知古人淳樸(愚鈍),年至三十,方能行立」,嗚呼!「三十而立者」孔子也,如若聖人有知,豈不哀哉!

六:貪官

官者,管也,是政府、軍隊或其他團體中的主管,他們大權在握,在一定範圍內舉足輕重,雖未必是一呼百應,但「楚王好細腰,城中多餓死」,上行下效,其影響非一般群眾所能企及。既然官為特殊階層,也有其運作規則和群體特徵,所以人們對他們的是是非非也已經見怪不怪了,耍耍官僚,擺擺官架,打打官腔,都尚在人們能容忍之列,人們最痛恨的當屬貪官。「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分分皆是民脂民膏。貪官的可怕在於得隴望蜀、貪得無厭。他們的對金錢態度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他們權力的慾望是青雲直上順便雞犬升天,他們對名譽的設想是明修清譽,暗實陳倉,他們對子孫的期望是「幸福」萬年長……很早以前人們便把其比作碩鼠,可見其危害之大、民憤之強,也因之人們對貪官的諷喻層出不窮,常推陳出新,下面我們還是看看古人刺向貪官的利劍吧。

其一,一新官到任,舉行了接任祭儀,也無非是焚香禱告並宣誓為民,這位新官在儀式完了發現地上有未燃的紙錢,於是彎腰拾起並揣進的懷裡,看門人不解:「老爺,那是紙錢,要它做什麼用?」,老爺微微一笑,答道:「我知道,我要用它發個利市。」

其二,宋開寶年間,神權縣令張某,外廉而內貪,一日,出公告云:「某月某日是知縣生日,特告知衙內外之人,不得有所獻送。」一曹吏與眾同僚議道:「縣令名言生日,是讓我輩知道,言不得獻送,是別有深意的。」眾人雜然相許,到那天大家各持厚禮敬獻,縣令一無所拒,統統收入囊中。最後還告訴他們說:「後月某日,是縣令夫人的生日,在不要送東西來了。」眾人感覺他又可笑又可恨。於是有人作了《鷺鷥詩》諷刺他道:「飛來疑似鶴,下處卻尋魚。」

其三,某官吏有一天家裡進了小偷,因為門戶謹嚴,所以小偷僅盜得兩隻雞而去。但因為是官吏失盜,所以差役,知縣,知府依次到府上問詢,問所失幾何,並表示一定會盡力追回。此官吏便偽稱丟了金銀若干、貴重器物若干,並讓他們依法追回。幾個月後,在本地逮住了幾個強盜,繳獲眾多的金銀財寶。縣令明知不是某官吏的東西,卻為了討好他,讓他家來認領,結果都認作自家的東西,沒入私囊。

七:慳吝

古代有種叫蝜蝂的小蟲子,背澀善負。它見到東西就隨行隨取,然後昂頭負之,即使疲憊不堪也不停止,直到被壓得一僕不起。有人可憐它,去掉它的負擔,但只要能走,就又持取如故。這是柳宗元講的一個寓言故事,其中的蝮蝂也是慳吝人形象翻版。慳吝的核心是愛財,聚斂起來貪得無厭,就像蝜蝂一樣,為財所累為財而死都在所不惜。其外在表現是吝嗇,不但對別人,對自己也是一毛不拔,舍命不舍財,活著痛苦,死了空空。此類人舉目皆是,古今亦然。我們且不說外國文學畫廊裡的四大吝嗇鬼(阿巴貢、夏洛克、潑留希金、葛朗臺),也不說《儒林外史》中為兩根燈芯不肯閉眼的嚴監生,我們說幾個形似我們身邊人物的慳吝人。

其一,漢代有個富有的吝嗇鬼,年老無子,每天破衣爛食,黎明即起,入夜方息,克勤克儉,聚斂無度。一天有人向他求乞,不得已入內,取十錢,從堂屋而出,走一步減去一個錢,走一步減一個,等到了外面,只剩下了兩個錢,看著心疼,於是閉著眼睛把一個錢交給了乞者,並且反覆地叮囑說:「我這是傾家蕩產照顧你,求你千萬不要跟別人說,免得相跟著都來要錢。」

其二,有個人性情最為吝嗇,忽然得了癆疾,醫生診斷說:「脈氣虛弱,最好用人參補補身體。」病人十分吃驚,看著醫生說:「身體虛弱,只好聽天由命。」 醫生說:「人參如果不用,必須用熟地代替,其價錢很賤。」病人搖頭說:「破費太過,情願去死。」醫生曉得他吝嗇便欺騙他說:「還有一藥方,用干狗屎和紅糖一二錢服下去,也可以補身子。」那人興奮的問道:「不曉得狗屎一味,可以單獨用嗎?」

其三,一猴死後見冥王,求轉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將身上的毛盡行拔去。」於是喚夜叉動手,方拔一根,猴子就禁不住疼痛,大叫不止,冥王笑道:「畜牲,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八:婚姻

婚姻,人生之大事也。言其大,一則關乎人類繁衍、國家興旺,二則關乎血脈的延續和終身的幸福,所以不可不慎重。我國古代把「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列為人生幸福的巔峰,民間也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的說法,雖說現代社會人們開放了,離婚也便捷起來,但人們希望白首偕老的原望沒變,期盼婚姻美滿幸福的理想依然。婚姻是什麼呢?有人說是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有人說是買賣,需要好好掂算,苦心經營。錢鐘書先生說,婚姻像圍城,外面的人想衝進去,裡面的人想衝出來,箇中滋味,一言難盡。

人心如面,各不相同,人們對婚姻的選擇標準也不同,有人講究門當戶對,有人看中情投意合,有人喜歡攀龍附鳳,有人忠實於聽天由命,也有人嫌貧愛富……世事紛雜,婚姻的優劣、幸與不幸也很難界定,我們且聽古人的笑談:

其一,五臺山某禪師收了一個小沙彌,年僅三歲。師徒二人在山頂修行,從不下山。十多年以後,禪師同徒弟下山,沙彌見牛馬雞犬都不認識。禪師就指著告訴他:「這是牛,可以耕田;這是馬,可以駕騎;這是雞犬,可以報曉,可以守門。」沙彌唯唯。不一會,一年輕女子走過,沙彌驚問:「此又何物?」禪師怕他動心,就正色地告訴他:「這是老虎,人近之必遭咬死,屍骨無存。」沙彌唯唯。晚上,禪師問他:「你今天所見之物,可有心上想要的?」沙彌曰:「一切東西,我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總覺得舍她不得。」

其二,有個女人選擇配偶,正趕上兩家求婚,東家郎貌醜而富有,西家郎貌美而貧窮。父母問女兒打算嫁給哪一個,女兒說:「兩個都嫁。」問其緣故,女子回答說:「我要在東家吃飯,然後去西家睡覺。」

其三,有個男子在上廁所,隔壁廁所有一女子。不巧女子碰掉了手紙,聽到那邊有人,便說:「如果有知趣的把手紙給我,我願意做他的女人。」男子聽後,馬上把自己用的手紙從壁縫中遞過去,女子擦淨後走了,男子嘆氣說:「親事雖定了一頭,可這一屁股債怎麼能揩的乾淨?」

九:職業

職業原是有官職的人掌管的業務,後引申為一切正當合法的謀生餬口行當。高官、白領為業,醫師、教師亦為業,販夫走卒亦是業,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其「業務」,分工不同而已。梁啟超先生說:「任何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那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當屬於這樣的人。他們之所以成功源於他們對待職業的態度,他們熱愛並忠於自己的事業,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事業上,心無旁騖,這便是我們古人所說的「敬業」。敬業者,人敬之,天酬之。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是敬業,而是混業。他們或者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得隴望蜀,或者是「紅杏」出牆,走了邪門歪道。總之是不安心本職工作,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最終誤己害人,更有甚者禍國殃民。毫無疑問,我們當敬業樂群,對撞鐘族當效古人譏之笑之,並以之為鑒。

其一,有個木匠給別人家裝門閂,誤將門閂裝到了門外。主人罵木匠是瞎賊,木匠反駁說:「你才是瞎賊!」主人大怒道:「我怎麼倒瞎了?」木匠說:「你如果有眼,就不會請我這樣的木匠。」

其二,一監生經過京都官辦學校,聽到官員正發怒要懲處兩個書生,便向學堂的人詢問:「這情況是要打,還是囚禁起來?」學堂的人說:「出個題目要其作文」監生立即嚷道「啊!懲處不應達到如此地步。」

其三,有個人去武場觀看,被飛箭誤傷,趕緊接來外科醫生為其診治,醫生說:「這是很簡單的事。」於是用小鋸截去體外的箭桿,就索要費用打算離去。病人急問:「體內的箭怎麼辦?」醫生回答說:「這是內科的事。」

十:宴請

民以食為天,何況中國人是最講究養生之道的,不但自己在家裡精工細作,而且大興酒樓、飯店之業,並形成了一整套的餐桌文化,宴請之道。如有違此道,不但達不到宴請的目的,反而會被認作恥笑,甚至永遠被綁在恥辱柱上,成為人們的反面教材,我們不妨一觀:

其一,有位先生請客,宰了一隻雞,伴以蘿蔔為食,邀請了二十幾個學子。雞的陰魂到陰間告狀說:「殺雞請客,到也是常事。只是不該一隻雞供二十幾個人吃。」閻王將信將疑的說:「恐怕沒有這樣的事吧。」雞說:「蘿蔔可以作證。」等到把蘿蔔拘來審問,蘿蔔說道:「雞你欺心!那日待客,只見我,哪裡看到你了?」

其二,有個人貪戀酒席,總不肯起身。主人碰巧看見了樹上有只大鳥,便對客人說:「這筵席已經吃久了,盤裡的菜也沒了,等我砍倒那棵大樹,捉下那隻鳥來,煮熟給你下酒,怎麼樣?」客人說:「只怕樹倒就飛了。」主人說:「這是只呆鳥,死也不肯動身的。」

其三,古代有個特別貪吃的人,每次入席都旁若無人,貪吃不已。有一次,友人和他一起吃飯,貪吃者說曾和他見過一面,朋友說:「我們並沒有見過面,想是您人錯了。」等到上菜後,貪吃者低頭大嚼,兩支筷子忙個不停。友人突然醒悟,說:「對了,確實見過一次,因你只顧吃菜,整個宴席間不曾抬頭,所以不認得你的尊容,莫怪莫怪!」

十一:自知

古人云:「自知者明,自勝者強。」人活於世,貴在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才能活出精彩。所謂自知,就是全面透徹客觀的瞭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長短,掂出自己的份量,從而腳踏實地,實現自己的認生價值。人不自知,就是通常說的不知自己吃幾碗乾飯,除了少數自卑自慚的以外,大多是自大自負,最終誤己害人,貽笑大方。

其一,古代有個窮人留客人吃飯,其妻因飯少,就用鵝卵石墊在了碗下,誰知添飯時,不小心漏出了石子,主人見此十分羞愧,便斥責妻子道:「瞎眼的奴才,淘米的時候,眼睛長到哪裡去了?這樣大的石沙就不知道撿出來扔掉?」

其二,古代有個士族公子,無才卻喜歡作些淺俗可笑的詩文,周圍的人心裏恥笑,表面上卻大加讚賞,常哄他殺牛宴請,好博得美名。他的妻子是個明白事理的女人,多次哭著勸他,他不理,反而長嘆曰:「我的才華連我的妻子都不接納,何況旁人呢?」

其三,齊湣王國破流亡到了衛國,一日散步的時候,忽然對隨行的公玉丹說:「我已經流亡在外,卻不知是什麼原因,你能告訴我流亡的原因麼?我好改過。」 公玉丹答道:「我以為大王已經知道了呢?原來你還不知道。我告訴你,你流亡是因為賢明,天下的君王都不賢,所以恨你的賢明,所以合兵圍攻您,您才淪落到如此地步。」湣王聽了感慨萬端,長嘆一聲說:「原來一個人賢明,竟是如此的痛苦。」

十二:執著

執著原始佛教用語,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後來指固執或拘泥,也指堅持不懈。由此觀之,執著是把雙刃劍,既可能是戕害自我的利刃,也可能是斬斷事業羈絆寶劍,看你如何使用了。對待名利該放手時且放手,千萬不要過於執著。對待自己喜歡的事業,該執著時且執著,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去留之間衡量著你的眼光,取決於你的勇氣與毅力。我們還是以古為鑒,正確對待執著吧。

其一,有個愚鈍的奴僕,主人請客,派他拿兩個錢去市場,一個買油,一個買鹽,僕人答應著拿了錢就走,走到半路似有所悟就又返回來了,上前認真地問主人道:「我剛才忘了問了,這兩個錢那個買鹽?那個買油?」主人及客人滿堂皆大笑。座中一人不笑,徐徐曰:「你們笑什麼?這僕人很有智慧。俗語說‘磚錢不買瓦 ’,假如我們都有此奴僕的品德,即使窮也不至於揭不開鍋。」

其二,相傳南陽太守某死在了官衙,之後靈魂不散,每到黎明點卯時,一定會烏紗玉帶在大堂上面南而坐。如果有差役叩頭,還能看到他微微點頭,像是接受拜伏的樣子。天色大亮,才消失。雍正年間,太守喬公聽到此事,笑著說:「這是有官癮的人。身雖死,還不知道其死的緣故。我明日會開導他。」於是未到黎明就穿好官服坐在了大堂上,不一會兒,那著烏紗者遠遠的來了,看到堂上有人佔坐,就逡巡片刻,長嘆一聲,然後永遠地消失了。

其三,艾子到郊外遊玩,弟子通和執跟著,路上口渴了,就派執去田家要酒水。執來到田家,看到一老翁正在門前看書,執禮貌德說明來由,老翁指著書中的 「真」字問道:「認識這字嗎?認識就給你酒水。」執老老實實的回答:「是真字。」老翁面含怒色,不理不與。執回來覆命。艾子說:「執不通達,通去吧。」通見到老翁,老翁如前所問。通說:「這是‘直八’兩個字。」老翁非常高興,取出美酒贈與他們。艾子喝著甘甜的美酒說:「還是通聰明呀!假使都像執這樣的認真,我一杓水也喝不到了。」

十三:戲言

戲言也就是玩笑話,古代「君無戲言」,普通人當無此清規戒律。生活中老是板起面孔說話,那是名副其實的賈政,會讓人受不了的。輕鬆的玩笑可以活躍氣氛,協調關係。當然分寸的把握十分重要,不然會出十五貫戲言釀深冤的慘劇。對無德之人、無聊之人我們笑之戲之,應該是很快意的事情。古人也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揀嬉戲一章供大家笑納:

其一,有個和尚在路上走,一個小孩子喊道:「和尚和尚,光頭浪蕩。」和尚一聽大怒道:「一個觔斗,翻在你娘的肚子上。」小孩子的母親聽了亦發怒道:「我家小孩,不過是開玩笑,你為何出此粗言?」和尚回道:「娘娘,難道我小僧說的是真?何須著急?」

其二,有個人好喝酒,偶然去參加宴會,見酒桌上酒杯很小,於是裝作嗚咽之態。主人問他為何嗚咽,那人回答說:「睹物傷情呀,先父去世那天,並無疾病,可是由於朋友相邀喝酒,也像您府上的酒杯一樣小,誤吞入口,因此被噎死了。今天又見一樣小的酒杯,怎能不哭?」

其三,有個貧窮的城裡人,往往吃了早飯都沒有晚飯,偶然一天揀到一個雞蛋,高興得告訴他的妻子說:「我有家當了。」妻子問他家當在那裡,那個人指著雞蛋說:「這個就是。然而要等十年才能變為現實。」妻子不解,他接著解釋說:「我拿著這雞蛋,借鄰居家的抱窩雞孵化它,等到那些雞雛長大了,就取一隻母雞回來生蛋,蛋再孵雞,雞又孵雞,兩年之內就能得到三百隻雞,就足夠賣得十兩銀子。我用這十兩銀子買五頭母牛,母牛再生母牛,三年之內可以得到二十五頭牛,母牛生下的再生母牛,三年之內可得一百五十頭牛,就賣三百兩銀子了。我拿著這些銀子放債,三年之間,就能拿回五百兩銀子。我們用這銀子的三分之二買田產房屋,三分之一買僕人、買小妾,我就和你悠閑自在的度過餘生,不也很快了嗎?」

妻子一聽說買小妾,勃然大怒,用手砸碎了雞蛋,說:「不要留下這個禍種。」丈夫憤怒的鞭打妻子,還把她告到了官府說:「當即破壞我家當的就是這個惡婦,請殺了她。」官員問他家當在哪裡?敗壞到什麼程度?那人就從撿雞蛋說起,直到買小妾為止。官員說:「這麼大的家當,敗壞在惡婦得一拳之下,確實該殺。」就命令對妻子施以烹刑。妻子喊道:「丈夫說的都是沒實現的事,為什麼要被烹?」官員說:「你丈夫說買小妾,也是沒實現的事,為什麼就被嫉妒?」妻子說:「本來是這樣,只是清除禍患要盡早罷了。」官員笑著釋放了她。

十四:作文

口說為話,落筆為文,其實作文本和說話一樣,皆是審時度勢,讓內心的聲音從容的從心裏飄逸而出,不是說沒有技巧,但關鍵是以誠待人,真心示人。而偏偏有人把作文看作了不起的事情,一作文便端起架子,搖頭晃腦,放著好好的話不說,偏愛言不由衷、無病呻吟,甚至胡說八道。有前車之鑒,可惜好多人還不覺悟,所以還要舊事重提了。

其一,有個秀才臨近考試了,日夜憂悶不已。他的妻子安慰他說:「看你作文如此之難,好像我生孩子一樣的。」秀才說:「還是你生孩子容易。」妻子說:「怎見得?」秀才說:「你肚子裡是有的,而我肚子裡卻是沒有的。」

其二,古代有個書生叫李廷彥,他寫了一首百韻詩向達官請教,其中有詩句是:「舍弟江南沒,家兄塞北亡。」達官頓生惻隱之心,同情地說:「沒想到你家裡如此的不幸。」李廷彥急忙解釋道:「實際上無有此事,只為對仗貼切罷了。」

其三,錢塘有個學子做了一首《竹詩》獻給蘇東坡,詩中寫道:「葉攢千口劍,莖聳萬條槍。」東坡道:「此竹葉子似乎太少了。」那人還是不明白,東坡笑道:「十竿竹方生一葉,難道說葉子多嗎?」

十五:哲理

哲理是宇宙和人生的道理,但並非哲學家的專利。平凡的生活中有生命的真諦,百姓的笑談中有人生的哲理。其實生活就像是淘金,「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但切記會發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不要讓所謂的金子晃了我們的雙眼,迷了我們的心性。這就要我們拿出眼光,鑒古觀今,勇於追求生命的真金,讓自己的生命煥發光彩。

其一,有個人問:「樊遲的名字是誰給取的?」另一個人回答說:「孔子取的。」又問:「樊噲的名誰給取的?」回答說:「漢高祖取的。」再問:「煩惱之名誰取的?」回答說:「這是他自己取的。」

其二,寺廟裡有三尊聖像:先是儒教聖像,次是佛教聖像,後是道教聖像。道士見了,馬上把老君移到中位;和尚見了,又將釋迦牟尼移到中位;讀書人見了,又將孔子移到中位。三位聖人自相說道:「我們原是好好的,卻被這些小人搬來搬去,搬壞了。」

其三,蘇州人和杭州人同席,杭州人只吃棗子,而蘇州人單吃橄欖。杭州人問蘇州人:「橄欖有什麼好的?可是你偏愛吃它。」蘇州人說:「回味最佳。」杭州人說:「等你回味好,我已經甜過半天了。」

人生百味,不可不嘗。面對人生,我們既要現實也要理想,不要只顧眼前利益,也不要自尋煩惱,更不要撥弄是非,踏踏實實、快快樂樂的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祝君開心永遠!

来源: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