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孟子的「浩然之氣」 (圖)

 2011-01-02 22: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孟子聲稱,「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何謂「浩然之氣」?孟子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謙於心,則餒也。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孟子·公孫醜上》) 人生智慧(rszh.net)

這段話的意思是:「那一種氣,最偉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一點不加傷害,就會充滿上下四方,無所不在。那種氣,必須與義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沒有力量了。那一種氣,是由正義的經常積累所產生的,不是偶然的正義行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於心有愧的事,那種氣就會疲軟了。所以我說,告子不曾懂得義,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之物。(我們必須把義看成心內之物),一定要培養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時時刻刻地記住它,但是不能違背規律地幫助它生長。」

孟子說:「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孟子·公孫醜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浩然之氣」是一種合於自然,通於宇宙的具有某種實體意味的感性力量。這種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個內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靈。故「浩然之氣」是既感性又超感性。這種「超」是內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馳騖的超越。「浩然之氣」的形成是一種道德人格的精誠的修煉過程,這一修煉過程具有一種無目的的目的性,並從而化成「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同一,理性與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說,「浩然之氣」其實就是「善」達到極境時所放射的「美」的光輝。它是善的巨大力量與美的強烈感染力的內在統一,是一種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氣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氣」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孤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萬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礡,凜冽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氣」就是他一貫表白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說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說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從孟子到文天祥,再到近代以來的無數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種驚天地泣鬼神,輝映千古的「浩然正氣」鑄就了我們民族的脊樑,開拓著中國的希望。

来源:西安晚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