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科學家發現食岩細菌可將火星變「綠色地球」(組圖)

 2010-09-20 20:1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科學家認為藍細菌等食岩細菌採集火星表面寶貴資源,為未來人類基地提供條件

澳大利亞中部挖掘發現的藍細菌化石

近日,研究人員稱,微小的食岩細菌可以採集火星寶貴的資源,並為人類首次殖民拓展提供基礎條件。但是,通過食岩細菌改造火星表面成為新地球的計畫並非短暫時間內完成的。

目前,最有希望的火星拓展細菌是藍細菌,它源自地球25億年前,差不多能在地球任何環境利用光合作用將陽光轉換為能量。同時,藍細菌和其它食岩微生物已被證實能倖存於歐洲「BIOPAN」平臺和國際空間站「EXPOSE」平臺的真空環境中。在低地球軌道範圍內,僅有強烈的太空輻射抑制藍細菌生存的不利條件。英國開放大學地理微生物學家查爾斯 科克爾說:「這些微生物能夠完全承受異常惡劣的環境,但我們對它們可承受真空環境的能力感到驚奇!」

在地球上科學家已成功地利用細菌提取資源,全球25%銅資源就是使用細菌提取。這些細菌也可在其它行星實施類似的功能,從而製造返回地球的火箭發射燃料,或為自給自足型人類基地提供必需材料。科克爾和同事最初期望藍細菌能夠處理月球和火星上發現的岩石,他們測試了幾種類型的藍細菌,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行星和太空科學》雜誌上。一種叫做「Anabaena cylindrica」能夠對所有類型的岩石進行採集,其中包括較高和較低硅含量的岩石。它們暴露在乾燥的模擬火星環境中可持續存活28天。

科克爾在8月刊的《微生物學趨勢》的一份評論文章中指出,微生細菌有助於在太空開拓新的邊界。一些細菌能夠氧化黃鐵礦中鐵分子,並形成硫酸進一步分解岩石。此外,一些細菌還有助消除月球灰塵或火星塵暴對人類和機器人的威脅。2008年,研究人員在中國內蒙古使用藍細菌作為「人工沙漠種子」,僅15天即可建立一層堅硬的沙土,在10米每秒風速下可保持沙土不流失。

同時,研究人員已進行「微生物燃料」實驗,未來可能在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和氫氣中產生甲烷燃料。科克爾強調稱,藍細菌等微生物成為將火星轉變為綠色或者藍色地球的「先驅」,並非短期時間能實現的目標

来源:科學博覽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