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最熟悉的詞彙可能就是全球化,或者說是國際化。任何場合,任何人,如果不提全球化或者國際化,那一定是OUT了。政府大張旗鼓高調聘請老外作顧問,企業則聘老外作CEO,沒有條件聘老外的也不甘落後,總得做點兒與全球化和國際化扯上關係的事,最簡單和最容易的就是請老外參加各種活動。
任何活動,大到政府搭臺,小到企業唱戲,只要有洋麵孔,就是國際化的最重要標誌。要國際化,就需要洋麵孔,而真正的洋麵孔是不會滿足中國的面子工程的,所以催生了一個特殊的職業——專業洋會蟲。
Peter是一金髮碧眼、地地道道的美國小夥,學歷不高——中國某高校中文進修班文憑,沒有一技之長和正式的工作單位,更沒有固定職業,但他非常的忙,忙於在中國各個大中城市參加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會議。
參加會議時,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坐在主席臺,然後照著主辦方早已替他擬好的稿子念一遍就算完成任務,當然,念稿子的時候他必須用美語,儘管他的中文是相當地道,散會後簽字領錢(出場費絕對不低),各不虧欠。他的頭銜從來都不固定,上午還是美國金融界才俊,下午搖身一變就成了IT專家。
他的名片上除了一個中國的手機和美國的手機為了聯繫走「會」方便是真實的外,其餘都是主辦方為了與他扮演的角色相吻合而幫他胡謅的。
一說起中國,他的臉上便會漾起一種複雜的幸福感,他從不掩飾當初誤打誤撞到中國來學中文成就了他的新「金山」夢。
我們不僅有洋會蟲,而且還有為數不少的土會蟲,這些人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只不過到國外鍍了一層金,拿了個外國身份,搖身一變成了海外華人。洋會蟲主要參加帶國際頭的會議,而土會蟲主要參加與歸國華人相關的會議。他們也很忙活,你想啊,全國有31個省市自治區,下面還有那麼多中等城市,下面還有縣,按照中國現有的行政區劃,只要有一半的地方政府搞這些所謂的海外人才洽談會、海峽兩岸人才洽談會,甚至招商引資項目洽談會,這些人就會拉不開栓。
對於主辦方來說,參加者是誰並不重要,有沒有效果更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他們只需要一個數——土洋會蟲的數目,然後往會議總結裡一填就萬事大吉了。
在國外,同樣也需要「會蟲」一族。國內每年出去那麼多所謂的招商引資和海外人才招聘的政府團,有省長、部長、市長帶隊的,都像模像樣的。像有些經濟發達地區,連鄉鎮也會派出招商引資和人才招聘團。這些場合,哪一個不需要有人撐場面?據說剛開始的時候還可以請到一些老外,但次數多了,老外也發現你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無非是應個景,也就不跟你玩兒了。所以,後來就沒什麼老外參加了。
有一次某省長帶隊的招商引資洽談會,我看現場根本就沒什麼老外,全是中國人,心想這省長肯定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問主辦方像這樣能交差嗎,主辦方的老兄十分肯定地說,沒問題,只要領導出了國,就算成功了百分之八十。你以為他真認為可以簽幾張單啊?這些頭頭腦腦對這些事情門兒清,也就找個借款全世界轉轉。我們納稅人的錢就這樣被扔進了大海,可水太深,連漣漪都沒有,更何況水花了。
從這一點來講,外國真不如中國。澳洲前任總理陸克文上任伊始訪問歐美,因為時間比較長,出訪的國家多,回國後被查了個底兒掉,動不動就得接受議會質詢,問得他是腦門兒冒汗。
除了這些專職開會的會蟲外,還有一些老外成為了不是演員的演員。一些海外回國的華人成立了公司後,為了方便業務洽談,往往會臨時租一個老外冒充董事長,因為中國人比較迷信外國人。實際上,這些海外華人辦的公司的的確確是一家外資公司,可中國人就是不相信這張中國臉,這種情況我在國外也經常碰到。
我認識的一個華人已經出國二十多年,自己開辦了一家公司,還兼國內某市的駐外辦事處。每當該市的重要人物出訪時,都會有一個老外全程陪同,對外的頭銜是首席聯絡官,意思是負責與駐在國政府聯繫和溝通,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就是一擺設。
這種現象的出現應該說是一個特例,它是這個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如果我們大家,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公民都能夠實事求是,不以貌取人,這樣弄虛作假還有必要嗎?這樣的事情還可能發生嗎?這些最蹩腳的演員還有市場嗎?這應該算是自作自受吧!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竟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