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中人民幣爭執減緩 升值前景難料

 2010-04-05 11: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看中國特約記者李元翰綜合報導】美國與中國關於人民幣匯率相持不下的高調爭執,開始出現減緩。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4月3號宣布,推遲原定4月15號公布的關於中國是否操縱匯率的報告。國際主流媒體和專家學者對人民幣升值的前景並不樂觀,同時分析了升值所產生的種種後果。

美國財政部原定在4月15號向美國國會提交是否認為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報告,在此之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計畫12、13號前往華盛頓出席核安全峰會。

美國之音報導說:最近兩個月來,美中雙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多次交鋒,形成了日益激烈的對抗情緒。人們越來越擔心,這兩個經濟大國萬一卷入一場貿易戰,全世界可能都難以置身事外。

報導表示,歐巴馬政府推遲公布報告的決定,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尷尬局面,以免兩國關係更加緊張。

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指出,匯率確實是牽一髮動全身。她對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說:「如果人民幣升值,就等於中國購買的國債要貶值,就是大量的美國國債要貶值。這一條中國政府沒談,美國也沒談,但是這是一個事實。就等於中國的外匯資產要縮水,壓力很大。」

《紐約時報》引述歐巴馬政府一名官員的話說,作出推遲報告的決定反映了這樣一種想法:在貨幣問題上威逼中國讓步,並不是一個說服中國允許貨幣升值的最有效方式。美方還期待中國能在制裁伊朗的問題上支持美國。

美國克萊蒙.麥肯納學院政治系教授裴敏欣向英國BBC表示,中國可能在伊朗核問題上跟美國採取某種合作態度。

而北京在這個問題上最近受到多方的外交壓力,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在以色列高級代表團訪華後,抵達北京爭取中國的支持。

白宮發言人伯頓(Bill Burton)4月1號對記者說,美國對中國將參加峰會感到「高興」。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是歐巴馬一項外交上的勝利,但也因為如此,美國不可能在匯率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華爾街日報》引述前美國外交官、現為里昂證券駐上海的策略師羅薩曼(Andy Rothman)指出,胡錦濤答應出席峰會,「幾乎保證了」美國政府不會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

在此之前,美國主張在匯率問題上對中國持強硬態度的鷹派,壓倒了溫和派的意見。而中國國內也出現了溫和與激進的不同聲音,中國商務部高調反對以政治高壓手迫使人民幣升值,而央行更傾向於靈活、浮動。

中國央行兩名新任貨幣政策顧問近日表示,應該讓人民幣恢復逐步升值。外界解讀央行「發出人民幣升值的信號」,但中國央行並不是匯率和利率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

同時,中國國內反對人民幣升值的聲音仍然很大,總理溫家寶指責美國將人民幣問題政治化。如果美國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施行貿易制裁,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警告可能將進行報復。

陳德銘表示,人民幣匯率無法解決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失衡問題,中國高儲蓄率、美國高支出以及國際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等因素,在加劇貿易失衡方面的作用更大。

裴敏欣教授認為,最後雙方政策如何調整現在很難判斷。他同時指出:中美發生貿易糾紛,美國商界也將受到重大損失。

曾任英國倫敦市主管經濟與商務政策的副市長,目前致力研究「中國與國際金融危機」的約翰‧羅斯教授分析,全球經濟在未來6到18個月內依然非常脆弱,人民幣若近期升值,將引發包括美國在內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生活水準降低,同時承受通貨膨脹的壓力。

據統計,2009年,美國近20%的進口商品來自中國,而中國3/4的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路透社引述4月2號《經濟參考報》關於人民幣壓力測試結果的報導指出,人民幣如果迅速升值,將嚴重影響出口企業的利潤。

何清漣指出,中國不肯將人民幣升值,是因為2009年中國投放出的天量貨幣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讓人民幣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通脹壓力這是一個比較長期的問題,他們可能更考慮今天的重點是如何度過眼前的大難關,就是不要升值以後帶來大規模的失業、出口嚴重萎縮等等這些問題。」

據官方《中國日報》報導,3月22號,溫家寶總理會見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的外方代表時說:「我知道美國有200萬失業人口,這讓政府十分焦急,但中國的失業人口有2億。」

外界分析指出,胡溫當局目前所面臨的,不僅僅是中國經濟和社會危機,還有江澤民派系勢力的政治反撲。在胡溫各方面的根基還不穩的情況下,過早迫使中國經濟出現大規模危機,後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