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郭子儀打敗安祿山叛軍,收復長安。杜甫聽聞肅宗迴鑾,又赴京城,再次經過昭陵,他一邊緬懷太宗締造文治武功之盛,一邊因局勢出現轉機,而寄予對國家中興的殷切期待,便寫了六韻十二句的排律〈重經昭陵〉: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聖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
此詩顯現出大唐氣派,與〈行次昭陵〉的"流恨滿山隅"互成對比。首二句便見太宗"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三尺劍"、"一戎衣",又分別使用漢高祖劉邦提三尺劍取天下、周武王著戎服而滅紂的典故,意謂江山是李世民打出來的。
但是馬上得天下,不能於馬上治之,所以停止干戈,休養生息,任舉賢能,提倡文化,他的鴻圖廣大如天,難怪後嗣子孫日益光耀騰達。
杜甫重經松柏掩映的道上,見那昭陵石宮高懸在半空,除了"熊罷"守護蒼翠的青山,還見到五彩祥雲在飛揚,瑞相洋溢著國家長治久安的希望。
熊、羆都是猛獸,常用來比喻驍勇的武士或軍隊,南宋王阮、明末清初劉逢源的詩"翠微不用熊羆守"、"無復熊羆守翠微",都用這意思;仇兆鰲、楊倫注此詩,也說是"熊羆之士"、"護陵之軍"。但王嗣奭《杜臆》則說是神靈命猛獸看守山陵。
〈重經昭陵〉與〈行次昭陵〉作時相近,內容有其共通點。〈行次昭陵〉云:"石馬汗常趨",石馬即昭陵六駿。《新唐書.五行志》便記載石馬助戰克敵,奔趨汗出:
至德二載,昭陵石馬汗出。昔周武帝之克晉州也,齊有石像汗流濕地,此其類也。
李商隱〈復京〉也說:"可要昭陵石馬來?"所以詩中"熊羆"應指這批通靈神異,具有不可思議戰鬥力的石人、石馬軍團,恆久護衛著帝陵,或許較貼近詩旨。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熊羆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