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養生新概念:讀書養生論

 2009-08-06 22:1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傳統養生學說中,讀書養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古人對此歷來十分重視,認為"書籍為養心之資,故學者宜多求書藉以養其心"。(《衛生格言》)。宋人倪思列"讀義理書"為"齊齋十樂"之首,韓駒有詩云:"欲樂誑凡夫,須臾皆變壞。惟書有真樂,意味久猶在"(《李氏娛書齋》)。清人石成金將"讀書之樂" 作為其長生秘訣。在石天基養生說中,將"讀書"列為一大法門。曹庭棟養生學專著《養生隨筆》中也專辟"書室"一章。文掞《醫心》詩更直言"病亦不迎醫,書卷養性命。"只是我們對這份寶貴的醫學文化遺產發掘不夠,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利用。

讀書養生的理論基礎

1"讀書養生論"以人類生命活動"恆動"的特性為認識基礎。

傳統醫學很早就認識到宇宙生物界,尤其是人類的生命活動是在"恆動"中化育發展的,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論》云:"天之物故恆於動,人之有生,亦恆之於動。"自然界的氣交變化運動孕育了萬物,其升降出入是生命存在的先決條件。在我國淵源流長的養生理論中,"恆動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莊子曾設喻言之:"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像也。"《三國誌‧華佗傳》云:"搖動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不朽是也"。這都是對廣義的人體攝養而言的,對人腦來說同樣如此。孟子云:"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管子講究"心術",提倡用腦,"老不長慮,困乃遫竭";《素問‧舉痛論》所謂"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都是正確認識到積極思維的作用,強調精神不衰的要訣在於"動",亦即用腦,"用進廢退",用之則振,振而復生。在思維的活動中,讀書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讀書之時,"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能夠全面激發心智,使大腦在恆動中保持機敏與活力。

2."讀書養生論"體現了養神調形的需要。

"形神合一"是傳統醫學理論基礎之一。形指人體的一切組織器官,神指精神意識活動,"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無形則神無以生,無神則形不可合" (《類經》)。形神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不可分離。在這種關係中,心神起著主導作用。古人認為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由"心"來主管的。"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素問‧六節髒像論》)。"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素問‧靈蘭秘典論》)。這就意味著心身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旦心神失養,就可能進一步導致身體各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功能紊亂,而百病加身。而通過讀書等思維活動,使心陽鼓動,血脈充盈,心清神明,機體協調,以避免氣血不調,意識紊亂,形衰氣餒。

3."讀書養生論"符合動靜結合的養生原則。

人體的動、靜關係著精、氣、神的衰旺存亡。我國自古以來在養生方面就存在"靜"與"動"兩種觀點。老子《道德經》中提出在養生方面要自然安靜:"歸根曰靜,是曰覆命",認為安靜自然,可以加強內氣運行,從而袪病延年。《呂氏春秋》則主張以動養生,認為:"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在傳統醫學中,運動養生與靜息養生似乎對立,但更多的養生學家主張動靜結合,並努力尋找、探索動與靜的相宜切點與行為方式,而讀書正是被養生學家認為亦動亦靜,促進精、氣、神互相資生的理想活動之一。清人張英所謂"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唯讀書可以養之"(《聰訓齋語》),正道出其勞逸均衡,動靜適度的特點。乾隆年間名醫董凱鈞十分重視養生調攝之術,他極力主張順其自然,動靜相宜,曾提出"靜中亦動觀書,動中亦靜垂釣"的妙說,也是著眼於讀書中靜中寓動、動中寓靜的諧適特性。正因如此,一些主張靜息養生論者亦以讀書為重要的攝養之法,如極力宣揚"讀書之樂"的曹庭棟云:"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養生隨筆‧燕居》。這就是說,心神必當活動,只要注意將心神活動調節、控制在其耐受範圍內,都屬適度之動,亦即取靜之道。故古人讀書多講究"毋躁而急,毋蕩而囂,毋餒而懾",涉獵流覽,優遊浸潤,既激發心智,又無礙於舒氣安神。

讀書養生的情志調攝效用

古代養生學家將書卷列為養生妙物,除了重視其神思之功外,同時也十分重視其舒郁、存思和陶情諸種情志調攝效用。

舒郁解慍 孫思邈《千金翼方‧養性》云:"人性非合道者,焉能無悶?悶者何以遣之?還須畜(蓄)數百卷書,《易》、《老》、《莊子》等,悶來閱之,殊勝悶坐。"人之七情與髒像有密切的因果關係,情緒好壞,可以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心情愉悅能使整個心理狀態平衡,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消極情緒則易使內臟活動不同程度失常,頑固沈重的憂郁和慍怒,足以使各種疾病乘虛而入。如何宣達不良情緒,從苦惱心境中解脫出來?傳統醫學提出"郁者發之,結者散之"的原則,讀書則不失為用精神寄託來轉移情緒、尋找解脫的一種良好的方法。讀書不但能導滯解慍,蕩滌鬱結,排遣寂寞,閑適生趣,同時能使陰陽調適,氣血暢和。

收心守一 人有許多複雜的心理活動,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心思雜亂,諸躁妄動,最易傷神;心神專一,動而不亂,則能養神。而一旦元神之府出現煩擾雜亂現象,就要調理身心。當然可以採用諸如氣功入靜的"守一"方法,同時也可以在讀書過程中專心致志,以一念鎮萬念。明人王像晉《書室修行法》云:"心不定,宜看詩及雜短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通過讀書來集中意念的方法與道教"存思"的養生功法亦有款通之處。所謂存思,最重要的是思想要高度"入定",排除人的各種感覺同周圍環境的接觸,忘掉自身的存在,也就是要達到"收心"、"坐忘"的境界。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要須安坐收心,竟境住無所有,因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司馬承禎《坐忘論‧收心三》),至此便到了俗慮雜念全部排遣的境地。梁啟超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中稱小說支配人道之力,首先便是"熏"。認為其即如《楞伽經》所謂"迷智為識,轉識成智"之力。所以說讀書是治煩鎮
亂,收神入宅的良方妙藥。

涵養性情 在我國古代哲學中,將"性"與"命"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概念,故養生學將"養性"置於極其重要的地位,而"性"與"情"又密不可分。情是人體對外界刺激在情志方面的應答反應,但同樣的外界刺激,對於不同的人引起的情志波動卻各不相同,古人認為,這是由於各的"性"異。"情由性生",性是一個人內在的深層次的動因,情只是具有個性特徵的性在感受外界刺激時所產生的一定的外部表現。因此要有效地控制七情,從根本上說是要提高心性修養,有效地駕馭情感,從而保持人體氣機、陰陽的平衡,促進身體健康。在傳統的"養性"諸法中,讀書被許多養生學家列為首要,如明人張君實云:"讀書所以研理,養氣所以煉性,性理功夫,就在讀書,養氣並行不悖之中"(《水石閑談》)。清人張英云:"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第一事也"(《聰訓齋語》)。讀書之所以能養性,一方面在於它能增益知識,另一方面在於它能陶冶性情。古人所讀之書,無非經、史、子、集四類,其中許多書籍中都包含著豐富的精神養料,多讀多誦可以使人精神開朗,思想通達,性情得到陶冶。膏沃之壤,華實必茂;剛鹵之地,根荄靡托,此為至理。

讀書養生需注意的問題

讀書,是一種心神活動,這是一種特殊的運動和勞動,因而要達到養生的目的,既要遵循一般的規律,又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一、重視操守 其中包含讀什麼和為何而讀的問題。學林無垠,良莠相雜,其品位有高下、雅俗之分,自當有所鑒別,錯將精神鴉片當藥抓非但不能養生而且必將戕害身心。因此,"學書之道,不可尋文而亂目"。讀書,自當以增強思維、豐富知識、提高修養為目的,而不是炫奇示博或附庸風雅。"若不窮書之本意,只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誇訝才俊,無益於修行,有傷於神氣。雖多看書,與道何益?"(金玉哲《立教十五論‧第三學書》)

二、講究適度 世界萬物都有個適度,超過了一定的"度",則"物極必反",讀書養生同樣以適度為原則。正如明代呂坤所云:"心要常操,身要常勞。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勞愈強健,但自不可過耳(《呻吟語》)。不適度的讀書,非但不能達到鍛練和激發思維的目的,反而會使元神耗損,三焦氣結,勞心傷神,臟腑失調。合適的"度"因年齡和身體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應當辯證對待。

三、飲食調養 讀書是一種特殊的運動,因而也必然會勞動心神,消耗精血。倘若精血不充,則形體失養,就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內經》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通過合理的飲食調養,使脾氣充足,胃氣和順,精血充盈,形神健全,以保證讀書時有良好的體能和充沛的精力。

来源:葫蘆中醫藥專業資訊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