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面桃花相映紅

 2009-07-06 14: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唐代詩人崔護詩不多,但其〈題都城南莊〉一詩卻家喻戶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詩中"人面桃花"一句早已成為經典,時至今日仍為詮釋"景物依舊,人事全非"之意的最佳名句。

這首詩活脫脫便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太平廣記》中曾記載道,崔護尚未考上進士之前,清明時節獨遊長安城南,見一座桃花盛開的農莊。只見此處花木叢萃,崔護叩門良久,方有一艷若桃花的女子應聲接待,崔護答以自己正好尋春遊玩,想要討杯水喝。女子讓他進門在院子裡坐下,自己則倚在一株桃樹旁站著等他喝完。

崔護見女子標緻動人,又有那麼一點意思,便以言語挑逗,女子卻完全不回應。崔護一杯水喝完了,便不舍地告辭。而女子送他出門時,彷彿又透出一絲不舍之情。崔護頓時恍然若有所失。

第二年清明節,崔護情不自禁地前往尋訪那位女子。但見桃花依舊,卻大門深鎖,芳蹤杳然。崔護失望之餘,乃在門扉題上"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以記憶那位艷若桃李的女子。

之後,"人面桃花"演變為成語,除形容女子容姿美艷之外,也被用來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傷。

其實,故事未完。幾天後,崔護難忍懸念之情,又到舊地尋訪。卻見一老者告知女兒因崔護之題詩而思念成疾,乃至病故,崔護入內致哀,女子因此復生,最終並結連理云云。

然而,如此平庸的大團圓式情節,卻失去了人面桃花詩裡似有若無的美感了。因此,後代人們往往只願意記得故事前半段裡浪漫的人面桃花,卻大多不願提起故事後半段死而復生終成連理的團圓。

至於這首浪漫抒情詩的作者崔護本人,史冊記載甚少,只知他是唐德宗貞元年間進士,官至嶺南節度使。事跡流傳不多,只因他曾經做了這首七言絕句而名傳千古,至今傳誦不息。因此,這首〈題都城南莊〉便是崔護自己的故事,一位考場失意的獨行者,無意間"忽逢桃花林",進而寫下這首千古名詩。此詩似乎也因此沾染了一抹如夢似幻的光影。

其實,桃花明媚、桃林如煙,容易使人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聯想在一起。忽入桃花莊的崔護,進入的正是人們理想中的淨土。因此,"桃花"指稱的是美好的追尋。正如無法再進入桃花源的武陵人一樣,崔護自然也無法再見人面桃花,而徒留悵惘了。

来源:人間福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