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常提到 「春天養肝」,根據五行,春天和肝都屬「木」。臺灣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主任林胤谷表示,中醫所謂的「肝」,不是單指器官,而是包括體態、個性,例如「肝形人」、「木形人」指的是外型剛瘦、意志力堅強、活動力積極的人。
中醫所謂的「肝」也和情緒有關。譬如說「肝火旺」,表示此人容易生氣、EQ不好、敏感、容易被激怒;「肝氣鬱結」形容悶悶不樂、沮喪郁卒狀態。
林胤谷建議,好好把握春天宜人的天氣,出去走走散心,看到新冒翠嫩的枝椏、一朵生氣盎然的小花,心情就快活啦!不要老待在屋子裡;也要懂得把事情看開放下,做好心情調適。
飲食方面,少吃燥物,如辛香佐料蔥、姜、蒜、胡椒、辣椒,避免影響情緒。出家人不吃「五葷」,即大蒜、小蒜、蔥、韭菜、洋蔥,避免慾念被攪動,就是相同道理。
其它油炸或咖啡、花生堅果、濃高湯等刺激性、易引煩躁食物少碰為妙。飲些春茶、綠茶,有安撫作用,清淡的當季蔬果,如春筍也不錯。
選用能讓人開心緩和的中藥入菜,如百合,可入菜炒肉絲、蘆筍等,具清心寧神效果,另外麥門冬可除煩安眠,或者桂圓,甜甜不膩,溫暖在心。
在住的方面,冬天天冷,門窗常緊閉,春季建議多開窗,讓空氣新鮮流通。衣著方面,俗諺說:「春天後母臉」,意謂入春天氣陰晴冷暖無常,林胤谷提醒,儘管溫度漸漸回升,但早晚變化仍有涼意,不能貪一時之快,保暖衣物褪得太快,反而罹患感冒。
林胤谷說,春季老人小孩要預防病毒感染,特別小兒科經常大排長龍,留意如腮腺炎、流行性腦炎與呼吸道疾病等,生活作息要正常,固定運動。相關補氣的中藥,包括黃耆、黨蔘,泡成茶飲,另可添加枸杞、紅棗,增加甘味好入口。
林胤谷表示,過年期間不少民眾暴飲暴食吃多了高熱量食物,若想挽救脂肪肝,避免營養過剩,那就多吃蔬菜做運動,消耗冬季油脂,增強體內正氣,提升免疫力。
總之,在春天翩翩來臨的時刻,感受蓬勃的生命力與朝氣,兼顧食物特性,把自我調理得與天地相和,即是春季養生之道。常言「一年之計在於春」,也是個人檢視健康、加以調養的好時機。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春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