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太空計畫最近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利用44.4米長的四級「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將4顆衛星送上了太空,「一箭四星」在印度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標誌著印度非軍事航空技術的巨大進步。只是由於中國近日憑著擊落衛星實驗而躋身與美俄同級的太空俱樂部,激起有關太空軍備競賽的話題,才遮蓋了印度的這點成就。
印度這次實驗的成功,大大揮掉了過去的陰影。去年7月10日,計畫搭載重型載荷的「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發射失敗,大大打擊了印度在20億美元的衛星發射市場分一杯羹的美夢。
印度的太空機構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儘管受國際制裁所限,印度絕大程度只能靠國內技術發展航天技術,但ISRO與其他大多數政府項目相比,依然碩果纍纍。
這次實驗的一大重點,是利用重複使用運載的火箭(RLV)搭載550公斤重的返回式太空艙(SRE),進行相關技術研究。RLV在太空停留11天後,於本週成功返回(包括重新進入大氣層和著陸地球)。
太空機構主席耐爾(G Madhavan Nair)用「美妙」兩字來形容SRE-I太空艙在孟加拉灣海域的降落,稱之為「本國的技術突破」。他說,這次太空艙的成功回收,「大大鼓舞」了印度掌握重返地球和可回收技術,以及建造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他表示,「這是向太空發送印度人邁出的一小步」。
「向太空發送衛星相對容易,因為難點已經知道。但對於怎麼將衛星從軌道收回來,卻是一無所知。衛星的速度是每小時28000公里。我們必須讓它在軌道上‘剎車’,要駕駛它。讓它在太平洋上空離開軌道,飛越北極,然後是印度北面的勒克瑙和斯里哈里科塔。它的航行、導引、控制以及返回時的熱量管理,都必須操作正常」。
顧名思義,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可以多次發射,與傳統火箭只能用一次不同,因此能大大降低發射成本。目前,把1公斤有效運載發射上軌道的花費是12000- 15000美元,而一旦可以應用RLV技術,這個數字將大幅下降。由於成本低,RLV可望能吸引更多國家從印度發射衛星。
印度首個技術測試性質的RLV計畫,預計在2008-09年進行,而隨著發射次數的增加,料將為印度太空機構帶來更多的商機。
美國太空梭在1981年4月12號首次升空,儘管技術上成就很大,但是經濟代價卻太昂貴。目前美國有4艘太空梭,而預計到2010年將相繼停止飛行。 ISRO官員表示,印度的RLV將比美國的太空太空梭好很多,因為它有更好的嶄新安全性能。美國之前曾有兩艘太空梭在飛行中爆炸或解體,造成太空人遇難。
事實上,航天業是印度希望發展的一個前沿業務,現正著手準備國內首次完全商業性質的衛星發射,在三或四月用PSLV-C8火箭將一枚義大利Agile衛星送上太空,發射成本據說是1000萬美元。
耐爾稱,印度發射器的成本效益比較高,因此有競爭力。「如果我們能拿到衛星發射市場至少10%的份額,就是很大的機遇了。」今年內,印度可能會為一個全球導航系統發射多枚俄羅斯衛星,並計畫將一顆印尼小型衛星發射上天。
很多人覺得時機已經成熟,該開始由印度政府領頭,通過有競爭力的投標,競標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射訂單。在這方面,印度希望能緊隨中國之後。中國與巴西合作,在2004年拿到奈及利亞的訂單,為其製造併發射一枚通訊衛星。目前,俄羅斯、美國和歐洲在太空發射方面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之後就是中國。
印度也希望與美國進行更多合作。兩國早在1963年開始就有過不少航天合作,當時印度的一顆大氣測量實驗衛星,就是通過美國製造的火箭上天的。不過,數年前印度核試後招致制裁,而導彈技術、太空技術和核發射技術亦互有關連,伴隨核試而來的制裁就阻礙了兩國太空合作的發展。
然而,隨著兩國關係的改善,有關限制正在慢慢解除。去年,美國太空總署與ISRO簽署協定,計畫在明年初發射印度的首個無人飛船,把兩個美國的月球繪圖儀,發送至月球環繞軌道上。
ISRO已經開發了兩類火箭,一種是極軌衛星運載火箭,用於地球觀測和科學任務,如遙距感應衛星;另一種則是探月航天器,用於月球任務。
印度威廉亚洲官网 的遙感衛星Cartosat-1,步入了世界最大的非軍事遙感衛星之列。目前天上已有六個印度太空飛行器在觀測地球,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儀器。「印度國家衛星」的衛星群,為國內9成人口提供了衛星電視廣播,也提供了遠端學習的網路。
然而,印度的運載火箭仍未能裝載本國最重的通訊衛星,目前都要依靠歐洲的亞里安火箭發送。ISRO希望在2008年能在這方面自給自足,儘管去年GSLV的失敗會延遲它的計畫。至於印度的載人升空,科學家說還需等10年。 来源:
印度這次實驗的成功,大大揮掉了過去的陰影。去年7月10日,計畫搭載重型載荷的「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發射失敗,大大打擊了印度在20億美元的衛星發射市場分一杯羹的美夢。
印度的太空機構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儘管受國際制裁所限,印度絕大程度只能靠國內技術發展航天技術,但ISRO與其他大多數政府項目相比,依然碩果纍纍。
這次實驗的一大重點,是利用重複使用運載的火箭(RLV)搭載550公斤重的返回式太空艙(SRE),進行相關技術研究。RLV在太空停留11天後,於本週成功返回(包括重新進入大氣層和著陸地球)。
太空機構主席耐爾(G Madhavan Nair)用「美妙」兩字來形容SRE-I太空艙在孟加拉灣海域的降落,稱之為「本國的技術突破」。他說,這次太空艙的成功回收,「大大鼓舞」了印度掌握重返地球和可回收技術,以及建造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他表示,「這是向太空發送印度人邁出的一小步」。
「向太空發送衛星相對容易,因為難點已經知道。但對於怎麼將衛星從軌道收回來,卻是一無所知。衛星的速度是每小時28000公里。我們必須讓它在軌道上‘剎車’,要駕駛它。讓它在太平洋上空離開軌道,飛越北極,然後是印度北面的勒克瑙和斯里哈里科塔。它的航行、導引、控制以及返回時的熱量管理,都必須操作正常」。
顧名思義,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可以多次發射,與傳統火箭只能用一次不同,因此能大大降低發射成本。目前,把1公斤有效運載發射上軌道的花費是12000- 15000美元,而一旦可以應用RLV技術,這個數字將大幅下降。由於成本低,RLV可望能吸引更多國家從印度發射衛星。
印度首個技術測試性質的RLV計畫,預計在2008-09年進行,而隨著發射次數的增加,料將為印度太空機構帶來更多的商機。
美國太空梭在1981年4月12號首次升空,儘管技術上成就很大,但是經濟代價卻太昂貴。目前美國有4艘太空梭,而預計到2010年將相繼停止飛行。 ISRO官員表示,印度的RLV將比美國的太空太空梭好很多,因為它有更好的嶄新安全性能。美國之前曾有兩艘太空梭在飛行中爆炸或解體,造成太空人遇難。
事實上,航天業是印度希望發展的一個前沿業務,現正著手準備國內首次完全商業性質的衛星發射,在三或四月用PSLV-C8火箭將一枚義大利Agile衛星送上太空,發射成本據說是1000萬美元。
耐爾稱,印度發射器的成本效益比較高,因此有競爭力。「如果我們能拿到衛星發射市場至少10%的份額,就是很大的機遇了。」今年內,印度可能會為一個全球導航系統發射多枚俄羅斯衛星,並計畫將一顆印尼小型衛星發射上天。
很多人覺得時機已經成熟,該開始由印度政府領頭,通過有競爭力的投標,競標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射訂單。在這方面,印度希望能緊隨中國之後。中國與巴西合作,在2004年拿到奈及利亞的訂單,為其製造併發射一枚通訊衛星。目前,俄羅斯、美國和歐洲在太空發射方面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之後就是中國。
印度也希望與美國進行更多合作。兩國早在1963年開始就有過不少航天合作,當時印度的一顆大氣測量實驗衛星,就是通過美國製造的火箭上天的。不過,數年前印度核試後招致制裁,而導彈技術、太空技術和核發射技術亦互有關連,伴隨核試而來的制裁就阻礙了兩國太空合作的發展。
然而,隨著兩國關係的改善,有關限制正在慢慢解除。去年,美國太空總署與ISRO簽署協定,計畫在明年初發射印度的首個無人飛船,把兩個美國的月球繪圖儀,發送至月球環繞軌道上。
ISRO已經開發了兩類火箭,一種是極軌衛星運載火箭,用於地球觀測和科學任務,如遙距感應衛星;另一種則是探月航天器,用於月球任務。
印度威廉亚洲官网 的遙感衛星Cartosat-1,步入了世界最大的非軍事遙感衛星之列。目前天上已有六個印度太空飛行器在觀測地球,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儀器。「印度國家衛星」的衛星群,為國內9成人口提供了衛星電視廣播,也提供了遠端學習的網路。
然而,印度的運載火箭仍未能裝載本國最重的通訊衛星,目前都要依靠歐洲的亞里安火箭發送。ISRO希望在2008年能在這方面自給自足,儘管去年GSLV的失敗會延遲它的計畫。至於印度的載人升空,科學家說還需等10年。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印度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