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人失智症 還聰湯「加減」治

 2006-08-10 14: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老人失智症,中醫稱為「文痴、善忘、呆病……」,症狀為記憶力減退,智能慢慢衰退,常忘東忘西,出了門找不到家;有的兼見幻覺妄覺、急躁易怒、焦慮、憂鬱、多疑、行為不理性、大小便失禁等。

臨床觀察,老人失智症的病理表現有虛、實之分。虛證是腦髓空虛,氣血不足,不能充養於腦引起;實證為痰涎壅塞,瘀阻腦絡或心肝火旺等各種因素侵犯於腦所致。

中醫治療以「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為治則,不能因為失智症以虛證居多,就盲目大溫大補。中醫的診斷依患者體質給藥,一般可分四種證型:

一、髓海不足型:有呆傻愚鈍、頭暈腰疼、頭髮稀疏、牙齒動搖脫落、耳聾眼花、肢體無力等現象。主因「腎氣不足」導致,易發生在六十歲以上老人身上。採補腎養髓、填精養神中藥調理。

二、心脾兩虛型:患者表情呆滯、精神耗弱、疲倦嗜睡、臉色蒼白、缺乏食慾、或並有心悸氣短。中醫認為是「氣血虧虛」的臨床表現,通常出現在久病或大病後的患者,可用健脾養血,補心益智中藥調治。

三、痰濁阻竅型:常出現頭重、情緒鬱悶、行為遲鈍、多痰、胸悶、腹脹、呼吸短促。多屬「痰濕內盛」引起,常見於體型肥胖老人,施以豁痰開竅、宣竅醒腦中藥。

四、氣滯血瘀型:患者言語不利、反應遲鈍、容易健忘、驚恐,舌頭呈現暗紫色。病患大多數兼有腦部外傷史,因為血瘀氣滯,氣血不能正常涵養腦部所致。治療採調暢氣血,寧神定志。

臨床上,中醫治療老人失智症,常以「還聰湯」加減,例如:頭痛外傷可加川芎、丹參;失眠健忘宜加遠志、棗仁;口多痰涎應加貝母,體胖腹脹則可加厚樸等。

老人失智症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中醫建議年過四十的中壯年人,平時要避免心情鬱悶及過度異常壓力積蓄,造成腦細胞未老先衰;起居作息要正常,多做有氧運動,提供腦部氧氣量;飲食清淡化,多攝取黃綠色蔬菜水果,防止血管硬化、脂肪囤積,延緩機能老化;也可補充滋腎食物,例如:核桃、黑芝麻、黑豆、山藥等。

来源:聯合新聞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