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對「大飢餓年代」的十大掩飾宣傳

 2005-08-23 06:0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隨著「大躍進」、「三年進入共產主義」和「高產衛星田」謊方言的破產,從59年下半年起,全國就進入極度困難時期,到60年就有數千萬人因飢餓而死亡。這時,中共領導也覺應給人民一個交待,但真實原因是不可能告訴人民的。從而中共就使出了用之嫻熟的說謊伎倆,來騙取中國人民對它的繼續信任和崇拜。

1. 大飢荒是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造成的:中國土地遼闊,貫穿幾個氣候帶,再好的年成也會有局部的天災。現在,從對那幾年天氣狀況的研究的學者認為,自59--62年的中國自然災害指數是較低的,也就是說對農業來說是中偏好的年成,故談不上發生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事實上,中國近幾百年來,也未有餓死那麼多人的年代。

2. 蘇修迫債:在「抗美援朝「期間,中蘇密約,中國出人蘇聯出武器。當時蘇聯給武器時,並未說是有償的,但移交中國武器時還是計數的。58年後,中蘇關係惡化,到59-60年蘇方曾提出要支付這筆錢。當時,中方可能運了些萍果等來抵償,後來蘇方也覺要錢理由不充分,加上中國大批餓死人,也就不了了之。而且中方已支付的也只是極少的一點點而已,根本不可能導致大規模人群因飢餓而死亡。

3. 「經是好的,和尚念歪了」:這是為了維護最高當權者的威信,把問題責任推向下面,也就是黨的政策是好的,下面幹部執行得不好。這就是說「大躍進」、「人民公社」、「畝久產萬斤」、「苦戰三年進入共產主義」這些口號、政策是對的,不是造成全民大飢餓的原因。周恩來在62年還是說了句實話「這些高指標是我們迫出來,我們對不起人民」。事實也是這樣,特別是59年「反右傾」後,那個農村幹部敢不把第二年糧食計畫增產三、五倍、甚至十倍,為了讓「鋼鐵元帥升賬」,誰敢不丟掉等待收割的糧食而不去煉鋼、煉鐵。所以根本責任在中央、在毛澤東。這本是害人「經」怎能好呢?如好,為什麼大飢餓年代過後,不再搞「大躍進」了。

4. 建設社會主義誰都沒經驗,這是繳學費:這總算是承認自己錯了。但並不是當時沒有人看到狂熱政策不對頭,如彭德懷等,其實不少老百姓也看到了,說了就要批鬥,「拔白旗」。如這就是繳學費,以五千三百萬人的死亡的代價來繳學費,這學費也太貴了吧!

5. 資本主義發展到成熟經歷了三百多年,而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才十幾年:資本主義發展是經歷了幾百年才日臻完善、才成熟,中間曾有多次失誤,但也未聽說過 有導致死亡五千三百萬人為代價的失誤。

6. 沒有中共領導死的人會更多:中國幾百年來並沒有中共領導,就是上世紀甘年代末,西北大災荒(旱)也不過死十幾萬人,已得載入史冊了,中共是這場大飢餓的「始作俑者」,沒有中共統治,中國人民就不會有這場大災難。

7. 中共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政策好,才使經濟很快好轉:這到一定程度上是事實,如果當時不是退步,中國可能的人更多,可中共政權當時也不一定不垮。當時形勢明擺著,全國99%的老百姓吃不飽,你的「大躍進」還能搞嗎?所以當時是不得不退步,農村裡退回到單干,才制止了人民因飢餓而繼續死亡。

8. 官民同苦、共度難關:當時全國人民都處於飢餓狀態,農村人口不是大逃亡,就是死亡,出現了不少「絕村」(即全村人都餓死或逃亡),人民母社(男的大部餓死)的悲劇。當官的還心安理得大吃大喝?他們是受到了一些限制,但仍是比老百姓生活好得多,級別愈高補貼愈多,所以還不能完全算是「官民同苦」。

9. 帝國主義修正主義的關卡壓:這就像民間諺語講的「睡不著怨床腳」。中國這場大災難,可以說與國外是毫無關係的;相反,這幾年從加拿大、澳大利來、蘇聯都進口了些糧食。這也是中共慣用手法。

10. 三分人禍、七分天災:後來,中共也承認有人為因素,但仍然把這場大飢餓說成主要與天災有關,人的因素還是次要的,這也算是進了一步。後來,有中共個別領導人在個別場合也說「七八人禍,三分天定」。但我們說造成這場大災難是人禍而絕非天災,局部地區天災絕不會造成大量人口聽死亡。

中共一貫以偉大、光榮、正確自居,我們暫不管是否偉大、光榮,但那麼多人因飢餓而死亡,總不能算是你的政策「正確」了吧。

中共是這場民族大災難的真正罪魁禍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