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這塊長著白髮的石頭到底是什麼

 2004-10-28 19: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文化奇石展」上,一塊神奇的石頭引起眾人的注意。這是塊長著飄逸白髮的卵形石頭,在展覽舉行的時候,每天參觀它的人絡繹不絕。
這個世所罕見的「怪物」究竟是什麼?是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它的身上是否孕育著某種發現?

奇石的主人說不清楚,圍觀的收藏家說不清楚,連一位地質學院的教授也感到莫名其妙。為了揭開這個藏在奇石身後的秘密,日前本報記者徵得奇石主人的同意,將「生發石」押送到中科院微生物所進行鑑定,希望揭開它的身世。

然而,探索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


「怪物」讓微生物所的科研人員始料不及。

劉杏忠和他的同事顯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10月23日,當本報記者會同北京電視臺的同仁一道,把神奇的「生發石」押抵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時候,會議室內沸騰了。

誰也沒有見過這個長著「白頭髮」的白石頭,這其中包括劉杏忠研究員在內。不過也有人知道這個「怪物」因了梁羽生的小說,得了個「白髮魔女」的稱謂,但他們並不知道「怪物」是什麼。

真菌地衣系統學開放實驗室的莊文穎研究員看了石頭良久,之後忍不住大笑起來:「開始聽你們說有什麼稀奇的石頭,並沒怎麼在意,現在自己倒覺得吃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石頭。」

物主為給「奇石」定價犯愁,皆因世所罕見。


這是一塊十分罕見的石頭,在連續幾屆「全國文化奇石展」中蟬聯金獎,出盡了風頭。

物主閆娜是遼寧本溪人,她告訴記者,1999年春天,她父親花了4萬多元,從一個奇石愛好者手裡買下這個石頭,而在此之前,有關奇石的來歷他們並不清楚。

聚集在閃光燈下的這塊「生發石」,通體呈乳白色,與普通卵石並無二致。它高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形狀宛若人的頭部,「頭頂」處生出上千根白色「須絲」,儼然一頭飄逸的長發。

據有關記載,迄今為止世界上僅發現兩塊「白髮石」。閆娜也常把這塊奇石同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人洪阿雄拾到的「白髮石」聯繫起來,據報導,洪阿雄拾到「白髮石」的地方是在海邊。閆娜堅持認為這個石頭是無價的,至少在目前看來,「很難為它估個價」。

「白髮怪物」不是人為彫琢,發須是可生長的生命體。

劉杏忠研究員在輕撫奇石「發須」時,發現有一根脫落了。莊文穎接過這截半短的發須,小跑著趕到自己的化驗室,用一隻手打開顯微鏡。她身邊圍攏了許多同事、學生,在焦急地等待「實驗報告」。

 「我的天!」在製作切片時,莊文穎研究員驚訝地叫出聲來,「發須太硬了,硬度和石頭差不多,完全是鈣質,我都不敢用切片機。」

花了比平時多幾倍的時間,莊文穎總算用手工製作出一個切片,為了保證在顯微鏡下細胞足夠清晰,她在切片上加了一小滴碘酒。

「400倍放大」條件下的發現令莊文穎感到震驚,她那習慣性的呼叫聲引來了真菌地衣系統學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員郭良棟博士。

「沒錯,它具有細胞結構……如果是礦物,肯定沒這個結構的。」莊文穎激動地對記者解釋,「我開始總懷疑這發須是有人故意粘上去的,現在發現不是這種情況,這發須是能夠生長的,它是有生命的。」

郭良棟告訴記者,人為的因素可能性不大,首先是沒有這麼高超的技術將那麼多發須十分整齊而牢固地粘上去。

點燃發須的一端,竟然從另一端冒出煙來。

在眾人的一致動議下,郭良棟決定施用「火攻」。徵得閆娜小姐的同意,郭良棟揪下一根發須,打開火機點燃其中一端。幾秒鐘過後,發須的另一端竟然冒出煙來,燃燒過的地方,剩下粉末狀的灰燼。眾人發出唏噓的驚嘆聲。

「頭髮一定是空心的。」郭良棟研究員說,「只有當它是空心的,才有可能從另一端冒出煙來。」

郭良棟的這一判斷得到莊文穎的證實,她說在顯微鏡下的確看到中空的外部結構。此外,她還進一步發現,遇碘時發須不發生反應,而在乳酸酚裡,卻會發生化學反應。「能與乳酸酚反應說明它含有碳酸鹽」。

生發石愈發顯得神秘,人們不得不請來了73歲的老院士。

它究竟是什麼?對於積極組織者劉杏忠,以及研究地衣的郭良棟、莊文穎,這個問題很難說清。他們普遍認為石頭上的發須可能是一種海洋生物,需要有海洋所的人參與鑑定。不過他們仍然對解決這個問題抱有希望,他們請來了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江春。

下午五點多,73歲的魏江春從家裡坐車趕到研究所,一進會議室,眾人就像來了救星一樣看著他。

魏院士摘下帽子,逕直走近白髮石,看了兩眼,一言不發,他從口袋裡取出一隻放大鏡,從「髮根」處仔細地觀察起來,屋子裡頓時鴉雀無聲。觀察了足足有二十多分鐘,魏院士掏處一把小刀,在髮根處小心翼翼地刮下一小塊皮,並大步流星奔向化驗室,他要在顯微鏡下看個究竟。在這前後魏院士始終沉默不語,大約二十分鐘後,他談了一些自己的發現。

院士認為,生發石的發須可能是海洋生物。

「根部細胞呈現鞘樁的發散性結構,與發須的細胞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魏江春說,「可以推斷,發須的確有成長性趨勢,從根部到發須處,細胞結構已經發生了改變。」

那它究竟是種什麼生物呢?

在記者的追問下,魏江春爽朗地笑了起來。他說:「我主要看它是不是真菌,他們(劉杏忠等人)主要是看地衣的,結果這兩樣都不是,現在懷疑它是不是海洋生物。有人說這是化石,我看不是,現在還沒到化石的地步,因為從外觀上看它還是甲殼狀的。」

最後魏江春建議同中科院青島海洋所的科學家們聯繫,希望他們能夠解開這個謎團。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