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就在中國紅十字會就最近水災的嚴重情勢,高分貝向國際紅十字會提出求援之際,傳出北京重金誘使大洋洲國家諾魯與臺灣中華民國斷交,同時在香港宣布簽署中諾建交公報。這應該算是北京在兩岸外交戰上,又一重挫臺灣的大勝利。但是,過程中的低調,北京的外交部甚至沒有公開的記者會,透露北京對此「重大勝利」的茫然與疑遲。中國需要再撥一撥的政治外交算盤,是國際視聽的評價、是臺灣人民的觀感,最後的結果是否合算。
姑不論臺灣外交部所稱的最後努力,能有什麼戲劇性的變化,這次中諾建交儀式的舉行,無論是時間或地點,都頗而違反國際慣例之處。包括時間是全世界休假的週日中午時分,地點不在兩國首都或兩國重要城市,而是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辦公室,同時只邀請幾家國際通訊社及中國在港媒體採訪。
中國的低調,還包括出面跟諾魯簽署建交公報的層級,甚至只是外交部長助理;而在北京的外交部隨後也沒有公開的記者會,只有一份新聞稿,在在顯示北京對此的低調。
中諾建交的代價據傳是逾億美元(約35億台幣),這對還在全力解決國內失業問題,努力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加上最近又有重大水災災情等,中國這筆代價可謂所費不貲。對臺灣而言,省下35億台幣換來失去一個人口萬餘的邦交國,
但是,逾億美元的外交投資成本,除了重挫臺灣外交士氣的重大勝利,或說送給民進黨全代會的「禮物」之外,北京究竟還能夠得到什麼?甚至失去什麼?套一句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說「這樣做對老共有好處嗎」的問句背後,其實他想說的應該是「怎麼有這麼不會打政治算盤的人」。
諾魯是世界第三小國,人口1萬人上下,面積只相當於臺北市的南港區,臺灣失去諾魯的邦交關係,除了使所謂邦交國數字從28變成27,民心士氣「頗受」打擊之外,臺灣自前總統李登輝強力推動與大國的「實質外交」(務實外交),而且憑藉經貿實力與民主政治體制的說服力,10年來確實頗有斬獲之後,嚴格講,諾魯的「說再見」其實對臺灣實際的外交處境,並不會產生很大的差別。
但是,就在美國甫發布國防白皮書質疑中國和平解決兩岸關係的誠意之際,號稱泱泱大國的中國,「不惜」巨資挖臺灣屈指可數的邦交國行徑,會讓國際社會有何評價;會讓臺灣社會有何觀感,其實是不言可喻的結果。
儘管泛藍軍的領導人尚未有正式的公開談話,只有黨團的個人反應,但是,奇怪的是,不乏寬以待中國,嚴以律臺灣的言論,包括國民黨立委陳學聖反而比較擔心大陸將如何解讀陳水扁的反彈談話,以及擔憂陳總統的談話「將使兩岸關係結霜」。
親民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瀋智慧反而指責臺灣方面,認為是臺灣政府動輒以意識型態,提高兩岸衝突,連帶讓外交空間更加緊縮。
中華民國的邦交國陸續「移情別戀」,並非始自民進黨政府,臺灣社會對「又有斷交」的訊息,也不再那麼悲憤莫名,但是對於國家處境,內心自有公論。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社會對中國的警戒與反感,年來在北京「微笑」攻勢之下,原本有大幅的改善,甚至引發政府擔憂國民心防降低的問題,但是,如今一個臺諾斷交,相信不但迫使北京努力多時的微笑「僵住」,甚至可能又會成為民進黨年底的「最佳助選員」也未可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與瑙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